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独角兽资讯 发表于 2007-12-6 22:17:00
 

    不久以前,我们去看一位从美国回上海探亲的朋友。这位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二十年前赴美国留学,他谈到多年以来在美国生活,感触最深的是,在美国的中国人的生活追求,与西方人相比,有一个相当大的区别,那就是旅美中国人无论事业成功与否,无论属于哪一个阶层,似乎都非常重视物质生活方面的追求,只要中国人在一起,无论是台湾人、香港人、大陆人还是多年旅居美国的华侨,都非常实际,讲求生活的享受与安乐,中国人平时谈话的内容不外乎是房子、汽车,在世俗生活的享受方面似乎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不像西方人在人生追求方面那么多元化。在西方,确实有不少人只关心自己的物质生活,但也确实有为数不少的人在追求其他东西,例如有的人喜欢冒险,而在日常物质享受方面则相当随便,有的人成了事业上的亿万富佬,但生活却十分朴素,始终开一部普通的车子。钱赚得再多也不会想到买什么高级轿车。他们对于别人以何种方式生活,追求什么,物质生活得如何好,可以完全不在乎。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己觉得值得追求的价值。换言之,中国人的人生追求相对而言则十分单一,而且很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既然社会上以物质生活为中心,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人们也就自然会去摆阔,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成功。西方人的生活追求则比较多元化。甚至连日本人也比中国人生活价值的多元化追求方面要丰富得多。

  这位朋友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文化问题,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在人生目标追求上中西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反差,我过去也隐约感觉到了。就拿我所接触到的文科研究生与大学生来说,就我多年教学所知而言,其中相当强烈地出于对本专业由衷的热爱而选择这一专业的学生实在并不多。

  前不久我见到的一位来上海开会的美国女教授。十八年以前,我在南京大学读研究生时,就与这位研究中国历史的留学生成为好朋友。她现在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一所不太有名的大学任教,她说,她希望的是提早退休,这样,她就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自由地研究中国文化与历史,因为她现在上课太忙了,最缺少的是自由支配的时间。 她还说,她生活很简朴,只要再积一些钱,提前退休以后的生活不会有问题。

  这种把学术视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价值追求的生活态度,在美国并非少见。在美国大学里,人文学科的助理教职的收入并不那么有吸引力,然而往往会有数十个博士或博士后宁愿不要去公司赚大钱,而要前来应聘,大学教职竞争非常激烈。我曾向一位美国朋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获得一个大学文科教职是如此困难,为什么在美国还是会有那么多人选择去读文科学位呢?这位朋友告诉我,这是因为他们确实有志于哲学、历史、文学与艺术专业,确实以此种学科当作为自己由衷的爱好,他们才会做出这种选择。

  当下中国人的价值追求的单一化、同质化,我在日常生活中就有深切的体会。记得有一天晚上,我的自行车坏了,正在车摊修车时,放在车架上的一本《西方哲学史》的书名给一位路旁休息的中年人看到了,他好像是突然发现外星人似的惊讶地看着我,并自言自语地说:“哈!哲学!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居然还有人在读哲学!”

  这件事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这位市民周围确实长期以来没有人对于纯粹属于人文领域的事物有兴趣,否则他不会把我看成异类,并如此真切地感到惊讶。其次,他非常自然地认为,所有的人都理应追求与他所追求的同样的价值。他无法理解别人追求一种与他不同的价值是合理的、自然的。他的表现正是他的人生态度的一种最自然的反应。我用这个例子只想以此来说明,中国人在人生价值方面,确实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一元化、、板块化、同质化现象,中国人的价值观分化程度很低。用这个例子可以从反面来说明,什么是“特立独行”的生活态度。

  另一个例子是,去年有一天,我的一个发了小财的初中同学请我和其他几位同学吃饭,在开往一家大饭店的出租车上,他突然大发感叹,说我们当中最可怜的就是笔者本人了,他说这是因为笔者现在还在拼命读书。在他看来,在当今中国读历史书又能赚多少钱?对此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我确实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对他的想法提出反驳,因为这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常识问题,而是一个不同的生活价值态度问题。

  这个例子之所以特别有意义,是因为这位朋友在中学时期是全校最杰出的优等生,他的作文常常被语文教师当作全校高中生的范文印出来让大家欣赏。而现在他却非常真切地把金钱与享受,作为人生唯一值得的追求的价值来确认,并相当自然地认为,可以以此作为唯一的尺度,对别人幸福与否或可怜与否来进行评价,丝毫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妥。至少这个例子可以说明,这种一元论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世俗化的价值观如同潮水一样已经渗透在我们活着的一代人中。以至于这种价值优势已经取得可以指点江山、臧否人物的霸权地位了。

  再有一个例子是,去年七月我在旧金山硅谷参加了一个中国新侨民举办的家庭聚会。我满以为这些旅居海外的朋友会由于我这位刚从国内的老乡的到来,而问及有关中国的一些话题。然而在整个聚会中,人们谈的只是各自如何赚钱,刚买不久的房子又涨价了,附近什么地方的托儿所最便宜,等等。人们几乎完全没有注意到一位中国大陆来客的存在。也根本没有想到问问自己的故乡有什么新鲜有趣的事情,中国有什么变化,中国有什么问题,未来会怎么样。回来的路上,我对此十分感叹,询问带我来参加这次聚会的朋友,这是为什么,我的朋友一时也回答不上来,只是说,“这里大多数中国人圈子谈的都是这些。不谈这些他们还有什么可谈的?”

