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 客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模板设计:部落窝模板世界



 
 
欧洲古代砖石建筑的背后
老木匠 发表于 2007-6-27 0:06:00
 
在欧洲旅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量的古建筑,都历经了成千上百年的风雨灾难,仍然屹立不倒,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几百年前建造的大教堂、城堡、市场、会所、宫殿------。而在希腊与意大利,更有2000年前建的大斗兽场、剧院、浴场、神庙。相比之下,中国目前仍然在地面上屹立的古建筑,一般都是明清时代的(所谓现存的明朝建筑绝大多数都是在清朝翻建的),能够追溯到800年前的宋代的古建筑屈指可数。

这种差别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的建筑都是木结构的,木构建筑寿命短,容易因为火灾而毁坏。而欧洲古建筑保留下来的都是砖石建筑。

人类文明没有高级低级之分,都是人类适应环境发挥智力创造的产物。不过作为文明组成部分之一的技术有复杂和简单之分。

比如从建筑技术来说,全世界的古代文明都很早就开始使用石头来建造他们心目中需要永垂不朽的建筑物,以后发明了制砖技术,砖石并用的建筑物往往屹立几千年。

砖石是只能承受压力的材料,因此用砖石堆建金字塔、或者是建造地下墓穴还是相对简单的技术。可是用砖石来营造大跨度的室内空间就是非常复杂的技术。

人们能够活动、并且能够在其中遮风挡雨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及市场、庙宇、会场、浴场等等公共建筑物,需要有能够采光、通风的空间,而开出空间,就会降低砖石建筑的稳定性。因此人类开始时都是使用木材来营建人们能够在其中遮风挡雨的建筑,木材本身具有承受拉力性质,营建大跨度室内空间的技术就相对要简单得多。即使是建造了金字塔的古埃及人,在营建巨大的神庙建筑时,仍然采用了木结构的屋架,只是使用了石柱来支撑屋架。后来希腊人建造的大量的神庙建筑,保留到今天的也只是石柱,石柱上的屋顶很早以前就消失了。

全世界的古代文明只有古罗马人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罗马人大规模运用砖石拱券技术来营建大跨度的室内空间,用砖石墙来承载也是用砖石砌成半圆形的拱券,从而形成空间,大概是从公元前2世纪时开始的。到了公元纪元开始的时代,已经熟练的运用筒券交叉办法来建造公共建筑(最惯用的是用三个横向筒券与一个纵向筒券交叉,称为“巴西利卡”的厅堂),这样可以在保持建筑稳定性的同时解决采光问题。不过当时的穹顶建筑,比如万神庙,就要依靠顶上开个大圆孔来解决采光问题——同时也就带来了漏雨的问题。一直到了公元2世纪的时候,罗马的工匠又发明了用两个相互交叉的筒券来支撑位于中心的穹顶、并且在穹顶下方开设一圈窗户的办法,真正使砖石建筑得以摆脱连绵而严实的墙面。最典型的就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中国掌握筒券交叉办法来建造公共建筑这项技术是在1000多年以后,最典型的是南京的明朝初年建造的无梁殿。

而在这时,西欧的砖石拱券技术已经发展到N个尖拱交叉、使压力传递到柱子上去,来保持建筑室内的畅通,最典型的是哥特式教堂还熟练使用“飞扶垛”将穹顶的压力传递到外侧,大大减少承重的墙壁面积,可以安装玻璃来保证室内的采光。

砖石建筑在建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临时木结构支撑,建完后需要全部拆除——想象一下就知道,仅仅这个临时性的支撑装置,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普通的木结构建筑。

砖石材料的加工需要耗费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开采或烧制,运输。同时兴建这些建筑同样需要大量的木料。这些材料在西欧主要是通过商业途径来获得,而不是通过政治权力掠夺征发。这样就需要有大规模的商业交换,需要有经济核算,需要有复杂的社会分工,需要有不依赖于政治权力的社会商业组织。

复杂的技术后面是复杂的、多样化的社会。

————这是有一次在网络上与网友讨论中西文化差别时随意写的,欧洲旅游回来后觉得还有点意思,拿过来独立成一贴,敝帚自珍。

建造砖石拱券建筑需要大量的木材做模具:

西班牙塞哥维亚的古罗马水道

哥特教堂的结构剖面
罗马式教堂的内景,以拱券承重拱券

主要流行于英国的扇形拱券
兰斯大教堂内景

 
 
