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歌声》的艺术歌曲笔记
 独角兽资讯 发表于 2010-11-6 23:26:00
 

作者:狐蝠

(一)

1937年恐怖电影《夜半歌声》的同名主题曲,撇开词曲作者田汉、冼星海及歌曲背景不论,单凭调式和曲式的风格特点,似应归类为民国时期的艺术歌曲。

《夜半歌聲》(冼星海 曲  田漢 詞)

空庭飛看流螢 高臺走著狸鼪
人兒伴看孤燈 梆兒敲著三更
風淒淒 雨淋淋 花亂落 葉飄零
在這漫漫的黑夜裡
誰同我等待著天明 誰同我等待著天明
我形兒是鬼似的掙獰 心兒是鐵的堅貞
我祇要一息尚存 誓和那封建的魔王抗爭

……

啊 姑娘
祇有妳的眼 能看破我的平生
祇有妳的心 能理解我的衷情
妳是天上的月 我是那月邊的寒星
妳是山上的樹 我是那樹上的枯藤
妳是池中的水 我是那水上的浮萍
不 姑娘
我願意永做墳墓裡的人 埋掉世上的浮名
我願意學那荊餘的使臣 盡寫出人間的不平
哦 姑娘啊
天昏昏 地冥冥
用甚麼來表我的憤怒 惟有那江濤的奔騰
用甚麼來慰妳的寂寞 惟有這夜半歌聲 惟有這夜半歌聲


旧海报


剧照(金山主演)

(二)

原唱者盛家伦(1911-1957),广东中山人,作曲家,因病盛年早逝。其演唱风格类似同是民国时期的其他声乐同行(如斯义桂),有含混哼唱吃馄饨的感觉。原版录音在百代公司早期唱片中可以找到,由百代乐队伴奏,编曲几乎等同于电影原声,气氛诡异魅影重重。


盛家伦版本唱片

五十年代初,吴祖光、新凤霞夫妇曾与盛家伦为邻,过从甚密。从吴祖光笔下的回忆看来,盛家伦是个颇为特别的人:

“盛家伦学贯中西、堂堂一表,永远西装笔挺,打着领带……他是个鲁男子,只有男朋友。对于女性,他从来无动于衷,多少个好事者、好奇者热心地为他作过介绍配偶的努力,但都以失败告终……他在高兴时喜欢吹口哨,吹得十分轻盈、流动,很好听。”

《夜半歌声》的另一版本收录于中国唱片社1962年《渔光曲(电影歌曲选)》黑胶唱片,演唱者为中国男高音沈湘(1921-1993)。此版本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乐团管弦乐队伴奏,编曲配器磅礴凌厉,加之“中国的卡鲁索”沈湘高天流云的行腔吐字,令人有“这才是原版”的错觉。


电影歌曲(沈湘版本)唱片

沈湘唱而优则教,其弟子大多在国内外声乐比赛中出类拔萃,以至国际声乐研究领域出现了“沈湘现象”一词,更有意大利美声学派的大老发出怪叫:“美声的故乡将要东移!”。

费玉清版本收录于星马最大的唱片集团东尼机构1981年出品的同名黑胶大碟,编曲基本沿用了沈湘版本。


费玉清版本

从中山装到时代曲,费玉清站在流行音乐的边缘,是港台流行音乐圈少有的带有民国气质的歌手,他早期的声音流溢着古月今尘的蕴味。

其他先后演绎过老版《夜半歌声》的歌者还有刘秉义、杨洪基、莫华伦、庄学忠等等,不表。

(三)

由于三番四次被影视公司重拍,电影《夜半歌声》的故事内容和创作背景,还有关于马徐维邦的生平,国内出版物和互联网均有文章铺陈,关注民国艺坛的朋友想必了熟于胸。而日本影史、影评专家佐藤忠男亦有撰文述及,兹摘录作为不同角度的观照: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4个月后,上海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中国电影制作中心当时位于上海的法租界。由于日军对租界一时无能为力,因此中国电影的制作照旧继续着。只是那些作品一旦越出租界,就必须接受日军的审查后才能公开上映。

