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网:美国纪念孔子的背后
胡晓明 发表于 - 2009-11-4 17:16:00

文化传播网http://www.ccdy.cn/pubnews/545848/20091104/589564.htm

10月2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认可他为世界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作出的巨大贡献。

    决议说,孔子在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现在的中国山东省曲阜。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世界各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产生了影响并且仍在发挥影响力。
一份高票通过的决议

    这份由得克萨斯州众议员格林代表另外41名众议员提出的决议案,是以361票赞成、47票反对的结果通过的。

    决议显示出美国主流社会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孔子倡导自省、自修、真诚和社会关系中的相互尊重,以在个人和公共生活中实现公正和道义,体现最高境界的道德品质。此外,孔子《论语》中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一种道德品行的典范,也能促进人类和谐。”

    决议还提到,孔子认为,政府应建立在忠诚、尊老和承认家庭重要性基础上,而政界人士必须成为诚实和道德的模范。这些都提醒着人们,要以至高荣誉和尊重履行自己的职责。

    众议员格林认为,源自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全球许多国家带来了深远影响,韩国、日本、越南等地,都看得到孔子思想的潜移默化。他此前在得州休斯敦的选区竖立了孔子铜像。

    “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案,纪念并且赞扬被称为中国最伟大教师的孔子的诞辰,非常合适。”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共和党首席议员罗斯·雷提南及其他一些议员认为,很多美国学者受到亚洲文化与儒家思想影响,使美国的社会与文化更趋于多元,这对科学、法律、医药、工程、艺术等领域都有重大意义,所以美国国会应当通过决议案,纪念中国这位至圣先师。

    纪念孔子的背景原因

    上世纪80年代,全世界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次讨论中认为,重振孔子学说,能够帮助全人类应对21世纪的挑战。“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种看法在美国也正在得到更多认可。孔子已成为中美文化沟通的桥梁。

    美国首家孔子学院——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刘全生说,其实美国和西方对孔子学说并不陌生。早在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的许多古代哲学思想,特别是孔子思想,就已经通过传教士传到西方,受到思想界高度重视。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有识之士认识到中美合作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性。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资深研究员李成认为,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在世界上影响力增长,是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的重要背景之一。同时,在许多公开表态中,美国总统奥巴马、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和国务卿希拉里都表示尊重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们更多地认识到了中国对世界各个领域的贡献,表达出希望以平等方式与中国进行对话的姿态。这是此决议通过的另一重要背景。

    此外,此次国会通过这一决议和美国华裔地位上升、华人团体逐渐壮大也有很大关系。比如,奥巴马内阁有两名华裔部长,这在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国会华裔议员也在增多,国会也日益认识到华人团体的力量。

    众说纷纭 耐人寻味

    在中美关系迅速发展的今天,美国国会能够通过这个决议,预示着中美能够在文化价值观念领域找到更多共同点。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此事不仅表明中国“软实力”日益增长,也体现了文化价值观念的交流对中美关系的有力推动,还显示出了美国政界对中国发展和中国文化的日益尊重。至于实际意义,则包括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有助于改变历来西方宗教和世俗社会对中国人的误解等。

    同时,也有人“冷”眼看美国的孔子“热”。“毕竟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本身就很注重对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尊重和吸收。对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兼收并蓄,正是美国文化丰富多彩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文化包括很多次文化,不仅有英国文化、法国文化,还有西班牙文化、墨西哥文化等等。孔子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只是其一。”

    还有人认为,孔子被美国人所推崇是“迟早的事儿”。放眼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是上自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等美国上层智库和下到一些大学研究机构、民间研究机构的共同目标