 
Re:欧洲古代砖石建筑的背后
knight(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6-27 14:42:24
 
“到了公元纪元开始的时代,已经熟练的运用筒券交叉办法来建造公共建筑”,“筒券”就是“拱券”吗?
昨天在论坛里的跟帖,我是想问,按理来说,画中那些黑长方形块该是窗户的位置,但黑乎乎的,有没可能是遮挡后的窗子,为了防雨啊?我不懂建筑,如此大胆猜测、再来问您,实在是对这个问题困惑了蛮久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拱券”是赵州桥那样的拱桥样子的,使用砖石砌成,依靠自身的重力来支撑,形成跨度。一般是半圆型的,最稳定。
把一个个的半圆拱券接在一起,做成纵向剖成两半的柏油桶式样的就是“筒券”,用两排墙壁来支撑,就变成了一个不怕火烧的建筑。
下一步的发展是把支撑的墙壁也用拱券来代替。
再下一步就是把两个一样大小、一样高度的筒券交叉来营建空间。
那些黑块或许是画家为了透视感觉加在墙上的壁画,时间久了看不出了。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欧洲古代砖石建筑的背后
lianreynold(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6-28 0:29:04
 
看了先生的文章,不禁感慨先生到底是木匠出身,功底十分深厚扎实啊。
有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先生探讨:
1·先生言:“这种差别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的建筑都是木结构的,木构建筑寿命短,容易因为火灾而毁坏。而欧洲古建筑保留下来的都是砖石建筑。
人类文明没有高级低级之分,都是人类适应环境发挥智力创造的产物。不过作为文明组成部分之一的技术有复杂和简单之分”。
探讨:中国的木构架结构建筑设计是巧妙而科学的,木柱木梁等作为承重体,外加墙作为合围体的设计可以达到“墙倒屋不塌”的功效,而斗拱作为面向点的传输力结构,更是精妙,所以我认为似乎没有技术简单复杂之分。而按照我的拙见,这似乎和东西方人种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关。西方人的肌肉纤维较东方人粗,具有爆发力,但缺乏细致度,这也就是目前我们在大多数力量型运动(如田径、足球)中无法抗衡西方的原因之一,而在乒乓球、羽毛球这类小球方面,我们始终占优,而建筑亦似乎是如此,苏州园林将东方人的细致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似乎并不在乎那种“硬桥硬马”的结构,倒是更在一些小处体现国人特有的细腻和智慧;从心理角度看,虽然我对历史研究不是很多,但是西方的古建筑似乎都是以城邦形式居多,“天下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所以必然要建得坚实一点,免得被别人打破赶走自己,而国人习惯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国家安危有天子操心,自己只要保证房子不塌就谢天谢地了,所以没有必要在结构上去进一步推敲了,这也是一种小农经济思想使然。

2·先生言:“而在这时,西欧的砖石拱券技术已经发展到n个尖拱交叉、使压力传递到柱子上去,来保持建筑室内的畅通,最典型的是哥特式教堂还熟练使用“飞扶垛”将穹顶的压力传递到外侧,大大减少承重的墙壁面积,可以安装玻璃来保证室内的采光”。
探讨:一般外国建筑史认为,罗马建筑以后的发展轨迹分为东西两线,西线是早期基督教建筑、罗马风建筑、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一脉;东线是拜占庭建筑、西亚建筑、俄罗斯建筑一脉。而先生提及的哥特式建筑已经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哥特一词本就是指日尔曼蛮族,是文艺复兴后对中世纪黑暗时期的贬称。其特色是:来自东方的尖券、尖型肋骨拱顶、坡度很大的两坡屋顶、塔楼以及独创的飞扶壁、束柱和花窗棂。但按照我之拙见,这些东西已经脱离了结构本身的意义,其完全是为宗教服务,也就是说,这些技术发展已经脱离了建筑结构本身的要求,甚至严重危害结构本身的稳定,而纯粹演变成为一种“炫技”,是要在民众中投射宗教的影子,要从视觉迫力上撼动并桎梏他们,所以哥特式建筑不能作为一种技术进步来看待,只能是一种演进到歧路的独特风格,这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后建筑又复归主线,以古典柱式成为造型构图主题,崇尚统一、条理和富于理性的稳重感的原因之一。

在先生面前班门弄斧了,实在不好意思,顺便问一下先生,上次电子邮件里面请先生对我论文的第二大部分第一节提点一下,先生能否拨冗指点,我自当感激不禁。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这我已经说得够明白了,因为材料本身的限制,用砖石来构建人们可在内活动的室内空间,运用的技术要比直接使用木材要复杂得多。

