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中的历史
独角兽资讯 发表于 2007-11-5 21:56:00

神话传说

伏羲女娲(徐州汉画像石馆藏)

伏羲女娲: 伏羲女娲据说是兄妹,交配而后产生了人类。汉画象中他们通常以人首蛇身的形象出现,手中各握着规划圆天方地的规和矩。汉墓常描绘伏羲女娲,似乎是在祈求生命的始祖赐予死者新的生命,或者说容许死者回归生命的源头。

羽人(徐州汉画像石馆藏)

羽人:又称'飞仙'。全身为羽毛,双臂为翼,在云中飞行。此即古人对仙人的描述。狭义是专指羽人,羽化成仙。《山海经》载:“体生毛,臂变翼”。汉代由于仙术思想的盛行,期望成仙、羽化升天是从帝王将相到贫民百姓都极为希冀的事,所以现实中的人就被神话了。《山海经.海外南经》载:“羽民国”,“其为人,长头,身生羽。”注曰:“能飞不能远,卵生”,“画似仙人也。”“羽化”自战国始酝酿,西汉略有发展,史载汉武帝、王莽时或派王利将军或自己着衣羽衣,谓自飞升。羽化,为成仙或长生的专用术语。认为欲登仙,必须经过羽化,“为道 学仙之人,能先生数寸之毛羽从地自奋,升楼台之陛,乃可升天”。变为具有超自然力量神类,“羽化登天,成仙不死”,东汉达到鼎盛。 

西王母(徐州汉画像石馆藏)

西王母:西王母在古人心中的形象是:蓬头散发,豹尾虎齿且善于狂啸,头戴首饰,居住于昆仑山,旁有许多侍者替她服务的一位女神。汉代西王母的传说流传甚广,甚而政府正式规定祭祀西王母,主要是因为西王母她拥有不死药,与当时汉代人追求长生不死的愿望相谋而合,因此在汉画像石中常可看见关于西王母的作品,再者或许是上述原因,使的在画像中的西王母面色与体态并非文献上所说的那样恐怖,反而庄重大方,雍容华贵。 

九尾狐(徐州汉画像石馆藏)

九尾狐:青丘之山,有兽,此兽因有九尾,体态如狐,故称九尾狐。相传它所发出的声音像小孩,其肉可食,且对食者有益。再者,它还象征子孙繁衍,因此,被后人归为祥瑞。汉画像中常出现于西王母图中。 

历史故事  

周公辅成王(徐州汉画像石馆藏)

周公辅成王:周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即位,由周公、邵公辅政。周公代行征讨,更治礼作乐,开周室八百年太平之基。成王年长,周公即还政,成为汉代人心目中的先圣之一,也是人臣的楷模。汉朝士大夫喜欢以周公作榜样。 

孔子见老子(徐州汉画像石馆藏)

孔子见老子:据《史记》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是一位博学长者,掌管周朝政府的图书档案。孔子向他请教时还带了不少学生。 

泗水取鼎(徐州汉画像石馆藏)

泗水取鼎:据《史记》记载,周代九鼎之一落入泗水。秦始皇东巡过泗水,遣人打捞,鼎升起又掉落,失去踪影。这个故事象征秦始皇上不应天命,下不得人心。泗水升鼎在汉画中很多,可能还有其它我们还不了解的寓意。 

杂技与乐舞  

建鼓舞(徐州汉画像石馆藏)

建鼓 :建鼓原本置于官府大门的前面。官府启闭,击鼓为号。要向官府伸冤,也可击鼓。汉画有些建鼓画在官府之前,也有不少成为百戏音乐表演中的乐器之一,有两人在鼓的两侧,手持鼓搥击鼓。 汉代建鼓,从画像石看,显然是受到周代建鼓的影响,首先是建鼓顶端的装饰,各种流苏羽葆丰富多彩,华丽无比,立柱顶端还有华盖作饰,有的还在立柱顶端和流苏上饰祥鸟和瑞兽。《汉书·礼乐志》臣瓒注:“乐上众饰有流溯(苏)羽葆,以黄金为支,其首敷散,若草木之秀华也。”从画像图形看,“流苏”大概是丝绸制成,“羽葆”是用鸟尾美丽的羽毛制成,《汉书·韩延寿传》师古注:“聚翟尾为之”。从国内出土的众多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壁画上看,鼓的跗足形制更具艺术化和多样性,有羊形、虎形、玄武形、龙形、人面兽身形、半椭圆形、梯形、方形、案足形等等。

弄丸:双手快速的拋接若干颗球,通常一手接球,数颗悬空,连续不停。又称"拋丸"或"戏丸"。 

转自:徐州汉画像石艺术网

 
 
  • 标签:汉朝 画像石 历史 
  • 发表评论:
    载入中……
    独角兽资讯 © Copyright 2006-200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