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7 23:02:00 BY 沈睿

我看这么多留言,很“感动”!刚刚接到中国最著名的报纸之一的电子信,其中一个写作者说“现在灾区的报道已不忍再看。再也没有负面消息了,这个国家已经只剩下感动了”。所以,我决定也加入感动大军。

不过,大部分的留言还是激起我的思考。我感谢这种互动,也愿意讨论,我请教这里的读者,我要寻求的答案是:

1. 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王朝时代的,现代的?美国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是什么?(如果诸位认为自己了解美国,请告诉我你的理解。)
2. 中国王朝社会(从秦朝以来)基本的外交政策,对外关系原则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对外关系?

让我们从这样的题目开始讨论,也许我们都可以获益。

我自己的答案正在写,跟大家一起讨论。

不想坐下来冷静讨论的,请自觉坐在椅子上,不要写一些毫无理性的谩骂。不然我就利用博客主人权利,封锁你的发言。(我很严肃!)

沈睿  上
5/17/2008

阅读全文 | 回复(75) | 引用通告 | 编辑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7 23:11:06 BY 访客r7Ny51(游客)
访客r7Ny51(游客)答案:您是一个没有正常情感反应的人。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谢谢你在这里第一个发言。

沈睿 上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7 23:19:53 BY 访客0FVi84(游客)
访客0FVi84(游客)首先请您搞清楚的一件事是,在之前的两篇讨论中并不是以政治为基础,我们一直在讨论灾难,讨论一个正常人在灾难面前的正常反应,在全世界有良知的人们都关注如何救助遭遇不幸的人的时候,我们暂时没有功夫讨论政治。政府不一定都是对的,尤其中国政府,可能它做的很多事情在您眼里都很荒谬,但是作为一个老师,但愿您能在看待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都能够放弃成见,错的就是错的,谁也不想否认,但是对的也应该就是对的,不能因为曾经做过错事那么它做的所有事情都是错的。还有,没有人强迫您去感动,尤其是心不甘情不愿只是赌气而去表示感动,您有不被感动的权利,但与此同时,您也丧失了逼迫大家不去鄙视您的权利。正如您现在的言论让我鄙视,但我仍然承认您曾经的言论让我尊敬,一切都很公平。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没有人强迫我去感动,这是真的,可是有人可能会操纵舆论,让我不知不觉地感动。如果你鄙视我,这是你的立场。

谢谢你写这样长的字,因为观点的不同,并不让我不尊重你或鄙视你。我们有不同的观点,但我相信我们都是正直认真的人。

我一定时刻小心,因为的确,你的警告对我有意义:分析问题,一定具体,不能有成见。

灾难是自然的,怎样处理灾难,就是的人的事情。人的事情是离不开政治的和权力关系的。任何时候都离不开。

沈睿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7 23:26:49 BY 访客otk7NA(游客)
访客otk7NA(游客)我不知道像您这样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也许就是因为你把自己当成一个自由的卫道士了吧 你可以不当自己是中国人 也没有人希望你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你在这纠缠着中国和西方的历史是希望显得你更有水准更有文化 你这样的行为只会让人觉得你是个胡搅蛮缠的孩子 不肯认错 然后拼命的找借口来掩饰自己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7 23:42:19 BY 访客r7Ny51(游客)
访客r7Ny51(游客)刚刚接到中国最著名的报纸之一的电子信,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在国外,比较著名的中国报纸是:

南方都市报
新京报

这两个报纸的文章,研究中国的人都很注意。伯克利大学新闻学院经常摘文章登在http://chinadigitaltimes.net/

你可以查看。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7 23:43:07 BY hana(游客)
hana(游客)2008-5-17 23:19:53 BY 访客0FVi84(游客)
首先请您搞清楚的一件事是,在之前的两篇讨论中并不是以政治为基础,我们一直在讨论灾难,讨论一个正常人在灾难面前的正常反应,在全世界有良知的人们都关注如何救助遭遇不幸的人的时候,我们暂时没有功夫讨论政治。政府不一定都是对的,尤其中国政府,可能它做的很多事情在您眼里都很荒谬,但是作为一个老师,但愿您能在看待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都能够放弃成见,错的就是错的,谁也不想否认,但是对的也应该就是对的,不能因为曾经做过错事那么它做的所有事情都是错的。还有,没有人强迫您去感动,尤其是心不甘情不愿只是赌气而去表示感动,您有不被感动的权利,但与此同时,您也丧失了逼迫大家不去鄙视您的权利。正如您现在的言论让我鄙视,但我仍然承认您曾经的言论让我尊敬,一切都很公平。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您也丧失了逼迫大家不去鄙视您的权利”。(笑)我从来不逼迫大家不去鄙视我。

我怎么能要求别人怎么对待我呢?我只能要求我自己尊重别人,我却不能要求谁都尊重我,(就是国王恐怕也不能这样要求他的臣民),何况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我常常觉得,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都很有意思,就看你会不会读。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沈睿

你说了好几次,我每次都读,担心我没读清楚。希望我的回答解释了一些问题。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0:06:29 BY 访客r7Ny51(游客)
访客r7Ny51(游客)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授权发布,据统计,截至5月17日14时,中国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28881人死亡,受伤198347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王朝时代的,现代的?美国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是什么?(如果诸位认为自己了解美国,请告诉我你的理解。)
2. 中国王朝社会(从秦朝以来)基本的外交政策,对外关系原则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对外关系?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谢谢你的信息。我也看得到; BBC and China Daily 网站上都有。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0:08:36 BY 我是游客(游客)
我是游客(游客)TO沈睿:
首先我要说的是:
厌恶一个政府,不能作为否认这个国家的理由。

再来很愿意回答你其中的问题,美国的政府跟人民的关系
就像林肯总统在葛底斯堡演说(Gettysburg Address)中讲到的那样,真正的政府应该是: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即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
抱歉都翻译了一下,虽然我知道这里的受众都能看得懂
我知道您想说什么,也愿意给你起头,但我想说这不是大家的歧义所在。
另外请大家不要在沈睿的博客上说一些不文明的言语了,尤其还是对一位女性。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厌恶一个政府,不能作为否认这个国家的理由。”

同意你说的。

美国的政府和人民的关系,也说得非常对。但是具体是怎样实施这些原则的呢?

