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埃及记
蔡晓滨 发表于 2008-12-30 15:48:00
 

入  埃  及  记

之一
2007年4月29日晚上10:15,比预定的起飞时间整整晚了一个小时后,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波音767-300宽体客机执飞的ET605航班呼啸着冲向北京的夜空。我从未有过的漫长飞行开始了。飞机一路南下,飞越武汉上空后转向西南。7个小时之后,北京时间4月30日早晨5:30降落印度德里机场。加油、上下乘客,6:30继续起飞,正西偏南,直奔埃塞俄比亚首都。北京时间12:40,当地时间早7:40,在经过了14个半小时的漫长飞行后,我们终于抵达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简短休息后,乘上埃航波音737-700客机执飞的ET405航班经停苏丹首都喀土穆,于当地时间下午2:40抵达埃及开罗机场。至此,空中、经停、转机,23个小时的漫长飞行终于结束了。

之二
我是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从埃塞俄比亚一路北上,先苏丹,后埃及,3500公里的非洲东中部至北部土地令人震憾、震惊!面对这片广袤而荒凉的沙漠,你只能千百次地赞叹:水是生命之源!埃塞俄比亚得尼罗河发源地之利,尚能看到片片绿色和雨林。苏丹不幸,除了尼罗河两岸,绝大部分地区赤地千里,寸草不生。面对这广漠的不毛之地,你的内心深处,不由地生出巨大的恐惧与绝望:对空旷的恐惧,对生命的绝望!在这片黄沙迷漫的大地上,所谓的路,只不过是人走车压形成的痕迹而已。从空中俯看,一辆小汽车在蠕蠕而行,那么渺小,那么无助。上帝太不公平,非洲兄弟实在不幸!命运将他们抛向这片贫脊的土地。而生命,便在苦难与寂寥之中生生不息。

之三
尼罗河三角洲滋养了勤劳的埃及人民,5000千年的悠久文明,孕育了埃及独特的文化传统。我们的埃及导游叫哈立德,中文名字王刚。是喜欢和珅电视剧的缘故。哈立德风趣幽默,汉语不错。一下飞机,他就带我们去参观埃及国家博物馆。4700年前的法老雕像,3000多年前的木乃伊,上下埃及的灿烂文明,哈立德如数家珍。埃及文明比中华文明早了2000多年,的确有它的独特之处。但我总感到,这两种文明,终归属于死去的文明。想到这里,“死”这个不祥的字眼时时掠上心头。是啊,埃及文明也好,中华文明也好,都把死看做天大的事。死后的仪式和排场不厌其大,不厌其精,才有了诸如金字塔、帝王陵这些在西方文明中少见的辉煌。当然,我的悲哀还不止于此。埃及国家博物馆的馆藏规模和珍贵程度,远不及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和俄罗斯冬宫博物馆。自己的历史文化珍品被外国掠走,总不是个滋味。但若从人类共有的角度,从文物保存的角度,真的还无法说清楚。从博物馆回酒店的路上,正是夕阳西下之时。橙黄色的落日嵌在吉萨两个金字塔之间,分外壮观。我突然忆起中国古人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看,又回到了全球化的问题,人类的审美情趣往往是共同的!

之四
5月1日。埃及人今天也放一天假。早8点,乘大巴去开罗北部270公里的亚历山大。全世界有32个叫亚历山大的城市,无疑,埃及的亚历山大是最早、最正宗的。亚历山大是埃及第二大城市,唯一的出海口岸。波斯帝国、罗马帝国都曾侵占此城,因而,亚历山大的城市建筑风格兼有伊斯兰、罗马、希腊特色。埃及人亲切地称亚城为“地中海的新娘”。地中海的确美丽。2003年我曾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领略过她的天生丽质,今天,又从她的南岸观赏她的娇容,实在难得。逶迤的海岸线、起伏的街巷、南欧风格的楼房,让亚历山大有了别于伊斯兰文化的异国情调,也让我们有了种“似曾相识”的亲切。夏宫、卡特巴古堡、庞倍石柱、现代化的图书馆,令从黑色主调、又破又乱的开罗出来的我们,顿感心旷神怡。

