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战胜邪恶:英国/印度电影《贫民窟百万富翁》

2009-2-3 21:51:00 BY 沈睿

英国-印度电影《贫民窟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的导演昨天(2月2日)获得美国导演行业最佳奖。这个影片从开始不引人注目到今天已经获得10项奥斯卡提名,票房收入在美国从上映到今天已经是6700万美元了。这部讲印度贫民窟生活的电影,成为西方票房火爆的电影之一。我和朋友周六到电影院,居然找不到好一点儿的座位,整个影院人满为患。岸岸看完电影给我打电话:妈妈,这个电影让我变得谦逊。

《贫民窟百万富翁》是一部关怀社会低层歌颂爱情战胜邪恶的电影,看完了后我相当震动。贫民窟我见多了,从南美洲的秘鲁、巴西到美国的新墨西哥州的印第安保留地到中国的贵州等很多地方,我见过许多贫民窟。仔细想想自己成长的时代和环境,我似乎也可以不夸张地说自己就是在共产主义的贫民窟里长大的。印度的贫民窟更是举世闻名。数十公里的贫民窟连成一片。美国获奖纪录影片《生在妓院》(2006)讲的就是印度孟买的贫民窟儿童的生活。但是《贫民窟百万富翁》这个不真实的从贫民窟到百万富翁的故事却震动我,并不是这个故事如何感人,虽然这个电影的确相当感人,也很有悬念,吸引人地好看,而是编导体现出来的对下层社会深刻的同情、理解和尊重,对普世价值诸如爱、友谊、勇气、执着、良心的认同和赞美。当然这个电影的导演等是英国人,电影表达的英国当代文化所崇尚的价值。

《贫民窟百万富翁》描绘的是贫民窟里的孩子成长的故事,故事的框架却是电视里“谁想作百万富翁”节目,一个贫民窟里成长的青年在这个猜题问答中回答对了每一个问题。警察认为他是作弊,严刑拷问他到底他怎么知道每个问题的答案。他迫于严刑,一一解释自己怎么知道每一个问题的答案。每一个他回答的问题,都牵涉到他的童年少年的经历和记忆。从往事回忆和现实交叉这样两个角度,电影展示了印度贫民窟里的残暴、印度种族宗教冲突、生活的悲苦和生存成长的艰难。小男孩和哥哥的成长在垃圾堆里,母亲在宗教冲突中被杀,他们孤苦伶仃,弟弟同情另外一个也失去了父母的女孩子。这三个孩子被残酷的丐帮头目组织起来乞讨,在丐帮头目要把弟弟的眼睛弄瞎的时刻,哥哥反抗,带着弟弟逃跑。两个成长在街道和垃圾堆里的孩子最后分手,青年后相会,他们有不同的价值观。弟弟孩子追求纯洁的爱情,而哥哥已经把自己卖给了魔鬼。最后爱战胜一切,哥哥对弟弟的爱战胜他的懦弱,弟弟对女孩子的爱使他赢得百万卢比大奖。电影以印度电影的载歌载舞结束。

在这个故事的发展和主人公们成长的过程中,印度穷人和社会低层社会的生活,那些几十里长的贫民窟好像世界流血的伤口一样展现在观众的眼前。但是,贫民窟里的人的感情却是无论生活在哪里的人都能分享的:小男孩对歌星影星的崇拜;对友谊的忠诚和珍惜。对爱情的向往和捍卫;相互帮助的兄弟情深、对弱者的同情和善良。 这些人类的基本的价值在电影中得到赞美。观众认同这样的价值。虽然最后的结局是乌托邦的,不可信的印度式的大团圆,但是整个的影片所强调的是人类的普世共性:每一个人对梦想的追求,对爱的渴求。

这个普世价值我们人人都分享。这个电影值得一看。

2/3/2009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