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经济的非理性“繁荣”
独角兽资讯 发表于 2010-1-12 13:30:00

作者:何清涟

  2009年,中国房地产投资占了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四分之一,房地产资产高度泡沫化。 

  自从2008年底以来,中国经济要充当拯救世界的“诺亚方舟”这一说法不绝于耳,中国领导人所到之处也摆出一付经济救世主的姿态。但一年多时间过去,再来检视中国经济,就会发现这一年中国经济唯一的“亮点”就是房地产。只不过这亮点现在已经被海外专业人士看作一个超级大泡沫,正在讨论它何时破灭,破灭之后的中国经济将进入何种状态的大萧条。 

  政府吹胀的资产泡沫 

  在房地产价格疯涨的同时,中国的制造业、出口贸易以及就业率都未出现好转态势,按常规判断,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根本无力支撑疯涨的房地产市场。 

  2009年,中国房地产投资占了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四分之一。

  从2008年末期开始投放的4万亿救市款当中,有2万亿经过中央国企下属的房地产公司流入了土地市场。这些央企手握中央政府给的救市款,在各地的土地拍卖会上,屡次拿下堪称“天价”的地王。据统计,大陆目前有七成央企本身行业效益大幅下降,均已放弃正业,一个华丽转身,成为“地产公司”,圈地自肥,囤积居奇,再雇用枪手在媒体上大炒“地荒论”,指望价格被炒上去之后卖地赚取差价。 

  过去制造业景况不错时,土地已经成为不少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支柱(占财政收入来源的60%左右);目前百业萧条,政府对土地的依赖自然更深。房地产对中国经济贡献到底有多大?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测算,2009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为7.7%,其中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只有4个百分点,投资贡献了7.3个百分点,出口对经济的贡献为负数。投资贡献当中,房地产居功至伟。 

  中国网民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中共自吹自擂的“革命歌曲”依韵翻新:“没有房地产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房地产就没有新中国。房地产,它辛劳占耕地;房地产,它一心谋暴利。房地产,它忽悠就能活;房地产,它一心救中国。它指给了富豪圈钱的门路,它引导政府走向豪奢。它坚持了疯涨8年多,它改善了官员的生活;它构建了升官GDP,它收取了税费好处多。” 

  通过房地产价格疯涨,中国又实施了一轮财富再分配。 

  房地产这架金钱水泵吸干了社会购买力 

  在2008年以前的十多年里,中国经济号称由投资、外贸与内需这“三驾马车”拉动,但其中“内需”这驾马车始终半死不活,国内消费率始终在低位徘徊,储蓄率居高不下。无论是国家统计局还是地方统计局的城市调查队所做的调查,都表明子女教育、养老、医疗与住房支出是迫使城市居民储蓄的主要原因。在2007年中国经济处于“繁荣”末期之时,北京、上海、深圳等标竿性城市的房价涨过万元大关,许多缺房户已经感受到严重压力。自2009年3月以来,在政府的金融政策与房地产政策的强力催动之下,房价一路上扬,如今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已经超过每平方米2万元,3万元/平方米以上的楼盘亦比比皆是。 

  中国多年以来亟盼启动的“内需”必不可少的社会购买力,被房地产这架巨型水泵吸干榨尽。中国早就流传“一套住房消灭一户中产阶级”,“一套住房消灭一个百万富翁”的说法。有人根据购买力将购房者分为四个层次,在购买力顶端的是企业经营者和明星,他们购买多套上千万元的别墅高档房,等待获利回吐吃差价;第二个层次是一些垄断性质的高收入行业如石油化工、电讯行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这些人往往拥有好几套房子;第三个层次是普通老百姓,靠全家凑钱及银行贷款买房。第四个层次是城市里的最低收入阶层、打工者和进城农民。他们根本买不起商品房,只能购买小产权房和拆迁复建房,或者其他住房。 

  房地产资产的高度泡沫化,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萧条状态下,中国的亿万元级富豪的财富却在持续增长,中产阶级(尤其是没有购置房产者)的财产在缩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指出,中国房价收入比超出合理承受范围,85%家庭无能力买房。2009年12月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副部长级官员)贺铿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自己是副部级,“也买不起房”。 