非常感谢你的这种讨论的态度。我会另写文章来与你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我其实对美国政府和人民的关系,理论上也知道得不多,但是感受特别多,我自己研究中国,天天读关于中国的书,对美国,我需要补课。

沈睿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0:28:25 BY 我是游客(游客)
我是游客(游客)另外想补充一下:
下面这句话是错误的:其中一个写作者说“现在灾区的报道已不忍再看。再也没有负面消息了,这个国家已经只剩下感动了”
也许“现在灾区的报道已不忍再看。再也没有负面消息了”这前半段是对的,但“这个国家已经只剩下感动了”了么?
这究竟是一种习惯性思维还是长久偏见而产生的判断?
中国难道只剩下不会独立思考,片面相信国家机器的口舌宣传的“愚民”了么?
只有您这样的旅美学者才有经过自己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么?
也请回答我的问题,感谢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我觉得我们这些为报纸写评论的人也都有自己的偏见,比如我,就不信任任何政府,美国的,中国的,我都不太信。说这个话的人,是不是在美国或西方,我不太知道。这个信是报纸送给我们这些作者的。(我们都有这种小团体,对不对?),不是每个人都正确,都客观。

“只有您这样的旅美学者才有经过自己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么?”

不。 每个人都可以。

我因为没有打开电视除了地震之外就没有别的消息了,就没有完全生活在“地震”文化里,所以没有那么强烈的emotional disturbance,所以,可以似乎是站在外面。但是,我理解那些受灾的人的绝望。对我们来说,死亡让人震惊,悲伤,但对每个灾民来说,死亡,家园丧失,是今天晚上就没有地方睡觉,那个在家中曾活蹦乱跳的孩子,再也不在那里了。我对我的亲人说,“你是我的全部。如果你不在了,那就是我的全部都不在了。”是的,我们还会上班,喝酒,生活,可是那个丧失了孩子的母亲却永远,永远永远不会再有同样的孩子!这样的悲痛,不是语言可以到达的。

沈睿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再说一句,中国新闻宣传控制得非常厉害,你也知道吧。舆论的导向很重要,一般人都会在舆论的导向下行事。我亦如此。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0:29:28 BY 九静(游客)
九静(游客)结缨整冠之态,勿以施之焦头烂额之时;绳趋尺步之规,勿以用之就死扶危之日。
政府好摆姿态,好封杀非议,非一日之功。而中国民众的觉醒,却才刚刚开始。寄这次地震而一夜民主,是不太现实的。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然也。唱个诺给你了!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0:49:10 BY J3(游客)
J3(游客)真可怜

真遗憾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真高高在上。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25:08 BY 书鱼知小
书鱼知小我很尊重沈老师,但沈老师最近尤其是大地震之后的某些言论我无法认同.我想说的是,第一,当一个民族或说中国遭遇了大灾难,即便我再反感这个政府,但在灾难面前,我的态度和我对政府的态度是分开的,我想这也是当年日本人打进中国后全民抗战的原因,尽管抗战后有了内战,这是两回事.第二,温家宝在灾区的表现让我钦佩,我不认为他是在做秀,我所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老人在灾难面前看到受难同胞的真情的流露,尤其是他在孤儿面前的无奈的表情让我难过,他对军队所说的"你们是人民养活的"的话更是真实的表达(尽管我不认为他要求部队在规定的时间到达灾区中心是合理的,因为士兵在那样毁灭的山路上也有无法克服的困难,如果沈老师去九寨沟走过那条路会理解我的话).
我现在说的,只是在大灾难面前我的感受\观感和反应,与政治无关,与对政府的态度无关.我所不同意的是沈老师对国内这些事情的习惯用一种高姿态的解读.当然,我尊重您如此表达的自由.只是想说,您的某些言论也在伤害您的读者,也包括喜爱您作品的我.尽管在许多问题上我都认同和钦佩您的观点.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46:25 BY 访客p73Wna(游客)
访客p73Wna(游客)同意书鱼知小的话。

我觉得您和读者,都应当区分作为一个政治体系当中的一环,一个政治家的温家宝,和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温家宝。当然您从前者这个框架里面讨论的话,您说的没什么错误。实际上作为总理的温家宝,他所受的监督和批评,远小于和他年龄差不多的民主国家的同行。

但是,在这样一个时候,普通人做判断的时候,用的是同情心,是感情,而不完全是大脑中理性思维的那部分。(神经科学家也告诉我们,道德判断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大脑中掌管感情的部分支配)那么在这个前提下,人们是推己及人,用最原始的情感、同情心(大卫·休谟)将心比心来判断温家宝。得出受情绪影响的判断,也没什么可以怪罪的。这个时候如果完全只有大脑里面理性思维的那部分在运作的话,恐怕人们会觉得这个人的脑子坏掉了。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您提出这两个完全理性化、政治化的问题,想同读者交流,是不合适,也十分徒劳的。日常生活的常识都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感情强烈的时候,并不能同她理论。

我无意回答您的问题,我建议您也不必再把这样的理论继续下去。当人民感情平静下来的时候,对总理的判断自然会有所不同。我可以打赌。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说得很对。打赌你肯定赢,我不跟你打赌。

但是,不讨论怎么行呢?我不知道你是做什么的,思想这么清晰,但是,我好为人师惯了,想通过讨论,我们都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讨论不是为了统一思想,而是为了倾听不同观点,打开自己的思路,特别是我自己的,因为我不能保证别人能学到什么,但是讨论,我肯定能学到东西,是不是?

你也许对,这非常花时间,这样的花时间值得吗?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57:40 BY 访客p73Wna(游客)
访客p73Wna(游客)我想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我的看法。
我在看娱乐网站的时候,很讨厌李亚鹏。我不喜欢他的表演,我也不喜欢很多人对这样的表演趋之若鹜。在娱乐政治圈中,我不喜欢他。
但是他女儿有先天的缺陷,他作为父亲,我们将心比心,同情他。他也能推己及人,成立慈善基金,我们赞扬他。

我觉得大家对温家宝的态度,也是类似的。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理解。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2:13:45 BY 短头发(游客)
短头发(游客)现在的政府和民众之间应该是互相猜疑,又互相有所期待,谈不上什么前现代后现代,很微妙。对美国不了解。期待世界现代史、尤其当代史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但可能只有战争才会做到这一点。
古代中国谈不上现代意义的“外交”,不是属国就是仇寇,大佬与马崽,征服与被征服,面子与丢面子。
面对灾难,众多道德精英的集体失语让人遗憾,与“911”的盛况相比,这种沉默让很多人心寒。失去了对同胞生命的顾爱和尊重,区区政论之争能算什么呢?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现在的政府和民众之间应该是互相猜疑,又互相有所期待,谈不上什么前现代后现代,很微妙”。

古代中国谈不上现代意义的“外交”,不是属国就是仇寇,大佬与马崽,征服与被征服,面子与丢面子说得不错,"

但是中国当然有外交理论和政策,怎么能没有呢?仔细想一想...