  为什么会这样?是由于中国人的国民性中缺乏超越性的价值追求?是由于中国文化中有问题?还是是一时的、过渡性的现象?

  有人说,这是由于中国人长期以来太穷了,穷怕了。所以会以十倍的努力来追求自己从来没有真正享有过的东西。因为人毕竟是有欲求的动物。从古北新区访友返回家后,我通过电话向我当年的一位中学老师谈及这个问题,这位老师用杰克伦敦的一部小说里的情节来说明这一点:当一个落水者在海水中被救起时,这个被救者会不自觉地把船上的水与食品偷偷藏到怀里去。因为他在海水中实在渴怕了。正因为如此,这位老师认为,将来中国人富了以后,一切都会变的。人们的追求会多元化的。

  但这种解释却不能说明,为什么那些已经相当富裕的海外中国新侨民中产阶层仍然如此强烈地追求实惠,在他们身上,似乎丝毫看不出有什么新的价值观出现的迹象。就拿越来越富有的台湾来说,金钱至上潮流,已经发展到越演越烈的地步。就拿香港来说,我在香港作了三个月的访问学者,使我最惊异的一大发现是,号称为世界上第一自由港的香港,拥有六百万高素质人口的特大都市,除了香港中文大学办了一份《二十一世纪》外,居然找不到一本本地人办的纯人文刊物。这是不是表明,香港的中国人比日本人更像是经济动物呢?

       有人说这与中国文化中缺乏宗教因素有关,这样的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宗教对来世,对超越性的彼岸世界的追求与信仰,往往能培育人们超越功利的价值观。中国人与其他民族相比,宗教心理确实是相对淡漠的。佛教并不是中国的国教,本土的道教与其他宗教相比其实也相当功利化,自古以来,包括历史代帝王在内的相当多人们信此教的目的,也只是追求现世的长生,对来世与彼岸世界并没有兴趣。在中国,人们即使信佛,也往往是怀着某种相当具体的功利的目的来求神拜佛的。一个结婚几年没有生儿子的中国人去观世音象前烧几柱香,与其说是出于对超然世界的追求,不如说是一种对神灵的贿赂,体现的恰恰是最功利的态度。一个缺乏彼岸观念的国度里,讲求实惠、注重于现世的生活,务实而少幻想,便成为我们中国人的民族性品格。如今又处于一个商品世俗化成为潮流的时代,那么,走向全民性的物质财富的追求也就自然而然了。

  有人说中国人的价值同质化这种现象与大一统的儒家价值有关,因为儒家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例如与伊斯兰文化、东正教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相比,由于没有宗教作为自己的形而上的存在基础,儒家缺乏强烈的宗教情怀,缺乏超越功利的价值。深受儒家影响的中国文明,因而与其他文明相比,无疑是一种世俗化程度最高的文化。

      然而,当我们追溯到孔子的思想中去时,却会发现孔子恰恰是一个具有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的人。孔子本人是有强烈的超越功利的价值追求的。例如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儒家先贤那里,对形而上的道的信仰与追求是相当执着而且强烈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个像颜回那样的有精神信仰的君子,会生活得相当充实并具有人格力量。孔子从来对超功利的艺术与精神领域的追求看得远比物质上的收获更重要,他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他还意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他看来,贵在自得之乐,一个人的追求才具有真正的动力。他对音乐的热爱可以使他“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在《论语》中,人们可以找到这方面的许多言论。

  另一方面,孔子对“道”的追求又并没有使他成为禁欲主义者,他从来没有单纯地拒绝过物质上的享受。他并没有像后世的佛教徒那样,一般意义上反对“富且贵”。他只是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无宁说,他主张在现世生活中,在追求崇高的超越性的“道”同时,仍然保持着一种有节制的世俗物质生活。这是一种相当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既有精神追求又有物质享受的人生图画。一个以原典意义上的儒家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的君子,他希求的是在精神与物质方面达到的平衡和谐状态。

