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南丹蒂
为什么《黑猫警长》如今看来那么的恐怖?我说的不是里面那雷电交加的夜晚,窗外游移的黑影,这些的确在小时候把我吓了个半死。我这里说的恐怖是它的创作意识,它的内容下的社会心理,如果真的按照克拉考尔的方式,这里(1984)真的预示了5年后的事情。可能会显得有些过度诠释,大家随意。
——这次看剧场版基本上就是把之前的五集拼了起来,所以大体上并没有实质上的变化,除了某些关键镜头的加入(比如装甲坦克车)
——1962年 ***引用了军神刘伯承常挂在嘴边的四川俗语: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或许就是黄猫班长的出处。
——这句话1976年的时候被老猫批了一通,然后就红了。不过是反面教材。然后老猫先挂了,邓靠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向全世界宣布这句话平反了。然后传到民间就变成了黑猫白猫。(据说过程是这样的)
——《中国警察辞典》:“警察是根据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依靠国家暴力强制手段,并运用公开的和某些特殊的秘密手段,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是实现其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
——黑猫警长自然就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啦!但是统治的方式是如何的呢?
——在偷红砖的那段里,黑猫警长基本主导了法庭,猫头鹰法官(远房亲戚)形同虚设;而在螳螂那段里,黑猫警长又掌控了媒体来宣判螳螂无罪。司法和媒体在这里受制于国家暴力工具。
——“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在影片中,变成了科技是统治的必要力量。看看黑猫警长的那些装备,变形摩托,跟踪子弹,万用雷达……足够去打阿富汗战争了。
——最让我吃惊的一段是,猫儿们第一次进洞抓老鼠,警棍、高压水枪……这些似曾相识的画面我们可以在爱森斯坦的《罢工》或者索拉纳斯的《燃烧的时刻》里轻易的找到,只是好像这里这些暴力镇压的场面变成了一种胜利。亚克西!而最荒诞的是,影片结束的场景,新加出来的,竟然是黑猫警长开了一辆坦克得意洋洋的扬长而去……
——最神奇的一个镜头就是,《神女》里代表压迫的胯下镜头,在这里用来体现黑猫警长对一只耳的胜利
——“一只耳”,除了影片加在他头上的小偷、罪犯之类的形象,我们还可以看到啥?或许流氓无产者~抵抗运动成员~迈因霍夫~无政府主义者~…… 我总觉得“一只耳”的逃亡旅程是影片中最诗意的段落
——螳螂的故事,活脱脱的统战活报剧嘛~ 亚克西!
——那些受黑猫警长保护的基本都是既得利益者,有房有粮。但是老鼠饿死了他们是不管的。
——那三个偷红砖的大块头,按照于建嵘的分析,基本属于泄愤事件的不明真相者。
——大象都要把一只猫警察踩死了,才挨了一针麻醉枪。但是老鼠们偷些东西就直接挨枪子儿,这说明老鼠在这里和大象他们不是一样的普通罪犯。老鼠在这里体现的是不服权威,不循体制,不安现状。这就是说黑猫警长所代表的国家统治暴力机器,更主要的不是针对犯罪活动,而是针对不和谐份子。
——“一只耳”集团的性质很快在事件升级中被表述出来了,在国家眼中,这些捣蛋份子最喜欢的就是勾结国内犯罪分子(食猴鹰)和境外恐怖分子(吃猫鼠)。
——我看了一点点原来的小说,纯粹的儿童科普读物,但是在影像里的具体行为中,科普被消减了,但是社会意识却被打包了进去。整部影片笼罩在***的气息中。
——这动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充满了暴力的威压,而一般性动画的暴力相关的主题都是暴力威压的失败(《猫和老鼠》)或者暴力反抗(《希瑞公主》)
——《黑猫警长》的教育性究竟在哪也很有意思。教小朋友不要作奸犯科,不要偷窃、抢劫、绑架、杀人、或者迷翻警察,这难免有些夸张。而做科普教育,又显得太过轻巧。所以它的目的应该就是向小朋友明示“正义”以及“正义”行为的无限可能。
——所以《黑猫警长》是我认为,80年代最能代表当局态度、最亚克西的美术片,相比之下,《天书奇谈》、《超级肥皂》这些都是一只耳货色。
来源:本南丹蒂的日记
- 上一篇:文革中的一位壮丽英雄王容芬
- 下一篇:Kathleen Lolley插画中的猫头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