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玲:先懂人 再聚富
独角兽资讯 发表于 2008-1-6 9:34:00

作者:陈雅玲
本篇文章摘自: 商业周刊第 1050 期

从「偷偷学,暗地做,不能说」,到公然崇拜,大陆企业家对「红顶商人」胡雪岩,态度上有了本质的改变。他的成功精髓──「商道即人道,信誉就是钱」,让他成为清末第一富豪。

二○○六年二月十日,在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的年度大会上,董事局主席马云向员工宣布新一年的三大主题,第一个就是诚信。

土生土长于浙江的马云,一直以身为浙商而自豪,他说:「一百多年前,胡庆余堂的胡雪岩就把『戒欺』、『诚信』注入了浙商的血脉。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阿里巴巴而言,诚信建设更是一项首要使命。」

经过多次调查,马云发现:企业在网络上交易,最担心的问题就是诚信。这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为此,马云率先提出在电子商务建构诚信体系。二○○三年创建「淘宝网」后,他打造出一个诚信体系「支付宝」(买家先付钱给支付宝,等收到卖家的货,再通知支付宝付款给对方)。来年淘宝网的网上营业额为人民币七亿元,二○○七年就成长达人民币四百亿元(约合新台币一千七百亿元),平均每天人民币一亿元,发生欺诈的交易却不到一笔。马云有感而发:「诚信才是世界上最大的财富。」

这句话听起来好耳熟。正是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说过:「信誉就是钱。」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头号网络新贵竟向百年前商人取经商道,这不是特例。

中国大陆自一九九五年兴起胡雪岩热,并一波一波持续至今。越来越向资本社会靠拢的企业家,开始热中于学习胡雪岩自如游走于官场商场之间的「门道」。

企业家之间流传这样的一句话:「当官要读《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大陆《胡雪岩商学院》、《胡雪岩商政之道》之类的书如汗牛充栋,现在「卓越亚马逊」网站,就有八十四本之多。

二○○一年春节,杭州市政府耗资约人民币六千万元,重修胡雪岩位于杭州市元宝街的故居。接着,几出有关胡雪岩、徽商的电视连续剧开拍热播。再来,杭州人和安徽人争夺胡雪岩的籍贯,多位知名学者跳下来打笔战,最后震动了中央高层,才定了「祖籍徽州、杭州发迹」的结论。

    以官帮商 称霸三百年
 他是悲剧,但不是失败!
 没了制度 明星执行长难撑大局
 传承戒欺 吃亏赚来信誉
 洞悉人性 钉牢左宗棠的心
 瞒开缺胡母挥鞭责浪子谋实任大使让座遇故交
 寻嫁女月夜怆呼运河岸 违行规清早被逐开泰行
 用心机送猫但求捐纳费 明大义赠佩为凑厚黑钱
 死有梦火葬亡父西溪地 心皆迷瞎指职官城隍山
 胡雪岩--大陆畅销作家二月河最新作品连载(六之二)
 胡雪岩
 
 
此外,二○○六年,浙江举办了一场「中国商道论坛」,主题就是胡雪岩;二○○七年,北京清华大学举办的「领导商略总裁特训班」,倡导「一边学威尔许,一边学胡雪岩,让企业家成为中西合璧的卓越领导者。」二○○八年一月,以书写《大清帝王》历史小说知名的大陆作家二月河,继大陆市场后,也即将在台湾出版他的小说新作《胡雪岩》。

中国商界掀胡雪岩热 争学清末首富的致富心法

谁是胡雪岩?小说里,他叫做胡雪岩,正史上,他叫做胡光墉。他是中国晚清第一大豪商,在全盛时期,他的生意遍及生丝、茶叶、当铺、粮食、军火、房产、钱庄、药号等,这每一项在当时都是可以大发利市的行业。