  这使我想到了我的祖父。直到六十代年初期过世,可以说他属于中国最后一代的受儒家影响的老式读书人。根据家人的回忆与我小时候对他的依稀的记忆,他是一个乐天的老人,自命为“谑翁”,喜欢喝酒,喝得过量也会发酒疯,对人非常善良。读书甚勤,拥有万卷藏书,购书成为生活中最大的爱好。每次发薪水就用来购书,购书之后往往是身无半文。反过来还要向子孙辈“借钱”。吃的则基本上是粗茶淡饭。高兴时会眼泪纵橫。对子女又非常宽容,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就鼓励自己的女儿(即我的姑妈)去读易卜生的《傀儡家庭》,去追求自由恋爱,他从来不以自己的意志要求他人。朋友很多,见到别人有难总会尽力相助。

  记得我小时候,哥哥笑话祖父填写表格时把“宗教信仰”一栏填写为“信仰儒教”,哥哥说,“儒家怎么能算是宗教呢!”现在想来,祖父正是在精神上最接近于孔子原本意义上的那种儒者了。他对他所理解的“道”的诚挚信仰,与对现世生活的热爱、对现世价值的享受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并达到和谐的地步。他从来没有压抑自己的个性,用“发舒”这两个字来形容这位谑翁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他的这种自由舒展的个性与他的人生意义的追求结合到一起,形成一种乐天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态度的意义就在于,对天道的尊崇,使一个人可以摆脱那种单纯的物质金钱的追求,而对现世人生的热爱与乐天的态度,又使人不至于变成 “道”的殉葬者而不自知。我想,这种和谐的生活,可以产生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人格,一种不是刻意包裹与修饰自己,以迎合世俗生活的人生风格。一种有着丰富的精神追求的,达到“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生境界。可惜这一种类型的儒者与我们之间已经出现无法接合的断层。

  现在想来,人们从五四反封建的文学作品中见到的近代以来的士绅形象已经脸谱化了:中国的儒家士绅阶层是专制的,不开化的,僵化而封闭的,生于儒家士绅统治家族社会,只有打倒它或者离家出走一途。巴金《家》里的那个士绅老家长的形象实际上是被高度符号化了,自五四以来,几乎就成为中国旧家长制度的象征。其实,中国士绅阶层本身在在外部文化的冲击下也处于转化过程中,分化出不同的类型。士绅中的专制家长当然不在少数,但并不是没有其他类型,至少在我们家里,就出现了从传统士绅中转化出来的一种新类型。在一定的条件下,儒家文化在与外部文明的融合中未必不能衍化出一种能够容纳超功利的精神价值追求的、容纳特立独行的人格的、通达发舒的新类型。可惜的是,这种自然的转化由于种种因素而在中国没有实现。二十世纪以来,士绅文化终于彻底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了革命特色的农民文化。而农民不得不为稻梁谋的生活处境,使这种文化注定具有相当实用性与功利性特质。当然,这一点肯定不能解释我们提出的问题的全部,但也许可以解释部分。

  当然,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的儒家主要的历史趋势不是走向发舒,而是走向“律则化”。我们自五四以来批判的,实际上是意识形态化的儒家,即把儒家的 “道”变成官学化的政治意识形态,变成为统治者的工具,变成一种硬化了的“君尊臣卑”的纲常伦理。其结果就是儒家自身的异化。这种由于政治化而异化的最典型例子是东汉时期的“二十四孝”,一个为了使双亲有饭吃而把儿子活埋的孝子,成为中国文化中的典范与英雄,这无疑是一种为了某种被阉割了的“道”而牺牲人性的文化,这是一种失去了人性与道之间的和谐平衡的文化,这种“道”又如何对子孙后代具有吸引力呢?人们又如何会在对这种意识形态化的“道”的精神向往中,感受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呢?一旦这种“道”对人们的强制与约束力瓦解了,失去精神追求的人们又怎么可能不走向极端世俗化呢?

  一种重发舒的、通达而多少富有人性味的原典儒家,如何在西汉以后演变为“重一道同风”的、以律则化的方式来限制人的自由发展的官学化的儒家?这可以说自五四以来就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感兴趣的问题。我想可能有两个关键点。虽然这两点也许都是老生常谈。首先,在孔子那里,作为社会人伦的“道”,被历朝统治者解释为“上尊下卑”的等级秩序的“道”,从而失去了原典中的道的本性。其次,把人欲追求与对道统的尊顺不是有机地结合,而是完全对立起来。在《礼记》中有一段话最为清楚地表明了这种对立:“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这种思维方式与价值判断,把忠信、立义视为与世俗欲求完全对立的东西来遵顺,无疑是把儒家变成禁欲主义,而这种禁欲主义并不是为了实现超功利的审美追求,而是要实现一种现世政治目标,即实现统治秩序的机械般的稳定。这种禁欲甚至还及不上西方禁欲主义宗教中的“彼岸世界”对人性的吸引力。很难想象这种官学化的儒家,怎么能使人们获得一种发舒的自由的生活。

