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怨的诗画史-----读《宋代诗画的政治隐情》
黄涌 发表于 - 2010-10-31 0:24:00
 

      近年来,随着书画业的勃兴,有关书画鉴赏与研究的书籍越来越多。人们试图通过对不同书画作品的研究和赏析,而获得一种崭新的审美范畴,以期有更多的人热衷于此项事业。

      在这些芜杂的作品中,姜斐德女士《宋代诗画的政治隐情》一书,无疑是别出蹊径的。它不是单纯一本研究鉴赏书画的书,而是试图通过侦探的方式,探寻在1000多年我们的古人将诗画和政治遭遇结合起来的那段历史。

    画可以幽怨吗?无疑是此书所阐述的关键所在。姜斐德教授用抽丝剥茧的方式从一个点入手,进而走进广阔政治和心灵世界,而这个点便是千古潇湘地。几千年来,在潇湘这个地方,因为贬谪而引发幽怨情结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选择了用了诗文来表达出个人的幽怨情怀。因为“诗言志,歌咏言”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干政传统。而宋时出现的《潇湘八景》则似乎是个意外,它的特别性在于它提供的视觉效果并由此而引发出的幽微隐情,而姜斐德教授正是在此之中而窥出从“诗可以怨”到“画可以怨”的转变。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变化,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一些文人开始意识到文字狱的可怕性,进而改变策略采取了新的表达方式议政,于是画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开始替代诗而担负着应有的功能。故而姜斐德教授在言明诗画隐情之前,先交代出因诗而罹祸的"乌台诗案"。而这场千年以来因一个人命运而享有盛名的诗案则构成了宋画政治隐情的大背景,使得“画的幽怨”走向了前台。

    在中国艺术史上,宋画一向有着复兴之称,其一重要原因是大批文人开始介入书画领域,文人画开始成为当时书画界的主流,革新着以前的画匠。宋画不明,是困扰很多书画研究者心头一惑。其不明在于不能溯其源,不能明其目的,而姜斐德教授则试图解这一惑。她把宋画汇入进广阔的政治世界中,从而探寻那一代文人的心灵世界。宋迪、苏轼、黄庭坚.....相继走来,他们在潇湘之地用诗与画相聚,彼此的幽怨相互生发,汇聚成一幅令人扼腕的历史长卷。他们溯古心而叹今世,将个人的家国情怀融进艺术世界里,通过艺术而展现出个人的政治情怀,所谓“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是也。

   “那年春天,黄庭坚在旅途中遇到僧人仲仁。.......仲仁向黄庭坚展示了苏轼和秦观的诗卷.......黄庭坚深受感动。不管此卷是老友的真迹还是转写的抄本,它生动地使人想起二人的音容笑貌。他们分别死于建中靖国元年和元符三年,这显然都是流放南方的结果。.......黄庭坚在拜访仲仁之后,继续南行,他把家人留在了永州的山区,独自一人前往宣州.....崇宁四年初冬,黄庭坚孤独的去世,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或学生,他的葬礼由一位到宣州拜访他的陌生人主持。”

     也许在我们的后人看来,苏轼他们的那点些许的政治情绪不过做了个人悲惨遭遇一些小注脚而已。我们所观瞻只是他们在艺术中所展示的个人风貌,而所谓的政治隐情只做“影子语”罢了。

    我们常常喜欢站在某个角度上去想象历史,其实历史往往和我们的想象相去甚远。在诗画背后,我们应该读到的可能并不仅仅是某些政治隐情,而应该是因政治而带出的个人生活与心灵上的一种苦痛,进而将历史还归到人自身......

 

 

发表评论: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