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以为丰子恺先生的画是画给孩子看的,从他的小品想像出鲜活的世界,填补出可爱阿宝生动表情,垂涎瞻瞻胖胖脸蛋的混圆线条,是我小时候发呆的重要节目。长大后我依然喜欢丰子恺先生的画,喜欢他笔下典型江浙农村的纯朴风情,喜欢画中墨色淡雅旧气,更痴迷其笔意精到历练和柳下女子淡淡的离愁。他的画与那些描写祖国河山的大幅国画作品或与花卉虫鱼册页小品比更注重人性,风格更独特,不象那些画人只是风景的点缀。
94年去西安旅游时,我在书店看到套《护生画集》,书边有一僧人在犹豫买还是不买。我不信佛也不喜欢那类说教,因迷丰子恺的画就抢先买下。事后有点后悔,书里的内容无聊得如丰子恺先生的散文《口中剿匪记》,还不如把这套丰子恺先生饱经挫折为恩师李叔同作的画册让给会珍惜它的僧人保存。
淡雅的色彩,带着江南温润的波光
瞻瞻小胖脸
两小无猜(不知道谁在非礼谁)
这幅作品是我最喜欢的,曾经临摩了当书签用。
贫女如花只镜知
很见用笔功力的风筝线
风筝是丰子恺先生非常喜欢的题材,不同角度的“东风浩荡扶摇直上”画了许多。画面人数多为三人,即使有多人,基本构图模式不变。
除“风筝”外,还有几个场景是丰子恺画中最常见的:
走马观花
观景
欣赏风景可以两人看、一家人看,多人一起看。
和尚也可以看风景,和尚还可以和群众一起看。
摘花归来的孩子
由远到近,一路画来。
路遇
风景
风景的布局不是靠左,就是靠右,少有居中的。 布局在左边的茅庐:
布局在右边的茅庐:
偏右的山和树
凭栏
远眺
网络带给我许多不曾见过的丰子恺先生的作品,描绘出更完整的丰子恺的形象。丰子恺先生重视的不是绘画技艺的突破和创意,而是借画抒情,所以一样的风筝可以画出不同的意境。
谢谢称赞
现在什么都有,所以你是幸福的小孩。
初看,类似的情节与雷同的场景,以为丰子恺先生是在搞量产、做批发;
细品,似乎又有那么一点味道了,人生长河之中,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景又有几许,着实不多啊。红尘之中也是诸多的循环往复,物是人非、人面桃花的事情比比皆是,于是画中的场景似乎可以忽略了,甚至连画中的人乃至所谓的主角也是可以忽略的,要的就是那种感觉,质朴中的似曾相识、平淡中的记忆深刻、流逝中的难以忘怀。于是这画,就成了岁月的印章、流淌的音乐、写意的美文。
谢谢,我文章写得实在没你称赞的好。
我喜欢尽量收集感兴趣话题相关的资料,然后排列比较。按时间先后排列可以看出事件或人物的发展,以不同的方式归类,为寻找规律性的东西。
我喜欢丰子恺画中的恬淡和温情。用这样的方式归类,能看出丰子恺先生作品中重要元素如何排列组合的结构特色。他重视的不是多少突破和变化,是借画抒情,所以一样的风筝可以画出不同的意境。而他作品中永远不会重复的是身边的至亲、友邻。
六十多年前,我就是在丰老先生的这些漫画的滋养下成长的,那幅风筝的情趣盎然的画,至今仍清晰在目。如果我还有些许灵气的话,那是丰老先生之功。
幽篁,你能教给我方法将他们一一下载下来吗?
老鲁也喜欢这些画啊。我已经把图发到你邮箱了。请查收。
他的这些作品也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如果他人不好,就画不出有可爱孩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