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外地人”这两个词汇在最近十余年来无疑是上海使用率十分频繁的词汇。
“外地人”又衍生出了“外来妹”、“外来媳妇”。
似乎这已经成了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比较突出的社会现象,由此引发种种的社会问题,心理问题。
我不是上海人。不过,我定居上海已有三十余年了。
说我是明白也好,不明白也好,木知木觉也好,我居住在上海多年,一直泰然自若,不以为地域的不同会成为人与人之间的鸿沟。
人家问起,我常说我是南通人。其实,并不准确。父亲告诉我,我家祖籍安徽徽州。先祖是盐商,清嘉靖年间到了沿海的南通。
我记住了我的祖籍是安徽。
偶遇一位先生,对我的姓氏发生兴趣,问我的祖籍何处。我说是安徽。他进而问我:“你左脚小脚趾的趾甲是不是分成两两瓣?”我大吃一惊。在我肯定后,他说:“你应该是山西太原人,当年你的祖先是从大槐树下走出去的。”
贾平凹的文章写到明洪武年间,山西因商业发达人口过于密集。朝廷进行大移民,易姓家族唯恐日后天南地北,失散流落,于是将左脚小趾甲剪成两瓣作为以后相认的凭证。
那我就是山西人了?想想未必。先祖的先祖说不定是为了做生意移居太原。
谁还能考证不可追寻的以住呢?
移居,比比皆是,可以说与人类社会共生。
有人研究过,南通地区启东、海门人面相不少是深眼高鼻,那是匈奴人中的一支迁徙到此定居。许多许多年后启东海门人还保留他们祖先的面貌特征。
广东的客家人人所共知,山东人闯关东亦是不争的历史。
华人移居东南亚,移居海外的一直源源不绝。
大部分匈奴人且战且退,他们的后裔就是现在的意大利人。
美国的黑人就来自非洲。
移民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
人象水一样,永远在不断流动。流动给世界带来了文化、经济的交流,带来了活力;流动也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人们的生活更有情趣。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应为常理。
扯远了,回到上海。
1995年上海有过统计,上海本地人只占上海市总人口的15%。请注意,1995年上海的户籍还处于封闭状态。上海本地人指开埠前原称松江县时的居民。以后的统计已经很难将原住民和后来涌入上海的大量移民区分。
上海曾经的发展都是因为上海开埠以来来自各方人才的聚集。过去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海纳百川,有容为大,才成就了以后的恢弘。
是我国的户籍制度将流动的人口固定下来,我国的用工制度在干部和群众之间、工人和农民之间建立了鸿沟,强化了人们的地域、工作的区别,于是人们有了固定的身份符号,同时城市也失去了活力。
市场经济刚刚小试锋芒,上海无可奈何地显示了它的局促。
计划经济中风靡全国的大白兔奶糖、上海牌手表、永久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等等,早被经济大潮淹没。
有识之士指出,上海人口不进不出,优秀的人才无法进来,上海成了死水一潭,经济发展也失却了优势。
市场经济对上海户籍制度的改革亦推波助澜,人,流动起来了;上海,又重现了活力。
2008年,上海人口总数1888.46万。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371.04万,非户籍人口(即外来人员人口)517.42万。另外常住外国人达15.21万 。
人口的流动也非单向的,2002年,全市迁往外省市的有5.88万人,市外迁入的有16.93万人。
既然如此,还分什么“新上海人”、“旧上海人”?我们同样在这片土地上谋事生存,走进上海的石库门弄堂,宁波阿娘、常州嫂嫂、苏州好婆、扬州奶奶让普普通通的日子多姿多彩,活色生香。
不可否认,上海人中确有人歧视外地人。
歧视的本质是势利。
势利,扎根在现实社会中,而且古来已有。陆放翁诗云“谁令骑马客京华,世事年来薄如纱”,说不定是他遭了白眼有感而发。
连语言也是势利的。80年代初节目主持人、歌手的港台腔我们该记忆犹新,令人不堪的是连对父母称呼,似乎喊“阿爸”、“姆妈” ,也远远不如港台腔的“老爸”、“老妈”时髦。不少赶时髦的立马就改变了对父母的称呼。
势利,是人性的卑劣。
我一直以为,上海人中歧视外地人的只是少数,是少数没有教养、不文明的人。
显然,没教养不懂道理的人古时候有,现在有,未来还会有,凭什么要因他人的态度影响自己的心态呢?
所以,何必太在意自己的地区身份呢?我女儿大约五岁时,我在南通带她上了一辆长途车,车上有几个上海人,他们一看我女儿的衣着打扮,就问:“侬是上海小姑娘?”我女儿得意地用上海话说:“阿拉南通人。”引来一片笑声。
当然,歧视并非普遍现象。融入这个城市,你能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
上班去了,不用担心晾在外面的衣服。如果下雨,退休的老王伯伯会帮我收进来。
女儿在托儿所我挺放心。邻居新嫂嫂就在那儿工作,她总是格外关照。
放暑假了,天太热,没有去单位领工资 ,部门的头头帮大家领了工资,骑自行车挨家送来。
曾经五家人合用一个厨房。下班回来,大家急急忙忙地烧晚饭。葱、姜、酒常常共享。
我妈妈来上海,我女儿请她在功德林吃饭,然后我们叫了一辆出租车去外滩。经过人民广场,我用家乡话向妈妈介绍上海大剧院等景观,司机明显放慢了车速,到外滩下高架拐弯时,司机也慢慢地开,好让老人看得清楚点。下车,我一再道谢。
除了上海人、外地人的分类,还有80后、90后,是以出身的时间将人归类。
道理应该是明明白白的,出身的地域、时间、工作的职务、性质的不同,生活的富裕和贫穷等等都不是区分人尊卑优劣的标准。
人,难道就无高下之分?
有,那就是人品是卑劣还是高尚,行为是利人还是利己。
如果在社会中生存,人人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岂不是少了许多烦恼!
人,生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