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让我们记住了什么
 独角兽资讯 发表于 2010-7-28 0:13:00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23秒,32年。24万条生命,16万名伤员,7千户支离破碎的家庭。

唐山,让中国人记住了什么?

被重视的房屋:“夺命的是建筑物,而不是地震”

预制板:夺去唐山人生命的“要命板”
 
地震过后,人们最常问的一个问题是:假如房子不倒,死伤是不是会减少?当年,唐山大地震让举国为之震撼,对建筑界的打击不亚于其之于地震预测和民政部门。“建筑质量”、“建筑抗震标准”,是唐山大地震后最经常被提及的关键词之一。
 
1976年以前,为了使盖楼速度快,价格相对便宜、质量相对来说有保障的“预制板”在中国房屋中被大量使用。所谓“预制板”,是一种重量轻、成本低的混凝土预制板材,是全球发展中国家贫民区经常使用的廉价的建筑材料。唐山地震之后,人们在倒塌房屋的废墟中发现大量的预制板,使用预制楼板的混合结构房屋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预制板也因此被当地人成为“要命板”。[详细]
 
现浇板、构造柱、圈梁、设防烈度:唐山之后出现的概念
 
预制板的“危害性”其实在当时就已有人提出,但由于各种原因,中国未曾明令要求全面停止使用这种材料,甚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是直到2000年以后才开始在市区停止使用预制板的。直到唐山强震摧毁掉整整一座城市,它在抗震性能上的缺陷才被重视。
 
一种被称为“现浇板”的材料开始被推广。它可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以提升房屋的抗震能力。取代不安全的建筑材料以外,“构造柱”和“圈梁”也是这次地震后被提出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蒋通教授将其成为中国“在建筑物抗震方面的一大发明”。
 
设计和结构以外,房屋“抗震设防标准”也是在唐山地震后得到重视的。新中国成立后为数不多的3次对抗震标准的修订,其中一次就发生在地震后:1977年,建设部门重新划分了全国抗震烈度区,依据“大震不倒,小震不坏”原则重新颁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了建筑施工规范。如果说唐山大地震作出何种“贡献”,这场灾难引发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考量,可算一笔。[详细]

公开渐成共识:地震决策曾被政治左右


大地震之后,救援战士奔往唐山灾区的情景。

唐山地震不接受外国援助,只因相信“人定胜天”
 
1976年唐山地震后,全世界都感到了来自中国的冲击波。但当国际社会伸出援手时,经历了10年文化大革命洗礼的中国,在“自力更生”、“人定胜天”思想主导之下,几乎拒绝了所有外来援助。救灾成了人们自救,重建花了整整十年,有的灾民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一住就是半辈子。这样的思维,随着“文革”的结束和人们的积极反思,所幸没有被一次次地重演。[详细]

唐山地震死伤人数曾为“机密”,3年后才被公开
 
2005年9月12日,国家保密局宣布,自2006年8月起,因自然灾害导致死亡人员的总数及相关资料将被解密。这一消息,受到唐山人和唐山大地震的研究者热烈欢迎,有人还称其为“对唐山大地震”最深刻的反思——对于曾被作为历史“疮疤”的唐山地震真相如何遭遇权力的封锁,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依然历历在目。
 
曾经,最起码的死伤人数被定为“机密”,24万这个数字在地震后3年因“国际辟谣”需要才被公开,整整过了十年甚至二十年,人们才得以从《唐山警示录》和《唐山大地震》等作品中了解当时的真相——但它们甚至都不是来自官方说法。[详细]

反思的误区:将地震预测定为工作重点


在临时搭建的地震棚中的灾民,由于重建开展缓慢,有的人甚至在里面住了几年之长。

“唐山地震早有预测”:反思人祸变成对预报的误解
 
如今,我们能从网上轻易查到当时的“中长期预报时间表”。这份时间表最早甚至追溯到1967年10月20日(距唐山地震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要重视对唐山所属区域的观测,又谈及震前半个月至地震发生9小时前,大量“高危预报”被搜集,最后以唐山被夷为平地而终。(据荆楚网2006年7月28日报道)[详细]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唐山大地震“真相”逐渐被披露,也引发了大量关于“地震可被预测”讨论。人们普遍相信,唐山大地震的教训,就是地震可以预报,只是公众不知情。但在国际地震学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把地震预报作为一个常规的工作来做”才是现实。[详细]
 
预报机理未有突破,地震局称曾20多次成功预报
 
唐山大地震后不久,国家地震局开始每年统计成功预报地震的次数。2006年,国家地震局公布说,30年来中国曾成功预报20多次,但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评价,这些统计并没什么意义:“统计的时候,我不能说他乱来,但至少是非常宽松的。”与美国放弃地震预报相反,虽然收效甚微,中国地震科学工作者始终没放弃从震例中找寻规律。
 