  于是,中国文化的周期变动就显示出这样的特点,禁欲式的“律则化”对人性的压抑,形成机械式的人格特质。这种格式瓦解后,则呈现为不受精神力量制约与节制的逐利趋势。在乱世时代,这种物质追逐表现为没有章法的不开化的利己主义,在一个商品化的世俗承平时代,则表现为“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而无论在禁欲主义的格式化约束力有效的时期,还是在其失效的时期,无论在乱世还是承平时期,国民人格的表现都体现为同质化,中国有的是贤臣、烈妇,营利之徒或官学化的儒生,但就是没有特立独行的自由人格。当今中国,是一个可以让人们自由逐利的时代,其人格特征更多地是表现为后一种类型。

  在当今时代,一个没有被超越性的宗教终极关怀浸润的民族,一个缺乏精神自主性价值的民族,一个长期受僵化甚至异化了的制度与律则支配,而并不理解自由主体性的民族,在市场化、电视文化的影响下,从意识形态的教义中脱逸出来的思想解放的冲动消失以后,只能导致人文精神的缺乏,对超然的、超越功利的审美追求的缺乏,务实的传统品格传承下来,也只有逐利一途。

  文化的解释是以一个民族长期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深层结构为基础的。这种深层结构在意义在于,人们不自觉地受一种约定俗成的思维习惯与价值态度的支配而不自知。正如人们说话时,对支配这种语言的内在的语法结构的存在并不自觉一样。一个民族很难摆脱长期形成的深层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

  其实,我们现代中国人中并不是没有特立独行的人,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总有一些超越性价值的因子。(这些超越性价值未必只有知识分子精英们才能理解,并去身体力行的。)只是我们没有去发掘它们。

  我们历史中有过屈原的浩渺无涯的想象力,有过《史记》中的豫让那种充满悲剧性格的俠义英雄,有过竹林七贤的真潇洒,有过李白的真浪漫。只是这些文化因子在宋元以后逐渐消失了,消失在金榜题名与洞房花烛的世俗追求之中了,或者说逐渐处于休眠状态了。难道到了今天,我们芸芸众生注定只能把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机视为唯一的生存方式?

  我们当代很多人至少在理论上对价值多元化还是肯定的,但这也许主要还是受惠于西方文化中的那些“超越性价值”的影响与启发,而不是来源于对自己文化中被我们已经遗忘了的文化基因的回归。希腊文化中的普罗米修斯,西方人的那种“无止境的追求”的浮士德精神,爱因斯坦推崇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以及那种 “孩子般的”“对宇宙秩序超功利的好奇心”,约翰克利斯朵夫式的英雄主义,美国小说中的海鸥乔纳森利文斯顿,对“飞得尽善尽美就是天堂”的那种人生理解,都曾在不同时期给我们中国知识分子以超越功利的审美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人生启示。

  中国人什么都不缺,智慧、毅力、勤勉、奋发、这些东西都有,缺少的就是一种对人生的浪漫主义态度,我们应该感谢西方文明在这些超功利的价值方面给予我们的激刺与启迪。如果我们能从原典儒家的思想精华中汲取更多的养份,并把它与我们从西方文明中撷取的超功利的价值精华结合起来。我们也许可望获得一种更为丰富、更富有激情、更具有色彩的生活。

  事实上,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乃是创造之母。而有没有这种多元化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有没有对生活本身的富于诗情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丰度与深度,决定这个民族对人类的文明是否能提供更多的具有原创性的东西。决定我们的生命有没有一种立体感,一个终日在电视机旁的看“会动的图画” 的两脚动物是不会有原创性的。

附记

  不久前,看电视中的《亲情》节目,说的是一个湖南成绩优良的高中生,性格内向,喜欢哲学而不愿听从家长的意旨去考大学建筑系,他放弃了考到一半的高考,回家后老师与同学,心理医生都说他有精神病,七年前离家出走,至今未归。母亲在电视上述说着自己对儿子的思念,希望这位失踪的儿子能与她联系,并保证再也不会干预儿子以后的生活选择。

  这一事件确实发人深思,喜欢哲学而不愿考大学,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前面提到的西方国家,决不会有人认为是精神不正常。而在中国,文化价值是如此的一元化,凡是与这种占统治地位的人生价值态度不吻合的,人们就会把这种价值态度视为异类。人们无法理解:这个学生成绩那么好,放掉大学不考,不是精神病是什么?这种一元价值观,在文革时期是如此,在世俗化的今天同样是如此。不同的只是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前后时代有所不同而己。这种情况似乎自古就是如此。记得多年以前读研究生时,我读到过一部明代县志,其中记载,在元代中期,由于多年不行科举取士,以至当地儒家的礼仪皆已失传,而当地却有一个乡村绅士,事事处处依古礼行事,在当地传为笑谈。由于可见,在中国古代,也是一元的价值态度占统治地位。