中国的外交理论成为我们的日常,真的有,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争论讨论的确是否有用?我也怀疑,最有用的是到汶川去,不知这里有几位在汶川?

谢谢你。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7:36:01 BY ME(游客)
ME(游客)你太固执了,我更愿意相信是象牙塔人让你固执,而不是民主自由让你固执。所有的宗教和政治最后的目的就是启发一个人的本能,爱的本能,而我现在看到的你不是这样,我开始怀疑民主自由的教化。你一直在关注中国的民主自由,我们同样一直思考着这样的问题,西方是不是中国要去的地方?看了你这两天的文章,我痛心的说不,中国要走适合自己的路。
这几天我看了大多数台湾媒体的报道,他们一线记者带回来的报道全是感动,他们的理性是派遣更多更好的救援队,台湾没有回来仍然是中国的,看了很感动。这个时候,政治算个球。
你提出的问题,我简单回答一句:一个政府怎么可能和人民分开?那是树和叶的关系,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否则就是颠覆。
最后我想对沈睿说,我也是个女子,作为女人这个性别,你再次让我感到痛心。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别太激动,生我的气,也不要那么痛心疾首。我还可教,真的,虽然好像是朽木,可是非常愿意接受教诲,真的!

“中国一定得走自己的路”,完全同意这点。你说“西方是不是中国要去的地方,”不清楚你到底是什么意思?西方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参数,却不是目的。中国不是西方,也成不了西方,因为不同的文明和历史在起作用。

至于你说的“所有的宗教和政治最后的目的就是启发一个人的本能,爱的本能” 不敢苟同。

你说“一个政府怎么可能和人民分开?那是树和叶的关系,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否则就是颠覆”。

应该多读点书,在多想两下,就知道政府和人民不是一回事。在枪的压力下,政府可以是暴政的政府,人民却无能为力反抗。在人民手里有枪的情况下,暴政的政府一天也活不下去。颠覆一个暴政,难道错吗?

“最后我想对沈睿说,我也是个女子,作为女人这个性别,你再次让我感到痛心。”

我好像没有做什么让女人或全体女性丢脸的事情。这里的思考,与我是否是女性好像没有什么关系。我在哪里让其他女性因为我连做女人都痛心了呢?

我刚才问我的爱人,我这个人做女人做得怎么样?他说,“最好的女人,我知道你的女人的好!”我们大笑。只有他才有资格评价我做女人做得如何。


谢谢你,不过你有点激动得语无伦次。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9:38:41 BY 访客qVLx50(游客)
访客qVLx50(游客)政府和民众的关系最直观的反映就是政府如何对待民众的批评、它为民众提供了多大的批评空间。如果有足够的空间,说明它对民意有信心,反之就是心虚。主流媒体在大量报道抗灾的正面消息的同时为什么就不能报道一些负面的冻西呢?真的就那么可怕吗?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说得很好,我很同意。沈睿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9:38:43 BY 访客027Iam(游客)
访客027Iam(游客)楼上的女士,政府和人民,谁是树谁是叶呀?是:有什么样的叶子就有什么样的树呀?还是:有什么样的树就有什么样的叶子?作为女人这个性别,我也为你痛心哪,连话都不能说清楚的女人。

为灾区人民祈福!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你大概与另外一个女士是同一个人,我做什么了,让女人这个性别为我痛心。我写到这里笑出了声。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0:39:23 BY 访客rVMy5D(游客)
访客rVMy5D(游客)政府服务人民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个无需用什么媒体来夸赞,但是服务的水平有高有低,这次地震中政府的反应确实是世界级的。
沈老师您批评温总理的眼泪,觉得是在作秀,其实我到认为在这样的一个时刻,是人性的反应,无关政治,谁看到被埋的小学生都会动容落泪,你也一样。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同意“政府服务人民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个无需用什么媒体来夸赞。”

谢谢你信任我也会哭。不过我是老百姓,顶大是捐钱。还能做什么呢?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0:59:57 BY 访客1iy4Cp(游客)
访客1iy4Cp(游客)这是一个鸟人博客!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1:16:19 BY 访客r7Ny51(游客)
访客r7Ny51(游客)
以下引用访客027Iam(游客)在2008-5-18 9:38:43发表的评论:
楼上的女士,政府和人民,谁是树谁是叶呀?是:有什么样的叶子就有什么样的树呀?还是:有什么样的树就有什么样的叶子?作为女人这个性别,我也为你痛心哪,连话都不能说清楚的女人。

为灾区人民祈福!

也“痛心”一下:作为女人这个性别,连起码善良都不具备的女人——比如沈睿。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1:19:33 BY 。(游客)
。(游客)



其实你真的有文化有素质有道德的呀,你肯定这么觉得的阿是。

其实我们真的特别有共同语言。
其实我特别崇拜你的,哦,不对,是崇拜你思想独特的大脑。
其实很想认识你的,我们可以一起来探讨探讨关于怎么诋毁别人,怎么千方百计的想办法说别人作秀,怎么找方法说自己懂那么多,怎么让别人都觉得自己有文化,怎么显得自己特有旅美华侨的风范。

你肯定很开心的,偶尔有无知的小孩特别听你话,觉得你说的特别对,把你的话当作圣旨一样的相信。
你也肯定很高兴的,有人说你特有见解,跟你争执么也是看得起你对吧。

以下引用访客1iy4Cp(游客)在2008-5-18 10:59:57发表的评论:
这是一个鸟人博客!