之五
  阿斯旺位于开罗南部970公里处。卧铺列车一夜行驶,晃荡了13个小时后,5月2日早晨9点,我们来到了上埃及这片富庶的土地。阿斯旺大坝是埃及人的骄傲。1956年,伟大的纳赛尔总统断然从英法两国手中收回了苏伊士运河的经营权,用苏伊士运河的收入央告苏联修建了当时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阿斯旺大坝,集发电、灌溉、防洪于一体,桀骜的尼罗河从此被驯服,巨大的电能点亮了埃及的每一个家庭。阿斯旺大坝还造就了全世界最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湖。当然,不知中国三峡工程完工之后,全世界最大的人工湖当归谁属。在阿斯旺,见到了第一个古埃及神庙,菲莱神庙。神庙是古埃及法老祭祀天神的地方,5000多年前的埃及人民,完全用最原始的方法,最古老的工艺,切割、搬运,竟有如此智慧建造这样大体量石结构神庙。巨大的石柱柱头雕刻的精美程度,观代人也为之叹服。

之六
方尖碑是古埃及人祭祀太阳的神器。方尖碑的制作颇有讲究。它须是整块花岗石,通体四方形,顶部雕成三角椎体,象征太阳光从天而射。在三、四千年前的青铜器时代,智慧的埃及人民用火烧后浇冷水、楔入木块水涨的办法,从山体上切割花岗石,再用比花岗石更坚硬的玄武岩雕刻碑体图案。阿斯旺市有一个2000多年前未完成的方尖碑,几乎完工、只剩下底面未切割时,碑体中间有了裂缝,方尖碑报废了。这座方尖碑26米多长,总重量2000吨。你无法想像,古埃及人该怎样切割、搬运、竖起在神庙之前?文献记载,埃及共建造了500多个方尖碑,现存在埃及仅仅8座。许多方尖碑在战乱中被毁坏了。还存一些,被列强以各种名义据为己有。巴黎的协和广场、华盛顿的国会广场,都有从埃及运去的正宗的埃及方尖碑。

之七
神庙是古埃及最独特的文化遗迹。法老时代,法老想祭祀、崇拜哪一位天神,便为他建造一座神庙。神庙越建越大、越建越排场、越建越奢华。5月2日、3日,我们已看了三座神庙。阿斯旺市的菲莱神庙,科安坡的双神庙,埃德福的老鹰神庙。巨大而高耸的整体石柱,柱头华丽而多变的造型;威严无比、端庄厚重的神庙大门;神庙内精美、真实、生活化的浅浮雕,无不是法老时代、希腊时代埃及文化的绝妙再现。现代人徜徉在这些庄严的神庙之内,只能感叹古埃及人的执着、智慧、勇气和无人企及的想象力。

之八
发动机低声吟唱着,楼船般豪华五星级游轮在清澈的尼罗河水面上滑行。阿斯旺水坝的巨大功能完美显现。你很难想象,在广袤的撒哈拉沙漠上,在赤地千里、极度贫水的非洲,有这样一条水量充沛、泽被千里的母亲之河。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所谓福祸相依。也正如黑格尔所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苦难的非洲之所以能存在下去,很大程度上仰仗着尼罗河、乞力马扎罗雪山等大自然的天赐之作。尼罗河的清澈得益于埃及的农业时代。人类面临的矛盾是这样的尖锐。环保和发展,谁能磨平这柄双刃剑呢?!“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且让人们为这些无解的课题伤神去吧。尼罗河两岸的风光却是美轮美奂。高高的椰枣树,婆娑的香蕉林,丛丛芦苇,块块农田……田园般的诗意,让滑行在尼罗河上的游人目不暇接。

之九
卢克索,阿拉伯语“百塔之门的城市”。埃及的神庙,每座都有四个塔门。一百个塔门,极言其多之意。卢克索这个上埃及的繁华古城,号称全世界最大的天然博物馆。尼罗河穿城而过,东岸,是太阳升起之地,象征着生命、希望,因而神庙全都建在东岸。西岸,是太阳入坠之处,隐喻着黑暗、死亡、来世,所有的陵墓便都筑在西岸。埃及法老时代,国王、贵族,往往动用巨大人工建造三角形陵墓,也就是金字塔。现在埃及还存有117座大小金字塔。金字塔尽管雄伟壮观,但给不法盗墓之徒提供了太多的便利。3500年前,法老们开始在尼罗河西岸一片荒凉的山谷中偷偷建造地下陵墓。大山,便是他们天然的金字塔。在这个帝王谷中,已发现了63座帝王陵墓,发掘出13座供游人参观。5月4日上午,我们参观了其中的三座:拉莫西斯九世、拉莫西斯一世和拉莫西斯三世的陵寝。墓道和墓穴内精美的壁画保存完好,色彩如初,很是震撼。