1938年6月,在日本占领军的控制下,成立了“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影”)。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租界也被日军占领,租界中的电影制片厂被编入“中影”,成了“中影”的制片部门。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期间,上海的电影业也因这一安排得以维持下来。

在中国电影史上,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的作品,即便受到日军的审查,但由于它们是中国电影界人士在日军尚未控制的租界内独立制作的,因此被称为“孤岛上海”时期的电影。同时,由于它们还能影射性地加入一些抗日的主题,因而它们的历史地位也得到了认可。但是,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欧美租界全被日军占领,因此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作品,就是在日军直接控制下制作出来的奴化电影,严格说来,它们就不应该称作是中国电影。

担任“中影”副董事长的日本人川喜多长政是个中国通,他没有强迫中国电影人士为日本制作宣传片,除了一二部以中日合作方式拍摄的作品外,一般情况下他对作品内容并不说三道四。因此,除了对抗日主题不得不有所限制外,中国电影界人士拍摄电影基本上没有什么制约。

当然,不能高呼抗日就是最大的不自由,中国电影界人士虽然没有对自由提出什么要求,但他们却将一种绝望和屈辱感曲折地表现在乍看起来与此毫无关系的情节剧和侦探电影中。于是,这些影片就成了恐怖而充满痛切感的艺术作品。可以说明这一点的,就是当时在上海被称为电影界“鬼才”的马徐维邦导演的众多作品。

有一个叫筈见恒夫的日本影评家,是川喜多长政的部下,当时也在“中影”任职。此人在战争期间写过一篇题为《马徐维邦论》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我初看他的《冷月诗魂》时,感到荒诞无稽,而且描写的真实性真让我目瞪口呆。影片讲的是深夜现身于墓地的男女幽灵交谈身世的故事,把地上的人间世界与地下的幽灵世界,交错展现在画面中,让观众产生两者具有同等程度的真实性的错觉,这就是它所具备的魔力。

这段话可以说已涉及到了“恐怖”的精蕴。

后来,在日本占领下,马徐维邦与日方合作拍摄了一些影片,在此期间迫不得已与占领当局保持了某些关系,这就使得他在战后的上海电影界无法容身,只得移居香港继续拍摄恐怖电影,然而他在香港却怎么也红不起来。1961年2月,港英政府修改交通规则,他因不习惯新规则而手忙脚乱,终于发生了交通事故……与他同时死去的,还有他用于拍摄恐怖电影的整个人生,以及没有完成恐怖电影作家的毕生心愿。

——佐藤忠男《恐怖侦探电影作家——马徐维邦》


马徐维邦

(四)

关于马徐维邦之死还有一说:车祸是在他生活潦倒之际,某天前往领取救济金途中发生的。

2005年,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主办的“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年?最佳华语片一百部”投票选举,马徐维邦的《夜半歌声》位列第七十七;2009年,英国电影学院(BFI)主办的专业影评刊物《视与听》(Sight & Sound),选举出世界电影史上50位“疯狂的、糟糕的与危险的”电影导演,中国入选者为徐克(1992年《新龙门客栈》)和马徐维邦。

然而,又有论者认为马徐维邦的《夜半歌声》只是脱胎、取材自《歌剧魅影》、《古屋奇案》、《科学怪人》等西洋老片,提出了“原创性”的质疑。是耶非耶,留待谙于此道者细细追究。

《夜半歌声》的三个版本:

链接一:费玉清版本

链接二:沈湘版本

链接三:盛家伦版本

来源:狐蝠的豆瓣日记


 

 
 
发表评论:
载入中……
 

载入中……


载入中……


日 志 栏 目
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模板:独角兽博客

载入中……
feedsky
抓虾
Rojo
google reader
netvibes
my yahoo
newsgator
鲜果
哪吒
有道
QQ邮箱
九点
帮看
http://wap.feedsky.com/zoewang

推荐到抽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