怎么能这么说呢,一看他就不能理解你的高文化高水平高素质对吧。
鸟人博客,多么粗俗的词语。
怎么配得上你呢。

我特别崇拜你。真的真的。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别别别,我怕折寿。你再一崇拜,我就跳河了,我的小房子就在河岸上,跳很容易!我担心我被崇拜得飘飘然,以为自己是基督,能在河面上走。千万别这么杀死我。

小孩们?只管我自己的孩子,比如他不听话,我就打他一顿,但是,外人的孩子,我都对他们特别好,有时候比对自己的孩子还好得多。

我喜欢这个博客,就在这里写字,因为喜欢幽篁。。。喜欢她,觉得她办的博客很文雅,就天天在喝茶,嚼舌头。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1:23:22 BY 访客Hm1Ogs(游客)
访客Hm1Ogs(游客)沈睿老师:拜读了您的文章,也读了网友的跟贴。但我想说的是,从理性角度看,语境(用)、语义和语句是不同层次的问题,语境规定了语义,而语义决定了语句。语境不同,阅读感受和理解就不同,这里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有效性的问题。从我们文化来看,这里存在了时和机的问题,同样一句话,在不同时候、不同场合说,其效果完全不同。如鲁迅所说,婴儿出生时,可喜可贺,不能说这孩子将来会死的,更不能怀疑这孩子是别人的。所以,我觉得慎于言敏于行的教诲,似乎在我们的文化范围内非常有效的。
话说回来,我们文化中博大宽容的东西,似乎现在丢的太多了,如有则改之,无则加免。也许,不说了。我相信这次灾难中,没人怀疑总理的真诚的。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1:33:59 BY 访客qULx50(游客)
访客qULx50(游客)你就是一个老不死的王八蛋!骂你都是客气了!独角兽博客就是王八蛋的大本营:(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不删你的贴,是因为提醒我自己和其他读者,世界上人中就有这样的恶劣的品种。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1:35:14 BY 访客qULx50(游客)
访客qULx50(游客)理性思考不等于冷嘲热讽,狗屁精英分子还真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败类!

有种的你就删,累死你!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你跟上面的贴是同一个人,我不知道你怎么那么恨我这样一个与你没关的人。如果我这样说说话你都要我死,你对灾区人民可能有多少同情,就不难猜出来了。不过,我劝你别跳脚,太失态。我再跟你多说,也失态。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1:41:03 BY 。(游客)
。(游客)

继续说。

对于沈睿老师你,我的崇拜之情那真是无以言喻。
像你这么无情的人,我从没见过。
像你这么大脑结构独特的人,像你这种人类基本感情都不具备的人,我向来都是无比崇敬的。
是啊,老爷子为了灾区的灾民哭一下,在你眼中,就是作秀。
真不知道要是哪天你笑了,那是不是哪天你家地震了。

祝你早日笑出来。

还有吧,尽管相比你,我是那么的无知,我还是要说一句吧,灾难和政治和国民的思想有什么关系。
是不是政治和国民思想都像您希望的那样了,灾难就可以不发生了,还是没有多少人去世了,或者那时候就没人【作秀】了。

祝你梦想早日成真。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怎么回答你呢?我只能说"

千万别崇拜人,这个叫沈睿的人不值得任何人崇拜,但是,值得你尊重,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尊重别人。

其他的,我无话可说了。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2:28:53 BY 访客r7Ny51(游客)
访客r7Ny51(游客)绞死萨达姆,你不是难过得好几天睡不着觉?这次中国死了这么多人,你可真冷血啊,还恬着脸讨论什么。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你应该看看我为什么不同意绞死萨达姆。看不懂,就别看了,别看我的文字浪费时间。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2:41:26 BY 访客NRIu4Y(游客)
访客NRIu4Y(游客)你不配说爱国,你不配写中文,请窝在你自以为是的外星球,不要出来玷污大家的眼睛!!!!!!!!!!!!!!!!!!!!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3:13:16 BY 访客vBRd72(游客)
访客vBRd72(游客)其实我只是想针对您上一篇文章发表一些意见
你热爱和思念的中国,的确在很多方面做得不好,尤其是和美国标榜民主和自由的国家相比,在很多政策上不够人性化,只是这世界上真的有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够做到完全让他的民众全心满意吗,百分之百,我想没人敢打包票,虽然中国政府的缺点看似很多,可是他们在往积极的方面发展,相比两百年的民主自由,中国这短短几十年的历史已经很值得赞赏了,考虑到这两者之间本身所存在的根本差异性,当然你也可以认为他们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去了
另外,你所说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在平常状态下我也认同,但事实上,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有独立思考能力并且具备最基本人性的人都会做出同样的反应,流泪甚至号啕大哭。既然你一直在标榜自己的理性思维,那我建议你亲身去体验一下现场,了解事件的全貌,然后再运用你的理智做出判断和分析也不迟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是的,中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希望我能参与,为中国更大的进步努力。为了我们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我们努力把中国建设得更好。

至于哭,我已经表态了,我也解释了我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框架。

我要是在现场--我1976年参加抗震救灾,1986年到唐山调查,给中国政府写报告,报告唐山地震十年建设结果和问题。

当然,我没在汶川,你在吗?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3:14:46 BY 十(游客)
十(游客)楼上的一些人请文明一点
不要出口就是脏话
但我想跟沈老师说,我觉得现在不是讨论政治的时候
我们现阶段要做的事应与政治无关
“现在灾区的报道已不忍再看。再也没有负面消息了,这个国家已经只剩下感动了”。
我想这个意义上的“感动”,只是对媒体方面的一些专制的反对
我们的确需要各种声音 但也要准备接受随时的反对意见
对政治方面的东西 我是一个学生 我可能毫无发言权 也是不理解的
但作为一个唯物论的拥护者
我觉得旧事物必然会被新事物所代替
不好的总会灭亡
我们等待的只是个时间问题
虽说不想讨论这些
但我迫不及待的想看到沈老师的答案了
而且我觉得事情并没有楼上某些人说的那么严重
爱国也没有只有一种方式 沈老师并没有说她反对中国政府 也没有说她不爱国 作为一个自由的人民 总有自己对政府的看法和意见 心平气和下来看这个问题 大家都是学习者
但这个问题的讨论是要有时宜的 我不认为现在是个好时机 不管怎么 希望快点看到沈老师的分析与讨论
谢谢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谢谢你的话!

是啊,我刚才也接到一个我很信任的朋友的信,说,不是讨论的时候,因为大家都在情绪里。所以你可能是对的。

可是,什么时候可以讨论呢?等救灾完成,大家都冷静下来后再谈,可能效果会更好,是么? 但是我猜看我的文字的人现在都在电脑前,好像没在救灾前线救人。我还是相信大家可以稍微冷静地思考一下,不是很深的,因为深刻的思考需要写很长的文章,很复杂地把一个问题从多重角度看,那是学者们的工作。学者们的工作,是我们知识的出发点。

我建议从历史的角度思考中国,因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时时刻刻做判断,这些判断本身都似乎是“本能”出来的,但是其实是历史在起作用,我希望走进历史,看看我们是怎样想象世界,跟外界处理关系的。明白了这点,我们再往前走,再探讨。

我收到好几个要我写地震评论的邀请,可是要求我必须正面说,我突然感觉自己是御用文人。

你是大学生,至少18岁,你有选举权,这个国家是你的,这个国家的政治,当然要发言,我们每个人都发言,才能创立民主社会。期待你更多地介入。


再谈,再谢谢你,你的留言让我看到理性的闪光、善意的期待和对理解这个世界的渴望。虽然,你说“不好的总会灭亡:,让我觉得你很年青,也很可爱。人类历史好像好像还没有证明这个....

