有感于诗人之死
幽篁 发表于 2007-10-22 4:51:00
最近听到诗人余地自杀的消息。让我吃惊的是,余地能不顾重病的妻子和年幼的两个孩子选择死亡。如果说诗人心灵是脆弱的,他们的自杀是可以原谅的,我能够理解和认同。但是,“诗人”首先是人,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与其最后选择自杀,不如开始时选择独身。
“诗人”之死是可以尽量避免的,尤其是因为经济压力而自杀的情况。诗人只要能够稍明白什么是诗人、写诗与职业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就行了。
我以为,通常所说的“诗人”包括两种人:一种是以诗歌思考和写作的人,“写诗”对他们而言是本能。这就象瓦格纳用文字表达思想总不如用音乐来得精确。优秀的诗人是写诗天分比较高的人。 另一种“诗人”是喜欢写诗的人但诗不是他们主要的语言。在紧要关头,他们会本能地使用大白话来表达思想。余地是诗人,因为他的遗嘱是诗。
诗人面临的经济困境往往与写诗能不能成为主营业务有关。人的本能和兴趣很多,它们能不能养活自己要有很多条件,比如这个才能或兴趣是不是独一无二的又是公众需要的? 如果写诗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不如弄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在业余时间写写诗。这样写诗多自由,不在乎是不是发表,有没有稿费,自己爱写不写,别人爱读不读,纯粹为写诗而写诗。
即使在古代,也少有人以写诗为生,有也得不到社会的尊重,比如柳永。诗人们仍然在追求功名,李白和杜甫的人生目标也是当官而不是靠写诗为生。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大多是有正经职业的人,王安石是宰相,苏东坡虽然一直被贬可始终是个官。当代畅销书作家的主业大多不是以写作为生,而是学者、商人、科学家等。
如果某“诗人”什么事都干不好,那肯定不是“写诗”的错。
taleending(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10-22 7:07:08
可能有价值观的差异吧。部分诗人眼中的世界或许和我们见到的不同。
幽篁很看重责任感。觉得无论如何人都该活下去,即使自己看不到希望,亲人也该成为最后的支撑。可是要是一个人绝望到极点,连对亲人的爱也无法拯救了呢?
幽篁很看重责任感。觉得无论如何人都该活下去,即使自己看不到希望,亲人也该成为最后的支撑。可是要是一个人绝望到极点,连对亲人的爱也无法拯救了呢?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无论怎么说,他都没到达拯救别人的程度。妻子生病虽然是意外,可结婚生子是余地自己的选择。那两个孩子怎么长大呢?
无论怎么说,他都没到达拯救别人的程度。妻子生病虽然是意外,可结婚生子是余地自己的选择。那两个孩子怎么长大呢?
老鲁(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10-22 8:57:09
幽篁说得好.
不管是诗人或是别的什么职业的,首先是"人"。人到这个世界上来,不能没有社会责任心。
性格的脆弱恐怕来自心胸的过于自私,而不是诗人的特质。不是所有的诗人性格脆弱呀!
不管是诗人或是别的什么职业的,首先是"人"。人到这个世界上来,不能没有社会责任心。
性格的脆弱恐怕来自心胸的过于自私,而不是诗人的特质。不是所有的诗人性格脆弱呀!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谢谢老鲁。
谢谢老鲁。
黎薇伊(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10-22 11:07:53
珍妮布布发表评论于2007-10-22 11:12:52
liangreynold(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10-23 2:07:33
所谓“不疯魔不成戏”,敏感的诗人,活得丰富却又烦乱,游走在现实与虚幻之间,使他们本身通透如璧玉、脆弱如水晶。
而那灵感的双刃剑,造就了他们的才华,同时那股魔力也容易反噬了他们,于是花落玉碎,他们离开滚滚红尘,回归诗的天堂。
凄美如斯、无奈如斯......
而那灵感的双刃剑,造就了他们的才华,同时那股魔力也容易反噬了他们,于是花落玉碎,他们离开滚滚红尘,回归诗的天堂。
凄美如斯、无奈如斯......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这大概就是“悲剧”的美之所在:把一切美好毁灭,留下的是惨痛。
这大概就是“悲剧”的美之所在:把一切美好毁灭,留下的是惨痛。
营火火花(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10-24 11:07:23
人性的,太人性的,以世俗的眼光看诗人,就像以肉眼看太阳。
凤尾竹常青(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10-24 15:43:58
诗仅是诗。“诗人”这个名号下掩盖了太多的污浊,如顾城之流,卑劣、怯懦、野蛮爆发,与非诗人并无二致。
秋虫发表评论于2007-10-27 11:54:17
好的诗人在我看来应是对生命无限热爱的人,不管这种热爱是以赞美,还是以悲愤,还是以超然的形式来表达。这位余姓诗人诗我没读过,但是不知道他是否有这样一个特质呢?
以下为幽篁的回复:
我也读得不多,在论坛看到一些,好象都是不太快乐的诗。
我也读得不多,在论坛看到一些,好象都是不太快乐的诗。
静夜(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10-29 2:59:24
死者死前的心情谁都不能理解,局外人更不应该评价。
以下为幽篁的回复:
你说得有道理,死者的心情局外人不应该评价。所以,我不没评价诗人死前的心情,只是感叹诗人自杀的行为对至亲产生的伤害而思索一下诗人与社会不能相安的原因。
你说得有道理,死者的心情局外人不应该评价。所以,我不没评价诗人死前的心情,只是感叹诗人自杀的行为对至亲产生的伤害而思索一下诗人与社会不能相安的原因。
书鱼知小发表评论于2007-11-7 8:39:58
也许他的死亡另有隐情,这需要时间来说明。有时候一些真相是需要时间来还原的。据说,已经有朋友和某些相关人士在关注和调查此事了。
以下为幽篁的回复:
作为个体,生死的选择都需要尊重。我主要是有感于“诗人”与现实的距离应该如何调整。
作为个体,生死的选择都需要尊重。我主要是有感于“诗人”与现实的距离应该如何调整。
guduxingzhe(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11-16 19:30:55
自杀的人是不会有人理解的,因为了解的人都自杀了。
金蛇郎君(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12-3 19:16:46
我是个半文盲,不懂诗,也不熟悉几个诗人,其实今天也是第一次看到“余地”这个名字。但是,看到有人自杀,总是很难过的。
死者为大,自己作为不知情的旁观者也不便说什么。总觉得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熬不去的一个坎,不管是诗人还是俗人。扪心自问,人真的是很奇妙的社会动物。得意的时候,最老的是嘴巴;失意的时候,最脆弱的是心灵。
死者为大,自己作为不知情的旁观者也不便说什么。总觉得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熬不去的一个坎,不管是诗人还是俗人。扪心自问,人真的是很奇妙的社会动物。得意的时候,最老的是嘴巴;失意的时候,最脆弱的是心灵。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对过去的反思是为未来活得更好,所以很多死去的人都在被后人评论。与其说我关注余地,不如说是关注中国对“诗人”的才华和责任的定位。
对过去的反思是为未来活得更好,所以很多死去的人都在被后人评论。与其说我关注余地,不如说是关注中国对“诗人”的才华和责任的定位。
金蛇郎君(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12-4 9:56:55
楼主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博爱精神让偶这个井底之蛙自叹弗如自叹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