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的文学写作队伍中,令人瞩目的一支队伍是一批现任的官员:“张伟,陕西省副省长,发表长篇小说《五福》及多篇散文;李宗奇,陕西省国家安全厅厅长,出版《宗奇散文》;白阿莹,陕西省国资委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绿地》、短篇小说集《惶惑》;李育善,商洛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处处长,2006年发表在《美文》上的3篇乡镇干部记事,被《新华文摘》等多家报刊转载;祁玉江,延安市志丹县委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山路弯弯》、《心路历程》等6部散文集;马银录,曾任渭南市白水县委组织部长,出版《向农民道歉:一个县委组织部长的驻村手记》;王云奎,曾任宝鸡市凤翔县财政局长、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发表于《美文》杂志的《一个财政局长的工作手记》,获全国首届冰心散文奖…… ”
官员作家“蔚然成风”,不仅是国内,在世界上也属创举,副省长甚至发表了长篇小说。这是不是表明陕西的官员文化水平高了呢?肯定是该有这层意义的,写作,能发表,且能获奖,其文化水平当然不可小觑。这些省长、厅长、处长、县长和镇长们,有如此高的文化水平,可谓一方生灵之福,一方水土之秀。在他们的治下,民生当如文学艺术般的浪漫、幸福。陕西城乡也一定是充满了文化熏陶的世界宝地。
当其他地区以其他优势迅猛发展时,陕西奇军突起,以官员们的文学作品闻名遐迩,独树一帜,就像华南虎事件一样,给陕西带来了崇高的知名度。华南虎事件历时“两年”,陕西的官员们因为忙于纯真浪漫的写作,一时鉴定不出它的真假,确实有情可原,网民们请勿急躁,等官员们手头的小说出版、获奖、译为各国文字之后,他们自然会回过头来做他们该做的事情的。
写作需要时间吧,我想肯定是需要的,要不然就象萨达姆那样让秘书替他写?陕西的官员文化水平高,肯定不会这样做的,作品均为己出,这一点大可不必有所疑虑。这些官员们除了文化水平高之外,还有一个本领,构思作品的时候,能够戛然而止,戛然而起。比如该上班了,他们的大脑会象电脑似的的把构思到一半的东西封存,然后等到下班的时候打开文件再继续。他们的写作更都是在业余时间,比如周六、周日,或是奋笔三更灯花灿,披衣五更月露寒,动人的领导形象,令陕西父老感激涕零。
除了陕西官员文化水平高之外,陕西领导的业余时间充裕也是写作成功的保障。陕西的经济落后,事情就少,那官员的闲暇时光就多,别的类似的省份的官员,可能把这些时光用来打麻将、拉关系、好吃懒做了。而陕西的官员则用大把大把的业余时光来搞写作副业,并且颇有成就,孰可喜,是可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