如果一百三十年前,《富比世》(Forbes)有「全中国最有钱的人」排行榜,胡雪岩应可排行第一:他在世时就有「财神」称号,身价超过两千万两。当时清朝一品官员约当今天的部长,年薪不过两百两;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外国银行开展金融业务往来的人,又是第一个获清廷特赐二品红顶戴、赏黄马褂、准紫禁城骑马殊荣的商人。他的钱庄最鼎盛时期,来往资金曾高达白银三千万两,超过当时大清政府岁收的一半。

「胡雪岩在经营中有几个特征:利用官府资源的能力、和社会各层面斡旋的能力、资本运营的能力。在当今的中国,如何迅速聚集财富,从体制内寻求创业资源尤显关键。」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人物、深圳万科董事长王石,曾一针见血的指出胡雪岩吸引当今中国企业人士的原因。

二○○七年十二月初,记者来到了杭州的元宝街,这是杭州目前唯一保存的青石板街巷。走在这条两头低、中间高,外型酷似元宝的小巷,左手边就是胡雪岩故居,那一堵高达九至十二米,约当三、四层楼高的白色封火墙,还未抵达大门,我们就已被其气势所震慑。

进得大门,院内建了十三座楼,是胡雪岩为其母亲和十二房妻妾所建。有厅堂梁柱门窗和家具全用名贵红木做成的「红木厅」;有用料均为金丝楠木,冬暖夏凉的「楠木厅」。移步驻足间,处处可见砖雕、木雕、石雕,全出自徽派能工巧匠之手。此外,各厅门窗大量使用进口的彩绘玻璃、铜管制的德律风(电话),整座豪宅,可说中西合璧,令人叹服胡雪岩当时独步江南的时尚品味。

这所广达十?八亩,当年耗资至少白银五十万两的「江南第一豪宅」里,还有一座由圆明园设计名师尹芝田所设计的「芝园」。据说,当时为了设计一座胡雪岩满意的假山,尹芝田特地到灵隐寺的飞来峰寻觅灵感。光是堆栈这座假山,胡雪岩就挥洒掉八万两银子,足以抵上四百个一品京官一年的薪水。

然而胡雪岩并非出身世家,也不是生来就是衔着金汤匙。据大陆历史学者考证,他原本是安徽绩溪的胡里村人。幼年失怙,帮人牧牛,十四岁跟随徽商亲族,到杭州一家钱庄当学徒,大清早还得起来帮掌柜的倒夜壶,伺候盥洗。

经商十字诀 商道即人道、信誉就是钱

胡雪岩之所以能发迹、斡旋运用各方资源快速致富,其实背后全系于他的十个字:「商道即人道」、「信誉就是钱」。

杭州有句谚语:「做好生意三件宝,人员、门面、信誉好」。胡雪岩恰把这三件事情发挥得恰到好处。

胡雪岩经商,非常重视门面。他的钱庄和药店门面都十分讲究,以他旗下的药行胡庆余堂为例,当年请来专家设计,整座占地八亩的建筑群,酷似一只栖息在杭州吴山脚下象征长寿的仙鹤,门庭如鹤首,长廊是鹤颈。

如今,胡庆余堂历经一百三十年,仍矗立在杭州市河坊街的大井巷里。记者走在这条古街道上,不必问路,就找到了胡庆余堂。同样是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但精明的胡雪岩,没有平白浪费迎街的这面宽六十米、高十二米的封火墙。他命人在上面写了「胡庆余堂雪记药号」八个黑色楷体大字,每个字高五米、宽四米,相当于六、七坪大,远远就能看见。文革后,被破坏的墙面,重新由书法家章其炎写上「胡庆余堂国药号」七个大字。入内,挑高的营业大厅更是宽敞气派,宫灯高悬。

好门面,能赢得顾客的信心,胡雪岩深知其味。而让员工有好的待遇,可以避贪,不会偷鸡摸狗毁了事业招牌,这一点他也非常注意。例如在胡庆余堂人员使用上,胡雪岩根据技能,将雇员分为三个等级叙薪,再根据贡献,发给「功劳股」,也就是今天的员工分红。同时也建立起十九世纪杭州最早出现的退抚制度。

