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一春梦雨常飘瓦 尽日灵风不满旗
胡晓明教授深谈“五四新文化对中国文学传统的两种误解” 新闻来源:虞海娜 新闻时间:2010-11-1 2010年10月29日下午1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胡晓明在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五四新文化对中国文学传统的两种误解——以《诗大序》、隐士文学观为中心的讨论”的精彩校庆学术报告。本次报告涉及一个跨学科的话题,吸引了很多中文系、历史系、社会学系、政治学系和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等院系的教师和同学前来听讲。报告现场,座无虚席,气氛十分活跃。 讲演人先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重大文化事件谈起,他认为,五四开新大有成绩,但其进化论、纯文学史观、功利主义的传统研究、以及民间中心论等,形成一套认知图式,直到现在,我们的中国文学与文论的研究,仍是这一套认知图式中进行。“正如不可能把电脑里的软件系统去掉一样,我们也很难把我们头脑里的认知图式去掉”。胡教授力图深入挖掘新文化运动带给我们的一套“系统软件”,回到历史本身,再认中国文学传统。 讲演人具体分析了“五四”新文化诸家对《诗大序》种种误解,包括胡适、顾颉刚、钱玄同、俞平伯、郑振铎、郭沫若、郭绍虞等等。胡适破经求诗,试图于《诗经》发现诗人,认《诗经》为民间歌谣,是为了建立科学与新文学,《诗经》只是手段而非目的;顾颉刚相信唯一的真相,毁菩萨而贬信仰、重文学而轻政事;俞平伯、郑振铎等都不离五四平民化、纯文学化的认知图式,但是他们其实只不过解释了国风里的几首诗而已,诗人没有找到,歌谣不成立,贬诗序为“蔓草”、“瓦砾”,其实又离不开这些说法,表现了“五四”学者在科学与文学、求真与求美视角下对文学传统不得正解的“纠结心态”。 胡教授认为,五四学者习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阶级二分认知图式来看待《诗经》。实际上《诗经》的作者大都是文人士大夫或贵族,貌似民间,实为贵族精英,是士的觉醒的声音,“美刺”其实为“讽上”,目的不是男女如何相爱,而是君、士、民如何共同生活,在一个转型时代,创造一个有道的中国。二十世纪给《诗序》扣上的各种帽子,反映了对于理解中国文学传统的四个问题上区别不清:事实、诠释和价值;进化论与演化论;纯文学与大文学;民间文学与士文学。 胡教授很形象地将“五四”新文学观的学术思维形容成“菩萨是一堆泥巴”,引起在场听众共鸣;他认为文学批评除经学批评、纯文学批评之外还有政治批评,即中国传统文学强调的“道统”观。他还强调了其“大文学”传统,即坚持社会政治批评,当代的公共知识分子应该像古代的士大夫写诗“美刺”一样积极介入公共政治生活。由此引申,所谓“风天下”,君子之德风,风的主体是“君子”,这其实涉及到知识分子话语权问题,先秦的诗人作为公共知识分子正是承担和践行了这一政治话语权。胡教授还讨论了“中国文学批评中政治伦理批评优势的正当性问题”,这种政治批评早已内化到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内在灵魂里,并举出胡适晚年提倡“立言有权”,主张“我们(知识人)也是有权有势的人”,高度肯定了文学话语权。 胡教授还说到新文化诸家对传统文学的另一种误解,即他们对“隐士文化”的批判和否定,他列举了鲁迅、钱钟书的相关论述。为什么新文化贬低文学政治传统,同时也否定隐士传统?这一话题引起了在场同学的极大兴趣并展开了积极讨论,气氛热烈。胡教授随后解释,依据儒家的观念,士志于道,道是读书人的尊严所在。而五四为了建设新文化而毁经灭道,完全抽去了这个支柱之后,“达”不能济天下,“穷”也不得善其身,于是知识人来无藏身之地,去无可往之乡,当代主流知识人没有政治话语权,同时也放弃道义尊严。不过同时胡教授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谈到了最近网上广泛流行的“我爸是李刚”的诗歌造句,认为这也是一种活生生的“美刺”传统,现场听众颇为赞同。随后讲演人与听众又对中国“士”的性质问题、重建现代文明道德基础等问题,往复讨论,认为重建中国文化中“道的尊严”,对于当今中国重建文明与道德的基础是迫切需要的。最后在现场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胡教授结束了这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
高中时也读胡适、郁达夫、徐志摩等。而现在看来,其实这批五四以后的文人所谓的文学家很浅薄,背离了大道。而发展到在当代,一些所谓的文学家已经浅薄到极致,不可收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