沈睿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3:26:24 BY Iris(游客)
Iris(游客)似乎没有多少人愿意讨论您的问题,不过对于网民来说,表达感情是更重要的上网目的。
1、我单单从官民相互的认识角度来看暂时是王朝时代的关系。虽然我这么回答有失武断,但不需要从学理层面只要看身边作为社会主流(大多数的官僚和平民)的父母对于政府的认识就可以知道基本上与旧时没有太大的变化,换句话说毛时代的思维是王朝思维,我们始终在用“官”与“民”的从属概念而不是“社会”和“政府”对立概念。但正在进入主流的70后80后则不是这样的。这次的地震虽然依然很难摆脱唐山时的一些思维,但你可以看到正在摆脱的迹象。骂你的网民只是无法接受你的表述方式,并非王朝国家的思维,相反在某种程度上是政府猛烈的攻击者。如果你可以在语言上组织得更有技巧一些,就很好骗了。现代民主很多时候也是在美丽的语言罗织下的骗局,关键在于用什么方法进入“Mass”的大脑。
我觉得你不应该只看到政府利用舆论工具的一面,还应该看到他在利用时出现了怎样的效果以及纵向比较在利用的手段方面有没有重点的偏移。一方面同以前一样依然有集体无意识的感动,另一方面不同声音也在四起,政府本身也不是那样一味地歌功颂德,我认为这就是转型中的“官民关系”。
2、粗糙地概括下,远交近攻、怀柔政策、王道与霸道恩威并施。我还是受朝贡体系的思想影响很深的,基本上中国由于技术限制下视野的狭窄以自我为中心。但中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没有分明的疆界,化外之民与天朝子民没有认同上的本质区别只有文明程度上的差距,因此是一种文化认同的松散共同体。对外只有“治”和“平”的概念,没有“外交”的概念。不过写这个的书很多,我也没什么资格在这里唧唧歪歪。

我也不好意思自诩理性,一是能力有限,二是无法逃避需要用感情来自我救赎的人的特质,更无法用理性去直面同我一样大多数的感情动物。不过在西方自由民主之前,我总觉得也还是要打个问号的,它和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和礼俗相差太大,我们真的需要并且能接受吗?至于这种组织世界的方式本身有没有问题则是扯远了。此外,正在和你争吵的诸位无疑已经接受了西方式的对待“人”的价值观,却尚未在思维方式上完全认同他们政府组织的方式,这是中国最大的问题,价值观的混乱和错位。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说得非常好,我几乎同意每一个观点。也非常赞赏你的自我立场反思的态度。请你再多说一些,

我会再写具体的文字跟你说我对中国外交政策的非常粗略的思考,的确,关于这个题目的书,至少有上千本 据我所知。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4:07:38 BY 一个爱提问题的(游客)
一个爱提问题的(游客)沈睿老师回避网友们的一些问题,譬如关于温总理在汶川地震中的行为的评价。现暂且把这问题搁置,谈谈人民与政府的关系。
我想暂时不谈中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只谈我个人对美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尽管我的视野很窄,因为长期在国内生活,受现政府主流宣传影响很大。
正因为我在中国,所以我能感受到美国政府对本国人民的态度,以及非本国人民的态度。之前我向沈老师提问,美国的利益决定他不愿意让中国强大,对中国人民的所谓的民主、自由的帮助可能也只是一种借口,国家利益在此高于他国利益,本国人民的利益高于他国人民的利益。很可惜,沈老师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就我印象中的美国,不像中国明显,利益集团高度集中在一党之下、国家之中,美国的利益集团就表面看,应该是集中在大金融集团、石油垄断者、媒体大亨等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公司中,而这些大公司、大集团背后,有没有更大的利益集团在控制,我孤陋寡闻,不得而知。
但至少在表面看,美国政府在处理在不危及上述大公司、大集团的根本利益情况下的事件上,是维护美国人民的。记住,仅仅是美国人民,这还不包括其他国家人民。
例子一,美国石油公司埃克森在阿拉斯加原油污染问题上,赔偿了几十、上百亿美元。两个原因,一是损害了本国人民的利益,二是赔偿对埃克森公司来说,仍是小菜一碟,不伤筋骨。
例子二,中国石油公司收购美国石油公司时,被美国政府或者参议院否决吧,因为无关美国人民利益,反而危害美国国家利益。
上面两个例子想说明,国家与国家之间永远都是赤裸裸的利益博弈,中国政府对内,对老百姓可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美国政府绝对不会做有利于中国人民事。尽管我们可以举出一些美国政府帮助中国人民的事,但其背后极有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例如,美国政府或者私人基金会扶植的所谓中国通,经济学家,极力向中国鼓动的经济政策,就含有极大的阴谋。
日本政府在战后几十年的经济建设过程,就是在与美国政府斗争与合作过程,例子就不举了。广场协议等等
我想,目前美国的政治体制可以比较有效的监督美国政府,至少在表面上给美国人民的印象,美国政府是不能胡作非为的,至少怕人民的。而这一点,恰恰是中国目前体制的弱点,人民无法有效监督政府,而且常常受到政府的欺负。但
但我想说,可能你看到的是表面现象。下列现象你如何解释,譬如美国政府特别喜欢扶持其他国家的反政府力量,用纳税人的钱来养。而美国人民为什么默许政府用他们纳税的钱,来做与他们不相干的事。美国人民的意志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国会参众两院来体现的。每年参众两院拨出多少秘密资金来支持反对其他国家的组织,你真的以为他们是为了他国人民的民主吗?
我想说,因为在对外方面,美国人民与美国政府的利益是一致的,打伊拉克对美国石油集团有好处,对美国人民也有好处,因此尽管无耻,但人民默许了。尽管也有美国反战母亲在国会、白宫面前示威,但美国人民心里很清楚,打伊拉克是大大的好,接下来再打伊朗,更是大大的好。
此时,我看到的美国人民,是丑陋的、自私的,是与美国政府一样丑陋的。
哪一天,美国政府集中枪口,对准中国政府,声称要推翻集权政府,还中国人民民主、自由时,我看真要担心了。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我还没回答呢,怎么能回避呢?