第一个靠山 资助王有龄,养人脉不惜挪用公款

胡雪岩常说:「信誉就是钱」。在他的哲学里,能「赔」、能「舍」才是真能讲信,并从信任赚钱。

他的第一个政治靠山王有龄,就是得自这理念。

当时,胡雪岩还是个二十岁出头的钱庄跑街,偶然结识家道中落的「候补官员」王有龄。同情其贫困遭遇,也为培养日后靠山,胡雪岩主动允诺帮他筹措上京补缺所需的五百两银子。话说出口,却身无分文的胡雪岩,最后是挪用了当时他任职钱庄的一笔死帐,私自借给王有龄,挪用公款而结交人脉的胡雪岩因此被钱庄老板解雇。甚至,落魄潦倒许久。

为了王有龄,胡雪岩赔上工作,能「赔」、能「舍」,二话不说。多年后,王有龄发达了,当上一个肥缺的官,握有大笔公帑负责浙江省的粮食采购。王有龄记得胡雪岩的恩情,回报的方式,就是让胡能够经手官方的购粮,进而利用购粮的公家资本,发展自己的钱庄事业。这奠下胡雪岩成为清朝大银行家的基础。

虽然出身低下,但胡雪岩很重承诺,而能五湖四海结交朋友;承诺、人脉、财富,堆砌成为日后不可一世的大富商。

他的重然诺,还有一例。有一次,胡雪岩为帮助王有龄完成粮食运到北京的任务,他向地方帮派漕帮借得十万石粮食。不久粮价节节暴涨,握有粮食者奇货可居,因此王有龄打算还钱不还粮,却被胡雪岩严拒。虽然胡雪岩很懂得靠囤货致富之道,但此时他告诉王有龄:「你做官,不用心机不行,怎么做都不为过;从商,一定要双方有利、童叟无欺、讲究义气。」因为舍得高粮价的价差,不贪眼前暴利,让胡雪岩获得清朝第一大帮派漕帮的信任,使他日后多次得到漕帮的协助,生丝与钱庄事业才能越做越大。

不过,胡雪岩讲信,与晋商不同,并非一成不变,里头可是充满了弹性与机灵。

胡雪岩曾说:「八个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这就是会做生意。」他没有本钱,却懂得利用别人的钱来履行「信誉」,同时,又能让自己获利。

第二个靠山 跟随左宗棠西征,赚钱也赚到功名

以左宗棠出征新疆的战役,如果没有胡雪岩,不会有胜仗。

当时英、俄插手新疆,妄图瓜分中国西北,清廷命左宗棠出关西征。当时国库空虚,军情危急,两位大臣李鸿章、曾国藩都坐视不管,左宗棠只得向商人胡雪岩求援。左宗棠是胡雪岩的第二个政治贵人。为对左宗棠履践承诺,胡雪岩在上海向外国银行借军款,千方百计购运西方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但,一面对朝廷尽忠、对朋友尽义的同时,胡雪岩却也从独门的军火生意中获得大量佣金。

后来打了胜仗的左宗棠表彰胡雪岩功绩,胡雪岩获得历史上商人的最高荣誉||红顶戴、黄马褂。「红顶戴、黄马褂」都是朝中大臣、功臣的服饰,极其荣耀,而皇帝竟然破例赐给一个商人,这在清朝两百多年历史中绝无仅有。

他既帮了左宗棠,又赚了钱,也赚了功名。大时代造就了胡雪岩,一介商人在国家动荡中卡到一个特殊的位子,如果生在清朝强盛时,胡雪岩再怎么厉害也出不了头。他的诠释是:「做小生意时迁就局势,做大生意时帮国家扭转局势。大局好转,我们做生意就自然有办法了。」这是「天理」(忠孝)与「人欲」(名利)的相通。