  一个不能宽容特立独行人生的态度的民族,是很难产生天才的。天才就是那些具有常人所没有的思想与行事方式的人们。他们对于社会的意义在于,他们以全部的心思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并经由这种超越来达到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只有在那种境界中,才有可能发现常人难以发现的事物的本质。可以说当下读哲学系的人中,很少有人像这位高中生那样具有真正的哲学家的禀赋。这一件事令人深思,它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创造力不发达,为什么我们社会缺乏人文科学的人才,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没有丰富的色彩。

 

 
 
 
文章说得非常好!
 abcdxjs(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2-7 16:47:37
 
abcdxjs(游客)在当今时代,一个没有被超越性的宗教终极关怀浸润的民族,一个缺乏精神自主性价值的民族,一个长期受僵化甚至
异化了的制度与律则支配,而并不理解自由主体性的民族,在市场化、电视文化的影响下,从意识形态的教义中脱逸出来的思想解放的冲动消失以后,只能导致人文精神的缺乏,对超然的、超越功利的审美追求的缺乏,务实的传统品格传承下来,也只有逐利一途。
-------------------------
分析得非常有道理,值得思考!

楼上的那几位,并不是说纯粹追求物质享受不好,而是:如果一个社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做发财梦,那是非常畸形的社会,是极其畸形的价值观。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访客N62Tl8(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4-26 22:47:36
 
访客N62Tl8(游客)特立独行,我理解的是一要活在当下,二要有自己的思想,两者结合的巧妙才算真的特立独行。

或是你要此中,真的快乐。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访客N62Tl8(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4-27 0:11:07
 
访客N62Tl8(游客)朋友说,关键靠自己。别推责任给整体。

时间问题,也是赞同。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简单(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5-1 14:32:53
 
简单(游客)归结为一个原因的话,就是教育。
归结为两个原因的话,就是奴化教育和功利主义。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访客0Fv2YL(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5-2 10:40:13
 
访客0Fv2YL(游客)我认为i,特立独行的前提是没有后顾之忧,或者说基本上没有后顾之忧。在欧美,社会保障做的好,人们无需斤斤计较打算自己的生计,自然就可随心所欲做想做的事情。而中国人要担忧的事情多,总是要“未雨绸缪”,所以即便有梦想,也是畏首畏脑不敢践行。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访客wbr1Uh(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5-6 17:02:25
 
访客wbr1Uh(游客)说得外国人就好像很好一样,中国太大了,您又知道有多少人是像您所说的那样呢?
  如果中国的生活水平有美国那么好的话,如果中国住贫民区的穷人还能养得起狗玩得起PSP开得起车的话(这可是外国节目里真真切切的外国生活水平!),有谁不会去追求精神层面的高层次生活啊?我敢说,如果生活水平一样,中国人绝对生活得比任何国家的人都高雅,都有层次。
  在我们还需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去读书,读完书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在社会上得一立锥之地,还要这样那样地顾着生活的时候,并不喜欢听到像上文这样洋洋洒洒,却是管中窥豹的文章。
  谢谢楼主辛苦工作了这么多个字,但我对您的观点不敢苟同。
  一个人如果总是不把自己当回事,别人也不会拿你当回事的,换成了国家、民族,也是一样道理。
  谢谢。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访客N63Umy(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5-21 23:23:59
 
访客N63Umy(游客)可是我们也没有必要一定要看西方人的生活方式阿。每个民族文化背景决定了价值取向,虽然过度追求物质是不好,可是摆脱本身文化传承,一味觉的西方的价值观怎么怎么好同样不是一种特立独行,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绝对的特立。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访客G4Cn16(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5-28 0:29:09
 
访客G4Cn16(游客)同意萧先生意见。
那些恶语相向者请理解伏尔泰的名言!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访客Nsj7MY(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6-5 21:37:23
 
访客Nsj7MY(游客)仍旧觉得笔者以偏概全了,
中国的高校中也有很多学者,不计物质和个人享受,一心学术,是否笔者没有看到?
换一个角度说,难道只有“不追求物质”才是所谓正确的选择?“功利性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值得宽容和理解?

特立独行是有成本的,在中国,一个人不断努力,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尤其是在社会保障制度不是非常健全的情况下),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家庭拼搏,这里的家庭,包括父辈,也包括未来的下一代;应该说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家庭责任感才是真正的“自由的枷锁”。怎么生活,其实是个人的选择,当然每个人的选择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就此批评中国人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太过了吧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YY学语(游客)(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6-26 14:38:50
 
YY学语(游客)(游客)胆小怕事,喜欢内斗!是我们中国人的最大敌人!!!!!!!!!!!!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访客加菲(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7-2 11:16:36
 
访客加菲(游客)基本上赞同
但忽略了中国的制度,体制,为什么单一化?
把托尔斯泰的话反过来说:
贫困的家庭都一样,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大部分都生存在温饱上,上有老下有小的

在一个不管你生老病死的国家制度中,
在一个拿纳税人的钱填补巨大贪官漏洞的政府领导下,
在一个病态的畸形的社会形态中,
在一个超级女生这种垃圾节目都可以造成万人空巷的大众中,在一个愚民教育体制下,
我们还怎么能够期望多元化?