“美国政府绝对不会做有利于中国人民事”。我不同意。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这里不能解释清楚,因为要写很长。简单一句话,美国建立在启蒙运动的理性和理想主义的基础上,美国的理想主义使美国人总想当世界警察,谁违法规则,他都过去管一番,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这是美国立国原则之一。美国是世界上最慷慨大方的国家--捐钱最多。美国人民也是世界上最慷慨大方的人民。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有像这样自觉地捐款的习惯--是习惯,是生活本身,不是运动和活动。

当然,美国政府也一定会为美国人民的利益做出一切努力。你一定看过电影《拯救大兵》,为一个美国士兵,美国人的生命,这个国家可以牺牲一切物质利益。但是美国政府恐怕不会为中国的某个公民这么做,因为不是他们的公民。

利益是国家的事情。

美国人一半反战,现在是75%反战。绝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一天,美国人民决不会疯狂到这个地步,因为是民主社会。民主社会与专制社会根本不同。全民疯狂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得多,当然也不是没有。美国的宪法,宪法修正案--所有的都是为了保障个人权利,监督政府,在法制的国家里,疯狂的可能性只有在宪法被破坏的情况下才可能。


我刚才给我的朋友写回信,我现在抄给你:

你是对的。人是更感情的动物。其实人就是动物,基本上是非理性。理性是很罕见。

我之所以不信任中国政府,因为多年没建立这个信任,政府做什么我都怀疑,因为那不是一个我们选举的政府。我自从成年以后,就不再信任任何政府,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但是美国的要好一点,因为民主制度本身的透明,可是我也从来不信任--因为这里的教育吧。这里教育民众的出发点就是不信任政府,监督政府,时时刻刻怀疑政府,这样政府就得听人民的。与中国的政府是人民的父母完全不同。

任何政府都希望他的人们做事情。中国政府亦不例外。但是,为人民做事情,并不因此说他们不是为自己的捞名誉等等。

生活在两个国家中,这个对比太强烈了。

很多人不习惯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他们一窝蜂。我最讨厌一窝蜂。

某人一哭,大家都哭,我眼睛就睁大了,觉得不可思议。

地震当然是困难的时刻。两万人的死只是数目,对每个家里人来说,那是生活的全部。从个体出发,我感到无可挽回的重量。

喜欢你的名字--爱提问题。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4:09:19 BY 林木(游客)
林木(游客)灾难、遗忘与不朽(之一)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

  2008年5月15日星期四
  
  
  一
  
  那是1935年吧。希腊诗人尼可斯·卡赞扎斯基正在中国旅行。在北平城的一座四合院里,在为一位90岁的老太太祝寿的锣鼓声中,他和一位中国老外交官进行了一番谈话,后者曾是驻法国大使,“讲一口古怪的法语”。
  “您们不害怕吗?”远道而来的诗人问退休的外交官,因为一些日本人正试图从满洲进入华北,而共产党也在向北。
  “共产主义年轻。日本年轻。中国是不朽的”,老人微微一笑,在沉默一下之后接着说,“您知道吗,在大象身上有许多皱,里面集满了寄生虫。许多鸟飞来,落在大象身上,啄食寄生虫,为大象清理身体。中国是大象。”
  “难道您不怕中国的其他敌人吗?更大的,比方说,鬼,水灾?前几年,长江泛滥,淹死了3千万人。”
  老者继续保持着他的微笑,耸一耸肩:“3千万算什么?中国是不朽的。”
  我是在那本《中国纪行》的小书中阅读到这个片段,它是如此鲜明的印在我的记忆中(虽然我不相信那3千万的数字,它可能是一个旅行者的道听途说)。1920年代到1940年代,中国曾迎来很多著名、或者日后将很著名的访问者。从罗素、毛姆到W·H·奥登与海明威,他们中的很多人被灰色城墙、画着油彩的戏剧脸谱、园林、屏风、淳朴的农民或许还有裹小脚的女人所吸引……
  对于其中一些刚刚经历过第一世界大战的访问者来说,欧洲国家间相互残杀令人厌倦和绝望,而中国或许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新可能——他们没有欧洲的竞争与残酷,有的是西湖边轿夫的微笑。而对于在30年代到来的更年轻的旅行者来说,他们愿意目睹的则是一个古老国家的新生,这个国家饱受饥荒、殖民者、内战、自然灾害的侵袭,但是它正准备在洗礼中获得重生。
  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我几乎可以感受得到埃德加·斯诺最终抵达延安时的喜悦,沿途他看到了那么多尸体、饥饿与哀嚎的人群、官吏的腐败……中国共产党则代表着崭新的生命,能够将这个国家的从混乱与溃烂中解救出来。
  灾难塑造了这个国家的气质。因为要对付无穷多的水患,我们塑造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官僚体制;因为生活中充满了太多无常,我们容易把命运交给上天;我们还形成了自己的突出性格:忍耐、坚韧也消极、记忆特别短暂、倾向于神秘主义的看待世界……所以,当卡赞扎斯基来到中国时,他发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总被看不见的力量所左右,人们害怕乌鸦、狐狸及特别的日子;人们用喧嚣的音乐、吵闹和吃喝,来庆祝死亡;用沉浸在一个又一个戏剧,来逃避现实……而这个国家依靠着她的迟缓、辽阔、人口众多,还有在瓦砾中欢笑、煮食、生育子女的生命力,来渡过与吞噬一次次灾难。有时候,仅仅因为更大的灾难到来,人们就忘记甚至制造了另一次灾难。斯诺目睹着陕西的饥荒,但日本人到来更为恐怖,于是两年后,国民党政府炸开了花园口的黄河堤坝……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4:10:22 BY 林木(游客)
林木(游客)灾难、遗忘与不朽(之二)
  