胡雪岩的行事,向来就是结果高尚、过程曲折;懂得满足人的欲望,对胡雪岩来说,是一种不妨碍大局的手段,一如他所说:「商道即是人道」。譬如笼络当时的财政部长宝鋆,他的手段就很高明。

明目张胆的送钱,方式拙劣,于是他设计一条巧径。首先,他托北京一家琉璃厂,找上宝鋆,说要收购他收藏的一些字画古玩。琉璃厂老板买下这些字画后,转卖给胡雪岩。而胡雪岩又大方的送给宝鋆。这些文物绕了一圈,又回到原主宝鋆手上,巧妙的转手间,宝鋆也收到胡雪岩的钱。后来,宝鋆知道胡雪岩的用心,反对借洋债买武器的态度,就马上软化了下来,也把左宗棠缺军火的困扰解决了。

胡雪岩用这种高雅的手段行贿,堪称如今政坛「送字画」笼络的祖师爷。深懂人情世故的他曾说:「人间万事在一『舍』」,他懂得世间人见色起意、见钱眼开,胡雪岩为了与这些有潜力的人拉关系,谈笑间大笔金钱、心爱女人都舍得送人。

剔透人情世故 前半夜想想别人,后半夜想想自己

「胡雪岩在江湖上最牛(厉害)的就是人情世故。」被誉为中国地产界思想家的万通集团主席冯仑指出:「胡雪岩有一句话:『前半夜想想别人,后半夜想想自己』。」若是胡雪岩不懂人,单讲信,也无发挥之余地。

最能体现胡雪岩「商道即人道,信誉就是钱」的,是他在一八七八年花了几十万两银子创办,却分文不取的百年基业||胡庆余堂。

同治元年,杭州被左宗棠从太平军手中攻下后,已经化为一片疮痍,人口剩下十分之一。胡雪岩被委以赈抚局事务,他设粥厂、难民局、义塾、医局,收殓分葬暴骸数十万具。为了对付随之而来的瘟疫,胡雪岩派人到药局买药材,分送杭州老百姓。

谁知,当时药价已随疫情扩大而飞涨。胡雪岩决心自己办一家药局。他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四百余个,精制成药。

当时,胡雪岩不允许以假代真,以次充好,特别在营业厅后,向内悬挂一块亲手书写的「戒欺」匾:「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乎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

他要求员工「采办务真」,药材不但要真,还要「地道」。例如,驴皮一定要去山东濮县采购,山药一定去淮河流域采购,甚至有一味石龙子(四脚蛇),都一定选用杭州灵隐、天竺一带「金背白肚」的「铜石龙子」。每年入夏,胡庆余堂药工就得亲自出马去抓。

胡雪岩将「顾客乃养命之源」立为胡庆余堂店规,要求店员把顾客当衣食父母。药店二十四小时配药,每逢冬夜,痰重哮喘的病人敲门求药,值夜药工必定立刻起床,劈开新鲜的淡竹,在炭炉上文火烘烤,让竹沥慢慢渗出,给病人服用。这个过程耗时一个多小时,有时连来好几个病人,值班药工几乎通宵不眠。

不过,胡雪岩还是个精明的商人,他不是闷着头做信誉,而是敲锣打鼓做给人看。

为了让顾客相信胡庆余堂的货真价实,他在广告、公关上的工夫也没少。例如制作全鹿丸,为让百姓相信用药纯正,不但开辟养鹿苑,还在制作前,让店员扛着鹿只游街,再当众宰杀。他也在上海《申报》上刊登广告,充分运用现代营销工具。

胡雪岩为行仁术而创办胡庆余堂,后因药材地道、成药灵验,营业鼎盛,大为赚钱。正式开办两年后(一八八○年),胡庆余堂资本额已达二百八十万两,与北京的百年老店同仁堂分峙南北,成为「江南药王」。

