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分类

载入中……

最新文章

载入中……

最新回复

载入中……

留言

载入中……

用户登录

载入中……

博客信息

载入中……

友情链接

订阅本站



 

奇书《中央乐团史》

运斤成风 发表于 2010-2-9 23:26:00
    前几天拿到了《中央乐团史》,粗粗地翻了一下。这本书写了中央乐团从1956年到1996年的历史,有许多以前不了解、不知道,也没有人写的事情。

    引言是管弦乐团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赫德乐队、工部局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是在中国最早出现的三支洋乐队。上海沦陷前萧友梅与黄自都曾为组织一支中国的乐队努力,但几乎没有什么演出,因为人才太少。至重庆时期,有了三支乐队,分别由吴伯超、郑志声、马思聪任指挥。

    吴伯超在重庆和常州办的国立音乐院幼年班,为后来的中央乐团打下基础,直至1996年中央乐团改称中国交响乐团前,那些幼年班的学员仍有不少在中央乐团效力。作者称这个幼年班为乐界“少林寺”。中央乐团是在1946年的延安创办的,张贞黼、李德伦当时都在延安,要建立这个乐团是因为马歇尔访延安时,张用大提琴演奏了一首法国舞曲。张身着燕尾服,演法国调,让马歇尔大感惊讶。周恩来等见洋乐有如此功效,即当场拍板建立中央乐团。

    值得一说的是张贞黼,他是1930年代参加工部局乐团的四人之一,当然是华人音乐家的翘楚。谭抒真写过一篇《难忘1949》中说到,为新中国的上海音乐界选取领导人选的问题,谭认为,贺绿汀是音专院长的合适人选,上海工部局乐团的团长,则应在张贞黼、李德伦中选择。但当过中央乐团副团长的张贞黼1948年就去世了,去世时只有43岁。

    绪论中还谈到吕骥与贺绿汀的土洋之争。这大概是个过去音乐界人人知道的事,但很少有人写文章说此事。大概是为尊者讳吧。《中央乐团史》的作者说,吕骥认为“以钢琴提琴为主的时代已过去了,今天群众音乐是以声乐为主,不以器乐为主,尤其不能以西洋的钢琴提琴为主。”但贺绿汀就认为,无原则地反对西洋音乐和西洋乐器,势必会把音乐工作陷入到一个非常狭窄的圈子里不能进步。

    贺绿汀返回了上海,作者猜测这是一山难容二虎的原因。贺绿汀在1980年回忆,早在延安时期,他已与“极左派”白热化了,“他们说我学了几个ABC就来延安教洋教条,连我来延安之前的作品全批了,我下决心不在那里,到部队去。”

    这些是绪论里的内容,跟我以前看到的材料大致相符。

    因为绪论里是过去的事,写出来就是历史,而在后面的正文中写的许多人物还在世或离世不久,以他们的口述作材料,少有互相印证的话,就不是历史了,是八卦。我是看了凤凰台有天的新闻节目后才注意到这本书的,节目里说,李德伦的后人对此书不满,认为歪曲了历史,作者出来自辨,说所有的材料都有出处,没一处是作者臆断,所有有出处的材料也都不是孤证等。

    书很厚,还没有看完,陆续看了几段。

    其中有一段写1996年国交的改革,大概是引起争议较多的,作者大概对中央乐团改建国交持基本否定态度,所以用较多的笔墨写了老乐团成员的不满。

    韩中杰先生的序言里也说,他现在反省,认为当时与吴祖强、李德伦三人共同支持乐团易帜,不见得正确。因为中央乐团已经存在了四十年,是一个有历史有传承的金字招牌,不应该轻易改掉。中央乐团改国交后,将合唱团甩掉,严良堃从此拒绝与国交合作,直至陈佐湟离职。

    历史经验证明,改革其实大多时候是瞎折腾,国交成立十多年,艺术总监一个一个地蒸发,搞到现在连个演出季都没有,这肯定不能说改革是成功的。

    香港人写这些事往往会引起许多争议。如刘靖之的《中国新音乐史论》,光研讨会就开了许多次,关于争议编成了书,那是因为香港人与大陆人的语境不同。比如外国人看到中国的许多单位、学校开大会,就觉得这很后现代,很行为艺术,看到文革中,年轻人都穿着军装上街游行,就认为他们是在搞制服派队,是性冲动的原因。这些言论如果能够让开大会做报告的领导理解?如何被满怀激情的革命小将理解?

    当然理解不了。

   这本书很大很厚,售价只有二百多港币,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有什么出版基金支持,序言里只说感谢香港三联提供出版机会。这样一本书在大陆可能没人写、没人出、没人买,在香港读者更不会超过1000人(记得几年前在铜锣湾书店买到打折的《一阵风,留下千古绝唱》时,书店老板羡慕地说,我们香港人没文化,不看这种书。)单从这点上说,这称得上是一本奇书。

发表评论: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