  二
  
  卡赞扎斯基的中国已离我远去了,那个让斯诺抱有强烈同情与期待的组织已经领导了中国将近60年。自从19世纪末期以来,中国人就受困一个孱弱的中央政府。它不能应对农民起义,它不能驱逐外国的入侵和羞辱、也同样在大规模自然灾害前不知所措。
  在从1899年—1901年的陕西那场不断出现“人肉体相食”的大饥荒中,受灾地方不可能从北京获取任何支持,因为慈禧太后在1900年8月15日那天仓惶出逃——她一开始支持的义和团导致了八国联军的到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就像沃尔特·李普曼对大多数落后地区所做的形容——“人们渴望被统治”。这意味着,人们不再需要以个人之力、家庭之力,来对抗时代的震荡。
  1949 年后的中央政权足够强大,它可以团结人们建设工厂、研制原子弹、修建水库……但是,它制造的灾难甚至不比它带来的建设少。在面对1959—1961年的自然灾害时,大批被饿死的人要归咎于政治决策的失误;1976年的唐山地震,我们有强大的解放军、能调动各种资源,却因为资讯的不畅、官僚主义的作风、封闭的心态,而使死亡数字达到了不该抵达的高度……
  我隐隐意识到提及这些令人反感。在电视画面上,报纸版面上、互联网页面上是那些场景:担架上的死伤者、废墟与瓦砾、大批的解放军、排队的捐助者,还有忧心忡忡的总理……滚动的字幕不断提示着最新的悲剧和进展。在5月14日下午16:49分这一刻,我截下的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Sohu.com 的新闻页面的一角——
  
  5000官兵成功空投灾区 救援部队有人受伤
  
  救灾:
  
  [16:18 成都军区再派32600人前往增援][滚动幻灯]
  
  [15:34 温家宝乘直升机前往汶川][15:32 距震中40公里未抢通]
  
  [15:24 直升机运走映秀大量伤员][15:03 战士坐冲锋舟抵灾区]
  
  [14:48 女孩被埋两天有生命迹象][14:27 无人机将赴灾区航拍]
  
  [14:25 千余重庆矿工无消息][14:20 九寨沟降雪大批游客滞留]
  
  [14:11 卧龙40只大熊猫被救][13:43 成都部分中小学校复课]
  
  [13:14 16架飞机被调集飞绵阳][12:26 汶川县城第一张图传回]
  
  [12:07 县城通讯已经开始恢复][11:41 3架次飞机开始投递食品]
  
  [11:34 中国气象局发出紧急通知][11:26 560名官兵到达陇南]
  
  在这些不断更新的文字的左侧,是空中拍摄的汶川县城的照片,之前是一个被压在混凝土中的一个少年的脸庞。自从5月12日以来,这场地震的震中的汶川县一切似乎都在黑暗中,通讯与交通的中断,使它变成了地图上一个盲点。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4:11:35 BY 林木(游客)
林木(游客)灾难、遗忘与不朽(之三)

  
  三
  
  像对待新闻事件一样,这场地震带给我的冲击是缓慢到来的。5月12日下午,我坐在北京的一幢楼房里,经历过短暂的晕眩,事后才知这是地震,而它的源头来自四川省的汶川县。但我尚未意识到它的危害有多么严重。
  接着,消息开始四面八方传来。那些触目惊心的照片开始出现了,被压在废墟中的孩学生们的消息不断出现,死亡的人数从几千名上升到1万2千名……而且,一个我去年的旅行经过的地方也成为重灾区。
  我再次听到了北川这个名字。我记得去年那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和朋友顺着一条窄窄的山道向上。山腰之中的石纽村,据说正是大禹的故乡。这是8月末的四川的北川县,除去大禹,此地还以羌族与汉族人的争斗史著称。但现在,除去房屋外墙上的图案,羌族的痕迹基本消失了。
  对于那个湿漉漉的、设计呆滞的大禹纪念馆,我没有太多印象。到是记住了山间村落的静谧,阵阵香气从放满了菜与辣椒的油锅里飘出,小孩子正在石板小路上奔跑。还有山间的那条河流,因裹着沙石而变成了白灰色的,和山谷里的腾腾雾气,拼凑出一幅神秘图像。
  而现在,我印象中那个安静的新县城六成以上建筑物垮塌了,而老县城的更多。很多人仍被压在建筑物之下,1000名中学生正在北川中学的那七层的主教学楼里上课,除个别逃生以外,大部分被掩埋在废墟下……
  我接到了好几个年轻朋友的电话。他们说自己被电视画面里的惨状和人们齐心救灾的场景弄得既伤心又感动,他们在反思为何自己之前为何对这个国家付出这么少的感情。
  我理解年轻人的热血。我甚至开始怀疑,是否我的血已经变冷了。我内心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道德困境。当事情出现时,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却没有想到前往第一线;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也没有对此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冲动。甚至偶尔,我还会有点怀疑人们立刻表现出的“众志成城”的决心,或是那种“爱心”。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太善于重复那些“政治正确”的话、太容易被自己感动……我记得4个月前的雪灾,人们表现出一种同样强烈的悲情感。但是在悲情之后呢?那些被唤出的同情心、关爱与责任,没有转化成一种持续的建设性力量,那种空前的社会团结与公共热忱,也没有转变成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庆祝的声音压倒了所有反省的可能。
  因为24小时的新闻台、互联网和每个城市的报纸,中国可以轻易形成一种国家情绪。于是,一种新的传播与表达模式形成了。灾难到来了,它迅速成为舆论的唯一中心,并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公众压力,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觉得应该表明自己的态度。然后通过这些态度的表达过程,人们认为自己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所有的新闻事件,都有成为娱乐新闻的倾向。即使,那些严肃的情感,也经常被消解。
  当处于灾难之中时,人们认为应该“团结一致”,不应该对政府的反应做出质疑,而当灾难结束时,人们则又忘记去质疑,很有可能,一个新的兴奋点再次出现,人们又再加入表态之中。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泛滥、记忆短暂的年代。《扬子晚报》的那篇评论的标题代表了此刻的普遍情绪:请把镜头对准灾民请把反思放在抗灾之后。但是,我相信,之后,我们很难再反思。要么,你看看关于2月雪灾,关于3月的西藏,关于4月的火炬传递和民族主义,我们做出了何种反思?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谢谢你,林木。好文章!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4:12:51 BY 林木(游客)
林木(游客)许知远:灾难、遗忘与不朽(之四)  
  