商业帝国垮台 成为政争牺牲品,看钱仍豁达

胡雪岩曾说,「本来我什么都不是,现在有钱了,吃过,见过,玩过,乐过,最多赤条条来,再赤条条去。」在左宗棠与李鸿章的斗争中,胡雪岩成了牺牲品,投资白银千万两的丝茧被外国商人联合抵制而烂在仓库,钱庄被挤兑而倒闭,他的王国,迅速颓倾。造成晚清重大金融风暴的胡雪岩,死于一八八五年,得年六十二岁。当浙江巡抚前往抄家时,只见一灯如豆,七尺薄桐棺,连小屋都是租来的。豪宅与胡庆余堂已被满清皇亲文煜巧取豪夺,「人亡财尽,无产可封」。最后甚至他死后葬于何处,都一直是个谜。

然而,胡雪岩并非真的「赤条条去」。当年抄家之后,接手的文煜,以二十万两代价夺取胡庆余堂,也换掉「雪记」招牌,没想到顾客不相信卖的是真药,逼得文家最后与胡雪岩后人订定契约,照旧使用「胡庆余堂雪记」招牌,代价是,给予胡氏后人十分之一股份做为「招牌股」,分享药铺的一份红利。

胡雪岩的面向太多,有人认为他是「经营之神」,有人认为他不过是一名投机商。

在一次造访《红楼梦》里的富豪荣德生故居后,企业家王石在部落格上写着:胡雪岩从未致力于投资新式工厂、改良工艺、提高质量,而是留恋于囤积居奇、大进大出的生丝投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并不算是一个企业家,而只是一个丝业流通领域的商人。

然而,二○○六年夏天,王石在杭州探访胡雪岩故居、胡庆余堂后,印象大幅改变。

「从『戒欺』匾上,看到经营者对生命的尊重、道德上的自觉。有了道德上的约束,『采办务真,修制务精』自然成为胡庆余堂的生意底线。顾客乃养命之源。按照现代的语言解释就是:顾客是衣食父母。一百二十年前,就提出『客户第一』的经营理念,令人佩服!」

胡雪岩在事业极鼎盛时期,因为错估自己的势力与单压左宗棠一脉政治后台,而事业王国一夕垮台(见一百零六页)。在将被查抄之际,当家的罗四太太主张将各个姨太太房里的现款、金条、珠宝等约二百三十万两银子,趁天不亮交人带出去,胡雪岩却不同意,他说:「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对此,王石评论道:「他生意上虽然失败了,对待钱财还能如此坦荡,令人景仰!如此来看胡先生,信奉『信用、商德』,虽败犹荣!」


胡雪岩大事纪

小人物期
1823 出生。
1837 14岁到杭州「信和钱庄」当学徒。
1848 25岁结识「候补浙江盐大使」王有龄,挪借钱庄500两银票帮王有龄补实官位被赶出钱庄。

起步期
1860 胡雪岩37岁时,王有龄升任浙江巡抚,感恩图报,帮胡开办「阜康银号」。
1861 太平军攻杭州,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
1862 胡39岁时投靠新任浙江巡抚左宗棠。

发达期
1868 协助左宗棠在福州开办「福州船政局」,成立中国史上第一家新式造船厂。
1872 出面举债,供应左宗棠西征新疆军费。
1877 帮左宗棠创建「兰州织呢总局」,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所官办轻工企业。
1878 55岁成立「胡庆余堂」药号,正式营业。
1881 58岁向英商渣打银行借外债助左宗棠西征军,左宗棠战胜,胡被授予布政使衔(三品),赏穿黄马褂、官帽上可戴二品红色顶戴,并「总办四省公库」。

衰败期
1882 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企图垄断丝茧贸易,却引起外商联合抵制。
1883 被迫贱卖丝,损失1000万两,开始周转不灵,钱庄遭挤兑,其后各地商号倒闭,终于破产。被清廷革职抄家。
1885 62岁抑郁而终。

 

 
 
  • 标签:胡雪岩 商人 经营 
  • 发表评论:
    载入中……
    独角兽资讯 © Copyright 2006-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