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
推荐一个演讲
作者:野夫 日期 2010-2-20 9:46:00
牛年岁暮,应邀在北京参加了一个半官方的会议。是中国与法国关于基层政治治理的一个对话座谈,主持人是于建嵘先生,主办方应该是他所在的社科院的某个所。会议在民主党派的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召开,与会者却很奇特,有中央党校以及一些官方研究机构学者,也有网络民间研究学人,还有20年前著名的吴稼祥和陈子明先生,后两位也是紫阳时代的中坚,也算两劳人员吧。这样奇特的阵容开会,于我还是首次,也因此结识了网络上久仰的于建嵘先生。下面推荐他最近的一次演讲吧——http://www.21ccom.net/newsinfo.asp?id=6390&cid=10342300或者http://club.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24&id=3265687
作者:1234(游客) 日期 2010-2-20 11:50:40
![]() 作者:大地轻声(游客) 日期 2010-2-20 23:20:26
![]() 作者:lg(游客) 日期 2010-2-20 23:31:34
![]() 作者:夜扣柴扉(游客) 日期 2010-2-20 23:36:46
作者:夜扣柴扉(游客) 日期 2010-2-21 3:01:48
作者:夜扣柴扉(游客) 日期 2010-2-21 3:05:22
作者:夜扣柴扉(游客) 日期 2010-2-21 6:29:04
![]() 一谷歌发现,原来于曾经在2005年和方舟子打过骂战,起因是一篇质疑他的文章。这篇文章看了一遍,里边的质疑,绝大部分个人是认同的。比如那组显示个人能量的“绝密渠道”获得的数据,作为一个媒体从业人员,对于里间的虚实,实在是太清楚了。可以肯定,学著里边有水分是无疑的。此番的演讲,通篇都是有炒旧饭的嫌疑。而举的实例,实在是掉书袋,什么没组织没目的,你给农民每人一支枪看看,看他不端你个底朝天我跟你姓。我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在此愿意友情提供两个实例给于作今后的研资——1。那年八桂大水灾,问:你们现在最需要什么?答(农民朋友):什么也不需要,就需要三样,枪、炮和起义领导者。2。不止听到一个农民及农民工说,“妈的,反正都是死,要是现在有红军,老子肯定去参加”。 作者:天下(游客) 日期 2010-2-21 7:05:27
![]() 作者:夜扣柴扉(游客) 日期 2010-2-21 9:00:06
![]() 毛泽东说:“我们有不少同志,就是迷信宪法,以为宪法就是治国安邦的灵丹妙药,企图把党置于宪法约束之下。我从来不相信法律,更不相信宪法,我就是要破除这种宪法迷信。国民党有宪法,也挺当回事,还不是被我们赶到了台湾?我们党没有宪法,无法无天,结果不是胜利了吗?”“世上本无事,洋人自扰之。没有宪法的社会,是最好的社会。中华五千年,从来没有宪法,也没见什么损失嘛!汉唐强盛,有宪法吗?满清准备玩宪法,结果亡的更快。教训是深刻的嘛!可我们有不少同志,就是迷信宪法,以为宪法就是治国安邦的灵丹妙药,企图把党置于宪法约束之下。我从来不相信法律,更不相信宪法,我就是要破除这种宪法迷信。国民党有宪法,也挺当回事,还不是被我们赶到了台湾?我们党没有宪法,无法无天,结果不是胜利了吗?所以,迷信宪法的思想是极其错误的,是要亡党的。 作者:夜扣柴扉(游客) 日期 2010-2-21 9:01:25
作者:东篱把酒(游客) 日期 2010-2-21 21:58:56
![]() 是么?不知道。但这篇演讲确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凡是能引起思考的东西都是好东西。比春晚上“党的政策亚克西”好多了。 作者:吹笛在湖北 日期 2010-2-21 22:43:35
作者:妖精(游客) 日期 2010-2-22 3:04:33
![]() 的确,在现有阶段无一政治势力可与“伟光正”博弈的情形下,确乎只有依赖民众以维权为主的群体事件,来逼官府“进步”了——小脚碎步走,谓之“不折腾”。 所以,民众不能放弃维权,尽管是一种有限的冲突。 作者:妖精(游客) 日期 2010-2-22 3:07:35
![]() 于教授也是窥见了这个时代之人心,才提出以宪法作为改良底线的观点,给人的启示是,社会变革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之间,我们现在只能追求“可行性”。至于正确性嘛,也即“道”,涉及体制与规则,那是他娘动不得的,只有慢慢来了。 作者:屁民而已(游客) 日期 2010-2-22 10:47:44
![]() 的说法,我希望他说的是反话。没宪法就是可以无法无天,可以只要统治者喜欢就可以干一切勾当。所以,我反对不要宪法。 作者:夜扣柴扉(游客) 日期 2010-2-22 11:12:02
作者:很好(游客) 日期 2010-2-22 20:09:23
![]() 作者:不好(游客) 日期 2010-2-22 20:51:09
![]() 作者:耨固(游客) 日期 2010-2-22 21:42:30
![]() _________ 信息的极端不对称,造就了许多YOU。中国有真正的学者,但是这些学者发出的声音,你以为能在官方话语系统(语境)里存活得下来吗?能存活下来的,往往需要花学者自身很多文章之外功夫(春秋笔法),并且还经过审查,最后大多已经肢离破碎,词不达意。你上推特吗?会翻墙吗?于的看似出位的演讲能在官方语境里存活,你就不觉得意外吗? 作者:jolestar(游客) 日期 2010-2-22 23:22:03
作者:兰波(游客) 日期 2010-2-23 0:51:07
![]() 某党认真执行这点,就不惧宪法的执行与否了,何必争论? 作者:兰波(游客) 日期 2010-2-23 0:56:12
![]() 作者:行人(游客) 日期 2010-2-23 8:17:46
![]() 作者:大树(游客) 日期 2010-2-23 11:17:19
![]() 老于说到了要命处,但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仍须精进。 作者:哈哈(游客) 日期 2010-2-23 11:28:11
![]() 以下引用夜扣柴扉(游客)在2010-2-22 11:12:02发表的评论: 个人现在越来越怀疑,这个享受体制优待(可以终年不坐班,一有突发事件就可以如入无人之境去采访并且面对面地和被捕者对话)的于,挂靠于高层派系斗争中的某一方,现在作为一颗棋子,有目的地放出来,搅浑水,扰视听。而这不官不民的座谈,就是一个最好的幌子。对于于,个人同意一位知名学者对他的定义——是智者,算不上学者。他要保的是大清,而不是民国。 我感到你所说的所谓知名学者是个笨蛋! 作者:硬邦邦(游客) 日期 2010-2-23 12:36:35
![]() ———— 点到你痛处了?化个马甲来自我解嘲? 作者:肖申克(游客) 日期 2010-2-23 20:13:45
![]() 有争论是好事,如今很多人的智商都是够用的,不必把某个人捧得太高,也不必把人一棍子就打死。 |
Copyright ©2006 旁门兵栈 & Style mod by xhydts@鐵心 最佳浏览环境:IE6.0/Green Browser3.0+ 分辨率:800×600/1024×7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