左愤们别拿爱国说事,为什么要爱这个国家,我有权利不爱吗?有什么值得我爱?你了解真正的爱国吗?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加菲(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7-2 11:23:29
 
加菲(游客)把托尔斯泰的话反过来说:
贫困的家庭都一样,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大部分都生存在温饱上,上有老下有小的

在一个不管你生老病死的国家制度中的国家,
在一个拿纳税人的钱填补巨大贪官漏洞的政府领导下的国家,
在一个病态的畸形的社会形态的国家,
在一个超级女生这种垃圾节目都可以造成万人空巷的大众的国家,
在一个愚民教育体制下的国家,
在一个地震还在关头就开始无缘无故给国家领导歌功颂德的国家,
在一个没有能力举办奥运会却偏偏花比发达国家n倍的成本举办的一个国家,

我们还怎么能够期望多元化?

左愤们别拿爱国说事,为什么要爱这个国家,我有权利不爱吗?有什么值得我爱?你了解真正的爱国吗?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访客ptk8Ob(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7-2 23:01:31
 
访客ptk8Ob(游客)我觉得第一部分所说的是价值观 人生观的统一化
西方的这种个人主义生活态度 并不是说是特立独行 只是文化教育不同
而中国长期以来的教育方式 就是把人往统一的方向上带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访客Lpg6JV(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7-5 11:41:37
 
访客Lpg6JV(游客)请珍惜自己 呵护自己真实的一面.... gone with your innerself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访客01Vh84(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7-13 19:36:43
 
访客01Vh84(游客)看来我也不得不说几句了,呵呵!
我也喜欢哲学,并固执着自己的固执,但自己好像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也喜欢历史,也喜欢音乐,也喜欢旅游......
我很孤独,孤独着自己的孤独......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我是文盲(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7-23 14:17:05
 
我是文盲(游客)我是文盲,看着作者的文字和众多游客的评论,实在是有些头晕

是的,中国以往的现阶段的甚至将来很长一段历程的人文思想和教育模式包括社会经济体制确实存在问题,可是我觉得这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无从追朔根源的。

我想说的是,如果可以选择,我还是很乐意做个中国人的,而且很自豪,你们呢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深锁(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9-24 16:06:56
 
深锁(游客)本来我是没有看这下面的评论的,朋友让我回来再看。然后和她聊了几句,基本上脱离了原文内容。
我说:“我最近老是说,人和人之间无法沟通。本来就不通的,根本沟不通。”
她说:“有的人是真的很满,所以无法沟通。”
是的,很满,这个词很好。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秦雨樱(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10-24 0:30:53
 
秦雨樱(游客)首先得说我是统一笔者文章的观点的。
就我自己而言,以前,就是三年前吧,我是深受这些问题的困扰的,当时刚刚考上大学,大学也不错,只是进入了大学,好像失去了以前所追求的,也许也是眼界比以前变的更广的原因吧。总之,大一读完,大二开学的时候我自己就退学了,先斩后奏,爸妈知道后说了我一大通,亲戚老师朋友同学差不多都是说读个大学哈是好的,我也知道,在现在中国这个社会没有大学文凭不好混,可是当时自己确实有自己的一些问题和想法,比如文学与一个人的行走。最后是将近一个月的僵持,我妥协了……这其中涉及到很多的问题……而后我只能对自己说: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现在换了一所大学,可是现在也很后悔,不仅仅是因为现在的大学没有以前的好,更重要的是我知道自己以后永远也不可能去做一个随自己心的人了。起码,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这个样子的。
笔者说,中国人的价值观同化问题,我自己也在博客上说过,不过没有笔者这样透彻。
楼上朋友提到教育的问题,让我想起十一刚过,听易中天的讲座结束后,有同学提问关于中国现在的教育问题,可是易教授没有回答。这说明什么呢,我认为起码这位大师不敢说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不能说一个讲座我规定了是这么长时间就要结束就走人的。一个大师级讲座的目的不正是要解决要传播更好的知识与理念么?地点时间都不对头么?我倒觉得这些是次要的。
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中国社会,也可以说是世界吧。为什么总是在国家或是社会动乱的时候思想产生的更多,而且更容易被人接受呢?我自己在博客上提到了2次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个时候。我想我是喜欢那个时间段的。如果说中国开始堕落,也应该说是中国的精英阶层最开始蜕化吧。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hscut(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11-2 9:39:18
 
hscut(游客)李敖也曾讲过这样的一个意思,
一个人很大层度上是上一辈或者说是受之前文化影响很深的,包括思维习惯,认知的过程,

在大多数人成长的阶段,相当大的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但不可否认的是也还是有身边还是有一些特立独行的人