学科理论欠缺、地震预报机理缺失,却是中国地震预报学科始终面临的难题。通过观察前兆预测地震,是中国一直以来采用的方式,这种方式让地震预报学科因此被形容为“跟中医一样”。科学院院士、地震科学专家陈运泰向来对前景乐观,却也表示“我不觉得现在有什么地震预测理论。”没有理论,是中国地震预测学科始终摆脱不掉的尴尬。[详细]

各学科预测地震“一哄而上”,“群测群防”30年后重出江湖 
 
唐山地震后,地震预测学科以外的各种相关学科的研究员,也都参与到地震预测的研究中,在当时这样一个前沿而有价值的领域,可谓“群情汹涌”。因“科学性不足”而在1998年《防震减灾法》中被拿掉的“群测群防”,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又作为“非主流”预测手段再度被接纳。
 
2008年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地震能否预测、地震之前有无前兆再度广受质疑,但也并没改变人们对地震预报的信念。新疆地震局副局长王海涛就曾不无无奈地表示,“我们都很努力,但是并没有得到上天的回报。”[详细]

未尽的教育:记住唐山,更要反思对地震研究的态度


震后修建的唐山大地震纪念碑。

预测地震被确认为“官方任务”,探索预测成为唯一出路
 
对唐山大地震的反思,地震预报学界可谓首当其冲,毕竟这场地震让这个学科背负了太多骂名。当时作为地震局负责华北震情的官员的梅世蓉回忆道,“从事地震预报的人员还要活下去,要探索出一条路。”这条出路就是确认地震可被预测。
 
地震后20年出版20万字的长篇调查《唐山警世录》的作家张庆洲,也对地震预报热烈支持,他虽然承认“地震预报是尚未解决的世界难题”,却又称“成功是探索中的成功,失败也是探索中的失败”。
 
唐山大地震后,为了日后开展工作、结局地震是否能预测的争议,国家地震局开始总结以往的地震,从60个震例中记录了921条前兆异常,最后经研究认定:地震是有前兆的,预报有意义。这一前提,让地震预报被确认为一项“官方任务”,尽管技术是否过关其实还是未知之数。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马宗晋后来在接受采访时称,“很多国家政府不直接负责预报问题”;“但是(我国)政府现在还是很努力做这件事。”[详细]
 
反思唐山形成“错位”思维,公众依然期待预测成功
 
自唐山大地震的人为因素被公开后,官方选择承担预报、公众选择相信地震可以被预报。在国家地震局最新公布的2010年总预算(24.1亿元)中,地震监测预报(3亿元)依然是项目经费的大头。地震系统日益被新科技所武装,每年的各省地震会商有条不紊地进行,但人们对地震的恐惧,似乎并未随着认识的深入有所减少。
 
在民间,以《唐山大地震》作者钱刚为代表的声音,始终在强调“强化政府在预警中的关键位置”。 《唐山警世录》作者张庆洲的作品,也旨在为公众“揭露”一个震惊现实:唐山大地震早就被预测,只是被漏报了。遗憾的是,民间对于“政府应向公众坦陈风险决策的难度”的那部分声音,和地震预测技术依然很不成熟的现实一样,更多是被淹没在公众的悲悯和愤怒之中。
 
在唐山大地震发生30年后,寻找天灾以外的人祸,成为社会反思那场灾难的一个主要出口。但从唐山到汶川、再到玉树,对于地震以及地震预测,我们的了解尚浅。

 (本专题参考《南方周末》2008年10月31日《地震预报的中国“江湖”》等报道)

唐山大地震是20世纪最惨烈的地震之一。对这场地震的反思,促进了建筑安全和信息公开上的进步,但对于地震本身,我们的认识仿佛陷于停滞。今天,我们重新回望唐山大地震,不仅为了表面的警醒,也为了在灾难面前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

来源:网易

延伸阅读

唐山警示录:唐山地震监测网发现了什么

王小鲁:我看电影《唐山大地震》

被保密了三十余年的通海大地震


 

 

 
 
  • 标签:唐山 地震 反思 大地震 
  • 发表评论:
    载入中……
     

    载入中……


    载入中……

    日 志 栏 目
    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模板:独角兽博客

    载入中……



    feedsky


    抓虾
    Rojo
    google reader
    netvibes
    my yahoo
    newsgator
    bloglines
    鲜果
    哪吒
    有道
    QQ邮箱
    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