  四
  
  但是该反思什么呢?去煞有介事的批评政府的效率,去责问为什么见到一所所学校倒塌、却没听到一所政府大楼倒塌的消息,去追问为何在现代通讯如此发达的岁月,汶川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成为盲点……关于整个事件,我们所知的信息太少了,以至于想要批评都无从下手。
  或是去反思公众来得快也去得快的热情吗?滥情的背后,经常是情感的空洞。但是生活在这个时代,当世界各地的灾难场面、惊恐的面孔,都通过电视屏幕和报纸展现在你眼前时,情感上的某种迟钝与麻木经常是被迫的选择。如果你是个真诚的、如此易被感动的人,那么你简直无法在现实世界生存下去。在这场地震之前,不正是缅甸的规模更巨大的灾难吗?
  我真正想表达的是,我们如何在一场场考验面前,培养出成熟的内心与理智。现代社会是复杂的,它需要强大专业分工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每个部分都应该提供其各自的责任,一名抢险人员对地震知识的了解,可以直接影响到几条生命,而一名高级官员的判断,则可能影响更多的生命。那么,信息的流畅、多种声音的并存,是防止错误决策的最佳方式。但我们要承认,这个政府正在陷入某种僵化,它的统治能力因为组织内理想主义色彩的消退,而变得日益迟缓和唯利是图,他们或许在发展经济、卖出土地方面显现出惊人的高效,但在维护公共利益上面,则经常是迟缓和漠不关心的。以至于任何一桩重大事件,只有来自中央的最高领导人坐镇,才可能驱动变化。
  同时,即使一个政府再强大,它也无法承担所有救灾任务。一个健康、强大的民间社会往往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在1899—1901年的陕西的饥荒中,是江浙一带的士绅阶层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组织救灾。但此刻,这个强大的政府限制了所有的民间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它将减少对现政权的挑战,但也将所有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但即使再强大的政权、再有为的官员,能做的事也是少数。
  最后一点则是我们关于我们的内心的,关于我们那去不掉的悲情特征。我不是在要求人们冷漠,而是相信,毫无节制的抒情,既会妨碍我们对现实的理解,更容易稀释掉我们的情感浓度,很多时候,人们会爱上的自己的“崇高”与“同情心”,而不是受难者。每个人的一生、每个社会在运行过程中,总会遭遇到各种不测。人的悲剧性似乎在诞生一刻起就已开始,他/她注定走向死亡。但是正是这种内在悲剧性,给予了人生的厚度与丰沛。我们赞叹海明威笔下的硬汉,或是孟子所说的“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是因为他们在不可逆转的环境中,仍保持了镇定和勇气,这种镇定与勇敢赋予了人类以尊严,提供了人生活的意义。那些苦难的面庞当然值得同情,但同情也有着更深沉的形式,这种深沉使得同情可以持续得更久,并可能上升到良知。
  我们的国家,我们自己并没有因为5月12日的地震发生改变。那些所有的问题仍是问题,政府依旧是个傲慢的政府,而我们社会依旧被一种功利、自私、冷漠所包围,我们仍面临的深刻的环境、腐败问题,每个人仍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并抱有一种犬儒主义的心态……这些问题可能因为突然到来的巨大悲情而暂时被遗忘,但是它们并没有自动消失。但是,这因巨大灾难所带来的同情与能量,如果被妥善处理,或引向正常的道路上,引发我们所期待的社会变革。汶川地震带来了死亡、鲜血、眼泪与绝望,也唤醒了人们的同情心与良知——很多时刻,人们内心最温暖与光辉不正在逆境时刻爆发出来了吗?
  但是,就像我在文章最初提到的那个插曲。遗忘一直是我们的传统。我无法期待它在此刻改变,但至少,我期望我们可能想得更多些。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非常好的文章! 我得向他这样好好地写。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4:30:21 BY 薄荷(游客)
薄荷(游客)
为什么大家这么容易就被感动?因为中国国民从来就受过太多的苦了,得到一些怜悯太容易满足。
很多人说“政府已经尽力了”,但是“尽力”跟“效果好“是两码事情。纳税人的钱不是让政府使蛮力的,是要有良好的防御系统的

支持博主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是,完全同意。谢谢你支持我,我也支持你的观点。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4:37:44 BY 一个爱提问题的(游客)
一个爱提问题的(游客)再谈美国政府与美国人民、非美国人民的关系
美国政府只是美国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不是美国人民代言人,更与非美国人民无关。美国这么多年,只有两党轮流执政,我想问两党执政真的比一党专政民主吗?如果此两党背后代表的利益集团是一致的,我只能猜测而已。
人民是一个很泛的概念,如果我们离远些看,我们会发现人民是由一些各有各自目的、利益的集体组成;如果我们从历史角度看,我们会发现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在斗争中不断的壮大、消亡,大的吃小的,变得各大,最后是垄断了某一行业,或者是垄断中的竞争。不同行业的利益集团因为自身利益的需要,又联合起来,达成协议或者默契,最终目的仍是为了集团利益,但这种协议或者默契是动态的,随时根据自身的利益而调整。在此情况下,已经无道德可言,也常常钻法律的空子。
现在的美国利益集团,早已经把目标放在全球,甚至外太空,这些利益集团作出的决定,一般来说不会危及美国老百姓的利益,而且是大大有利于美国整体经济的稳定,物价的平稳。譬如美元拼命的贬值,对本国人民是利大于弊,因为保持美国金融机构的稳定,也保持美国国内的CPI稳定,人民的生活就稳定,同时还可以掠夺他国的外汇储备,譬如中国人民的外汇。
在这点看,美国政府与美国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美国人民因为享受美国经济的高水平,并由此带来的高福利,而失去了对美国政府对外批评的勇气。
对内的民主与对外的自私,构成一个实际的美国社会。不知我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说实在,我在中国,对外面的世界不了解。
因此。沈老师,当你提出这个讨论话题时,我觉得,是不是太抽象化了,无实际的意义。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很高兴看你这样思考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抽象,我一定会认真地分析你说的,告诉你我的想法。

沈睿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4:54:41 BY 龙飞舞(游客)
龙飞舞(游客)我支持沈老师的观点,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谢谢你,看到你的支持,很温暖。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5:22:29 BY 凤翔越(游客)
凤翔越(游客)沈睿,你错了!美国人也比你有同情心!!如此大的灾难面前,鸡蛋里挑骨头,摆腔摆调讲历史,你不觉得自己太冷漠、太不善、太无理取闹了吗?先关注同胞的生命,再慢慢讲其他!
“一个爱提问题的(游客) ”讲得有理!!好!!!!!!!!!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谁是美国人?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愿意讨论的,让我们讨论:

2008-5-18 15:27:26 BY 这里是装X天后的家(游客)
这里是装X天后的家(游客)面对你,理性在此刻全然支解,生理反应占据了上风,它令我产生《发条橙》里病态般的呕吐反应,并只想对你说四个字:马利隔壁!
(以上我没有说任何脏字,并且如你所说的——“温文而雅”)
以下为沈睿的回复:
恕我孤陋寡闻,不懂马利隔壁--是什么意思?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