嗨,也许时间可以酝酿吧,谁知道呢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和风(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11-24 12:02:44
 
和风(游客)我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曾遭受过许多怀疑,冷落,所有的压力,我挺过来了,我一无所惧。我坚信诗人食指的《相信未来》。我将坚持走下去。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宇桥(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12-10 14:21:16
 
宇桥(游客)LP|4ever(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3-1 23:02:47
我很想按自己方式生活,但人活着不是为了自己,想想父母对自己成长的付出,除了让他们过的更好我们还有什么方式弥补呢?

你可以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记录你的心情,可是你是否有想过父母怎么想我们的生活呢?

很赞同你的观点,但是我还是不能那样活着。

很赞同这位说的,我们上一辈或上上辈子苦大仇深所以对后一代都是期望过深,这样从小干预的也就越多,就是必然会影响我们的人生价值观。到你我这个国家这个社会都可以放的开的时候就有自由思维的时候了。我们的牵挂太多不是为自己而活的。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底层小人(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12-20 20:02:22
 
底层小人(游客)内地国企10年、政府机关5年;
特区外企10年、政府机关1年、个体2年(人生半百方才明:“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哇!)
马恩列斯毛/孔孟之道为我带来了什么???
人生短暂、活出自我、特立独行、终身无憾!!!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残”蝶舞沧海(游客)发表评论于2008-12-24 14:18:46
 
“残”蝶舞沧海(游客)好一个特立独行......
好一个萧功秦,要是国人都像你这样想就好了!
---------------------------------------
我们要为成功找方法,别为失败找借口!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freegut(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1-10 15:29:37
 
freegut(游客)需要超脱,那就需要经历该经历的。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ZZB(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3-1 12:52:52
 
ZZB(游客)观点基本认同。不过补充一下环境背景,西方国家公民大抵享有良好的福利政策,起码生病和教育都有国家的补贴,所以只要不追求奢侈的生活方式基本都能轻松度日,去追求自己向往的人生境界。

而当前中国公民在医疗与教育上,还不能很轻松的放下担子,人也难免世俗跟进。那些财富上的“幸运儿”在这种环境下也独显了自我的优越感与社会地位,也难免刺激了自身对物质的过度追求。

套一句官话,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基础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相互促进。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梦杳然(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3-17 16:38:13
 
梦杳然(游客)没有路么?自己踏出来。未来20年,那蛰伏的信仰,会燃烧起来,摧枯拉朽。如同种子在雪下的静默与期待。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醉小渔(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3-23 22:11:53
 
醉小渔(游客)不谈国家大义,但是,从我个人来说,觉得周边的价值观还是比较单一的,物质的追求有时让人疲惫和无奈,但是也很难超脱于此。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pupu(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3-26 8:33:57
 
pupu(游客)文章揭示的现象很准确,中国人变成今天主要是历史原因。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独行(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5-1 23:36:45
 
独行(游客)呵呵,什么是哲学? 这文章就是一种哲学.讲实话我觉得中国真的真的很悲哀,
让我们为中国祈祷,让神拯救他的民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谭理事(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8-19 16:18:16
 
谭理事(游客)特立独行是中国人的个性,不然为什么有人说中国人需要被“管理”?中国人在公共场合是追求共性的,这不像西方人,在任何场合都是一个性格。 谭理事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冬日(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9-25 13:05:51
 