所谓哥特建筑是宗教建筑之类的昏话,你不知是从什么书上看来的。哥特建筑把砖石材料构建室内空间的技术发展到了极致,巧妙的将压力分散到柱子上去,留出柱间的空间可以安装大窗户。尖券的特色在于可以将不同宽度的拱券在一个高度上汇合,来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欧洲古代砖石建筑的背后
pp(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6-28 10:33:29
 
说些软性的
几何学和经典物理学是支撑欧洲古建筑的根本基础,也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推动力
两千多年前的几何原本在今天仍只有少数中国人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欧洲古代砖石建筑的背后
liangreynold(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6-28 10:42:28
 
和先生探讨真的很有裨益,我想可能是我表达有误,哥特式建筑虽然不是仅仅专指宗教建筑,但不能否认的是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看到那些复杂的结构,我在赞叹之余,仍觉得似乎没有这样的必要把建筑弄成如此变态的样子,其是纯粹为了提升结构技术,还是为了把结构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支撑和表现,似乎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惑.

转载网上的一篇文章,觉得自己还是比较认同这样的说法:


哥特式建筑风格是一种特有的显示力量、威严、优势的形式,高与尖的特征与繁复重复的组织结构,使视觉的力感达到了高强度。从人类视觉特征来说,尖锐的局部是被视知觉所把握的要素之一,它最能引起眼睛的注意,是视觉的主要对象。
哥特式建筑这种高直的形态造成很强的视觉力感,它以纤细的长宽比、极大的细部尺度为基本表征,反映出当时社会观念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哥特式建筑外部表征反映着极度权威和集中的思想,内部则又增加了世俗的色彩,繁复纤巧异常的细部紧紧地结合着染色玻璃窗花格,形成丰富华丽的色彩。这种过度追求感性刺激的现象正是受到高度压抑心灵的本能曲折的投射,意味着建筑对权欲和物欲的影射。
哥特式教堂以新的结构形式,按照当时社会占绝对优势的基督教思想原则,非常讲究秩序和静谧的意境,内部空间形态以单纯整齐的构成因子按极有秩序的结构形成非常统一的意象。

内部风格与外部形态风格相统一,基本受力结构、壁龛、华盖和装饰的一切细部均以尖券代替了半圆券。同时,借助高而狭长的空间、不均匀的光线所烘托的幽秘与明亮、恍惚与确切共存的模糊气氛,使人在心灵受压抑之中又获得慰籍。哥特式建筑内部空间的高阔比和细部的纤细形长度均达到了历史的高峰,结合其他细部特征,譬如,朴素的支柱、墙面和相当华丽的彩色玻璃、光线的特质等等,整个形态均意味着社会宗教的崇拜已变为崇高感的体验。这于古埃及截然不同,古埃及宗教建筑体现着宗教崇拜是一种畏惧感的体验,哥特式的世俗性即是对感性愉悦的追求,表现在彩色玻璃上所描绘的日常题材,以及其本身的感官刺激和雕像的写实主义表现上,特别是在外部形态上的刻意求精,集中最好的装饰于此,正是视教堂为城市最重要的世俗观念的体现。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老弟,这篇文章谈的是建筑艺术问题,而不是建筑技术问题。本帖是谈技术问题。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欧洲古代砖石建筑的背后
knight(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6-28 17:15:41
 
您的答疑让人感觉心里踏实。多谢老木匠!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欧洲古代砖石建筑的背后
liangreynold(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6-29 7:05:27
 
哈哈,谢谢先生指点,我看到题目是《欧洲古代建筑的背后》,所以想当然地扩大了讨论的外延,尤其是被先生的当头棒喝,让我觉得自己着实是浅薄疏陋得很,实在是惭愧啊。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欧洲古代砖石建筑的背后
光明的鱼(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7-7 18:23:31
 
我看南京那个无梁殿里面黑漆漆的,好像没窗户啊?可能是我眼神不好?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这就是中国古代砖石建筑技术水平的限制,为了让砖墙承重,没有办法开窗。日前在山西晋城的皇城相府,看见明末建造的河山楼,有4层高,并列3个筒券砌成,两边承重墙不开窗,前后开有窗户,但室内仍然很暗。古罗马人想出筒券交叉、并以柱子支撑的办法,营造出大的室内空间的同时,也保证了采光。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大名: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