  并非“中央的好经让地方的歪嘴和尚念歪” 

  可以说,正如我在一篇〈中国房地产,成也政府败也政府〉(《看》2009年8月13日)的文章中谈到的那样,2009年这轮房地产价格疯涨完全是政府催生出来的。10月以后,中国国内指出房地产泡沫化存在风险的文章日益增多,分析者指出,住房租售比(每平方米使用面积的月租金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房价之间的比值)超过400倍,高于国际通行标准(1:200到1:300之间);住房空置率高达50%,是国际标准(5%~10%之间)的5倍至10倍;金融机构在房地产里的贷款(包括开发商贷款、土地贷款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已经达到几十万亿,将造成新的坏帐,等等。 

  中央政府并非不知道这些政策的后果无异于饮鸩止渴,只是中国制造复苏之路遥远,政府投资项目大多打了水漂,地方财政要靠房地产,60余个产业的生存系于房地产,所以明知继续扶持房地产等于给中国经济注射毒品,明知依靠创造资产泡沫的复苏策略将造成储蓄和资源的不当配置并加剧贫富差距,也只得继续下去。就在2009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政府又对地产行业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将鼓励房地产消费、加快房地产投资、加大保障房建设作为未来一段时间政策的主基调。这些政策又为房地产市场打了一针吗啡,让房地产商与投机者持续保持兴奋状态。

  中国经济将可能成为“铁达尼”号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发生一年多以来,众多专业人士加以检讨,认为有五大因素阻碍世界经济复苏。这五大障碍是银行有毒资产(包含坏帐与风险较高的贷款)、银行监管缺位、大规模失业、世界经济结构失衡,以及一些难以预测的因素,如一波又一波让人类头痛的疫情猪流感之类。 

  这五大障碍中国现阶段都存在。

  银行有毒资产增加、银行监管缺位。由于北京政府投入4万多亿巨款救经济,采取了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大大增加,资本充足率大大下降。2009年11月下旬,中国银监会(CBRC)要求各大银行必须提高资本充足率。据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估算,中国11家大型上市银行要达到更严格的资本标准,总共将需要筹集3,000亿元人民币(440亿美元)的资本。 

  失业率过高。中国的失业问题历来就非常严重,失业率多少也是个谁也无法弄清的谜。这里援引两个数字:2008年7月,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对媒体透露,中国失业人数估计高达2.5亿,再加上2009年失业农民工与失业大学生约5000万,共计约3亿失业人口,占了中国劳动力人口的30%以上。失业人口越多,用于消费的钱越少,加上近年来社会购买力几乎被房地产吸尽榨干,中国的最终消费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5.3%,不仅低于处于经济萧条期的美国(70.1%),甚至低于印度(54.7%)。 

  经济结构失衡。消费率偏低,投资率过高,是中国经济近30年以来结构失衡的主要问题。中国经济增长当中,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1978-2005年,全球的年均投资率为22.1%,亚洲国家的年均投资率为27.8%,中国的年均投资率为38.9%,不论与发达国家比,还是与发展中国家比,都明显偏高。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这种结构性失衡不可避免影响全球经济,最后形成了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如中美经济关系:中国生产、美国消费;中国政府通过购买美国债券来支撑本国出口,使其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得以维持信贷和消费。 

  事实证明:2008年以来是中国经济由盛而衰的转折点,2009年的GDP增长只是依靠资产泡沫催生出来的非理性繁荣,随着经济泡沫的破裂,中国必将进入非理性萧条,中国经济不仅未能成为拯救世界的“诺亚方舟”,反而有可能成为“铁达尼”号。

 
 
Re:2009年中国经济的非理性“繁荣”
foxtiger(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12 4:27:55
foxtiger(游客)房地产有望成为压倒中国共产党的最后一根稻草,无耻之极的官僚阶级和权贵阶级开始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倒塌之后的再一次嗜血吸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中国人一天不走向民主和理性,就永远摆脱不了被奴役的下场。
 
 
Re:2009年中国经济的非理性“繁荣”
蓝韵嘟嘟(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12 8:23:41
蓝韵嘟嘟(游客)嗯 要正视问题的存在
 
 
发表评论:
载入中……
独角兽资讯 © Copyright 2006-200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