冬日(游客)作者太偏激了吧?总把中国的不好和文化、宗教挂钩!一副美国“学者”的嘴脸,拿中国说事儿!
你不要以为自己出国生活过就那么有权威!那么的客观!
你说的中国人的现象是比较普遍,这我不否认,但是这是有原因的!
1、中国近代落后了,尤其是以前经济上落后,倒是人们生活困苦,因此对一个为了生活而奔波或者刚解决温饱的人,他能谈什么精神舱面的追求?
2、你接触的所谓美国人能代表全部美国人?不见得吧。据我所知这个世界最厉害的商人和资本家都是美国人吧!
3、你接触的华人华侨能代表所有海外华人吗?不见得吧。即使代表了,那么客观事实是,海外的华人华侨在白人社会仍然不是主流人群,他们的生活水平相比白人仍然较低,文化素质也比白人平均水平低,那你比个什么?没有可比性,就像你把火星人和地球人放一起比谁更美一样!
4、美国经过300多年发展,资本主义相当发达了,法制、制度等各方面相对较健全,因此他的人群从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圈地运动”“坑蒙拐骗”“原始积累”等丑恶现象中走出来了,社会到了一个较良性的循环阶段。因此人们物质上衣食无忧,自然有精神的需要。
5、不要以为发达国家就如同你说的那么善良,看看当今一些发达国家的代表如美、英、法等,他们的丑恶嘴脸,他们忘我之心不死!就是我们推行了他们一样的所谓“民主”走他们一样的道路,他一样还会找你的不是,因此大可不必你这样重演媚外,把华人划分到骨子里就很“物质”很实际的类别吧?你这样的奴性哪儿来的?我看不是孔子也不是孙中山更不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吧?
6、中世纪以前的中国社会处于社会的领先地位,看看那时候的人,难道没精神舱面追求吗?你学过历史没有?“士为知己者死”这样的境界是物质为中心的人能做到和说出来的吗?战国时期我国百家争鸣的时候是和古希腊文明繁荣差不多早晚的,你不知道?
近代中国的确落后于世界,这是客观事实。作为中国人,要做的不是感叹自己投错了胎,为什么没投到美国去?哪怕是投到美国牛仔的牛棚里也好啊?这样的自我否定妄自菲薄的一些猥琐的事情!要做的是正视自己民族,知错就改!相信中国会越来越好。不能象你!怀疑你就是一个如同所谓“经济学家”的茅于轼那老小子似的,到处放pi,臭不可闻!诋毁中国政府,诋毁中国人,拿反华集团的金钱,当帝国主义走狗!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emo(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10-20 6:38:14
 
emo(游客)不能因为自己是渴望不羁就否定别人的墨守成规。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是不同的,对生活最本质的理解也就不一样。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游客(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11-25 21:35:00
 
游客(游客)特立独行是精神贵族的品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这样的人都是极少数。美国也一样。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Evenwind(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12-13 9:41:41
 
Evenwind(游客)这不是自欺欺人吗?特立独行不就说明了其稀少与特有么?那么作者认为自己特立独行吗?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令(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12-22 19:43:10
 
令(游客)哎, 作者也可能不太接触非中国人,我在悉尼生活了10 年, 同事和朋友有其他国家的,德国人,美国人,澳洲本地人,拉丁人。其实他们很多也像咱们一样拉。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弹箜篌的狼(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3-17 23:04:26
 
弹箜篌的狼(游客)我应该算是特立独行的人,我周围朋友很羡慕我的生活方式。我说你们都有房子车子我没有啊,他们说那不幸福压力大迷茫没我自由。我说那就和我一样生活吧,他们说那也不行生活没有丰厚的保障了。我彻底无语只好说,我们都选了自己要的东西,就不要去贪念别人的了,我一无所有我有自由,你们没自由有丰厚物质。如果你们不满足我也没办法,我只知道世上没有两全其美,舍一个才能得一个。
不过说实话我的工作生活也不是很潦倒,相反还算可以,而且在自我追求中感悟到了很多真谛很多博大的道理,所以我这个什么也没有的人照样和那些车房具备的成功人士为友,因为没有攀比,大家觉得相处很愉快很放松,可能我运气比较好吧!我也不知道了。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尚水崇山(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5-20 22:58:00
 
尚水崇山(游客)说的挺好的,怎么有的读者反映那么强烈啊,像是踩了你的尾巴,人家说的对就听听,人家说的有偏颇,你就据理力争,犯不着这么没素质的狂吠,哎,真是不打自招的素质证明。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日照东方(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16 13:58:59
 
日照东方(游客)写的很好,我有同感,事实上我们不能太功利,在追求价值多元的问题上,不能完全采纳经济决定论,一个民族当然要与时进步,但不是只讲经济,精神的价值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意义。缺少宗教色彩是少了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小小(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2 15:28:35
 
小小(游客)我赞成LS一位年过半百选择自己人生轨迹的人所说的。

也没有必要和民族和文化扯。

自己可以选择。没错,对父母尽孝前提是自己能够成家立业。不过哩,做自己不擅长不喜欢的事情,也不会有大出息。

做没擅长的事情,也是一样要努力,只不过很难投入罢了,很难“安分”。

做自己主动选择的事情,积极性高,做的开心和投入,成功也是会随之而来的。

太多人不相信自己。不管追求什么,相信自己、为自己目标努力就好。其他人的喧嚣评判都是暂时的,各人自扫门前雪,你过的不成功不开心的时候,没有人可以去怪罪,怪只能怪自己不坚持自己、不相信自己。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九天(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1-30 18:31:01
 
九天(游客)

从秦皇开始的愚民教育下,到今天的政府维稳中....

中华民族需要资信自由,言论自由.

需要大众的觉悟..社会才会改观...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载入中……
 

载入中……


载入中……


日 志 栏 目
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模板:独角兽博客

载入中……
feedsky
抓虾
Rojo
google reader
netvibes
my yahoo
newsgator
鲜果
哪吒
有道
QQ邮箱
九点
帮看
http://wap.feedsky.com/zoewang

推荐到抽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