Re:文化传播网:美国纪念孔子的背后
李易中(游客) 发表于 - 2009-11-4 21:06:59
李易中(游客)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者。古代如此,现代也如此。中国如此,全世界都如此。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文化传播网:美国纪念孔子的背后
anneanne(游客) 发表于 - 2009-11-5 4:30:36
anneanne(游客)“^……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本身就很注重对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尊重和吸收。对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兼收并蓄,正是美国文化丰富多彩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文化包括很多次文化,不仅有英国文化、法国文化,还有西班牙文化、墨西哥文化等等。孔子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只是其一……”
比较赞同这个观点。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文化传播网:美国纪念孔子的背后
小劉(游客) 发表于 - 2009-11-5 6:44:58
小劉(游客)胡老師:很偶然地因查找紀念孔子的文章而找到您的博客,眞的是一陣驚喜!!記得以前隨黃師姐訪問老師,向老師問學,老師還給我的散文集題了三行跋,本來說要送一本給老師,後來畢業時忘記了就匆匆去香港讀書了。雖然與老師接觸不多,但老師溫藹、深沉、睿智、寬闊的形象,常常保持在我的記憶中。晚學博士的畢業論文也是做馬一浮先生的,現在幾近畢業了,偶然碰到老師的博客,讓我懷念起麗娃河的春與秋,還有聽老師談論學問的時候……小劉上 (另貼上晚學的一篇紀念孔子的文章)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文化传播网:美国纪念孔子的背后
小劉(游客) 发表于 - 2009-11-5 6:46:02
小劉(游客)紀念孔子

昨天是孔子誕辰2560年,要不是google的主頁打出孔子像以及“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話,我也許忽略了這一天。對我來說,這一天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讓我得以感謝孔子的教導。正由於孔子,我才眞正明白怎樣才是一個眞正的人。

孔子的所有學問,都是因著如何成為一個眞正的人、人之所以為人其根據何在這一論題而展開的。然而,我們並不能由此推出孔子之學只是一種倫理學,或者只是西方古典哲學家偏見式的認為只是一種人生智慧。孔子之學之所以異於此,乃在於其深刻地揭示出當一個人回歸眞正的自己、成為眞正自己、並成就眞正的自己時,他(她)實際上也就成就了天地之道,從而經綸成務、參贊天地之化育。換句話說,就是盡人道而明天地之道,天地之道需要在人道之實踐中得以彰顯,而不是如西方的形而上學般,離開這個切近而活潑的人道而別求一個天地之道。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一以貫之”、“下學上達”之眞義。而此中回歸自己以參贊天地之方,則在於孔子的為仁之學。所以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所謂克己,也就是克去與自己本性無關、卻又能障蔽自己本性的私吝習氣,從而回復到眞正的自己、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克是一個歸反的過程,所以說“復”。復者,復其禮;禮者,理也。此所謂理者,也卽是人之所以為人、而區別於其他一切非人之本然理據所在。理為人所本具者,而此理則又是仁中之有分理之謂,故克己復禮也就是求仁、知仁而至於居仁、安仁之過程。同時,孔子說,人一旦回復自己也卽復禮而至於仁的時候,此時人不但能夠成為自己、成就自己,更且進而成就天下、成就天地之道,所以他謂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又謂復其見天地之心乎。正由於人能在成就自己的過程中成就了天地之道,因而可以贊天地之化育而與天地參。

在孔子誕辰日中,有各種目的、形式的紀念活動,然而眞正紀念孔子的活動,乃是在於因孔子之學而得以反求諸己、反歸自己、克己復禮。如是,則不異孔子現於自己面前而會心微笑矣。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文化传播网:美国纪念孔子的背后
胡晓明(游客) 发表于 - 2009-11-5 16:28:48
胡晓明(游客)盡人道而明天地之道,天地之道需要在人道之實踐中得以彰顯,而不是如西方的形而上學般,離開這個切近而活潑的人道而別求一個天地之道

原来是小刘呀。我们一直在想念你,有时会对着南方的天空,问一声,在那边,小刘还好么?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文化传播网:美国纪念孔子的背后
小劉(游客) 发表于 - 2009-11-6 1:00:19
小劉(游客)胡老師:多謝老師百忙中的回覆和掛念!!每當在書店讀到老師的新出版的文字,便感到清思滿懷,悠悠的擴散開來。中心景慕之情,油油然而生。看到了小豆豆的可愛生活,眞是讓人羨慕。晚學在香港科大人文學部讀了三年半,現還沒畢業呢,每天對著浩瀚的清水灣,卻時常思念夾竹桃盛開的麗娃河,以及老師的身影。畢業論文寫的是馬先生,馬老的硏究始終是個冷門,不過以其為題,也算對得起馬老給我的啟迪了。如有機會加之老師有空的話,我再向老師請益問學!
另晚學亦有一個網頁,老師可看可不看也:http://laulh.spaces.live.com/
——小劉敬上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