之十
5月4日的整个下午,是在神庙间徘徊。骄阳似火,热浪蒸腾,近40℃的高温,在晒得发烫的大石板路上穿巡,的确得有股对文化和历史的虔敬之心。卡纳克神庙,是拉莫西斯二世为崇敬阿蒙神而建造的。这个在位67年的法老国王,几乎将他的全付精力和财力用在建造神庙上了。卡纳克神庙宽广的石柱厅,整齐排列着134根巨大石柱,每根石柱20多米高,1200吨重,石灰石雕刻。拉莫西斯二世本想由他及儿子、孙子三代完成,而在他任内,就基本修造成功了。卢克索神庙也是拉莫西斯二世的杰作,《尼罗河上的惨案》的部分外景就在这里拍摄。影片上波洛漫步在巨大的石柱间分析案情的镜头,在我们的眼前真实显现。两年前,经过埃及政府的不懈努力,法国政府终于同意将珍藏在卢浮宫的拉莫西斯二世的木乃伊归还埃及政府。有趣的是,浪漫的法国人居然为拉莫西斯二世的木乃伊制作了一本护照。护照上写着,姓名:拉莫西斯,年龄:3500岁,国籍:埃及,职业:国王。在两个神庙的参观间隙,我们登上风帆船,泛舟尼罗河。船在水面上无声地划过,三角帆左右扯动,迎风鼓荡,两岸风景如画,水波不兴,河水清冽,凉风扑面,真是难得的水上休闲。

之十一
撒哈拉,我终于来了!从中学的自然课本上读到过你,从三毛的优美游记中认识了你,今天,我终于来到了你的原野之上,去探究你的神秘、你的广漠、你的荒凉、你的严酷。越野吉普车在沙漠上急驶。无所谓路,驾驶者看准方向,在习惯上的痕迹上前行即是。千里沙漠,一望无垠,蒸腾的气浪,极目处仿佛是一汪晶莹的湖水。飞驶过去,一无所有。大漠的深处,有一个贝都因人的村落,近千人生活在艰苦的沙漠之中。水井深52米,难得的几棵小树,用栅栏精心围挡,像保护生命一般地认真呵护。埃及人给这项探胜活动取名“滑沙”,是的,吉普车在沙丘上下急速行驶时,真有冲浪的感觉。夕阳西下时,找一处高高的沙丘看太阳西坠。几乎是瞬间,便见太阳由白变黄、由黄变红,坠下远处群山的背后,留一抹红霞在天际燃烧,留一片惆怅在你的心中:多彩的一天又过去了!

之十二
红海,镶嵌在亚非大陆之间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全世界最洁净的海域。一说是因为她的水中生长着许多红色藻类;一说是太阳初升之时,霞光万道,海水泛红而得名。我宁愿相信后一种说法。红海西岸的埃及小城赫尔格达,已是举世闻名的度假胜地。这里沙细坡缓,风平浪静,涟漪涌岸,海阔天轻。乘上赫尔格达特有的玻璃艇,出海迎风,海豚在船舷嬉戏,珊瑚在透明的船底下掠过,鸥翔蓝天,人行海面,真是一幅难得的人欢鱼乐之图。日上中天之时,纵身跃进大海的怀抱,让晶莹的海水包裹住燥热的身体,瞬间爽快无比。俯仰在蓝天碧海之间,思接千载,神游万里,自由舒展的感觉无与伦比!

之十三
大巴车转过一个弯道,尼罗河西岸的吉萨金字塔便扑面而来。这个金字塔群是法老胡夫、胡夫的儿子哈佛拉、胡夫的孙子孟塔拉祖孙三人及他们的王后的陵墓。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建于4600年之前,塔高137米(原高146米),共用230万块石头。金字塔底层的石头每块重达八吨,中间的五吨重,上层的二至三吨重。这些花岗岩全部采自阿斯旺尼罗河东岸,历尽千辛万苦运来开罗。考古发现,每建造一个金字塔,需十万多劳力,耗时几十年时间。法老的惨酷统治令人发指。哈佛拉的金字塔俗称“黄帽子”金字塔,在这个金字塔的正前方,是著名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这个重达5000吨、整块石头雕刻的精美艺术品,现今已残缺不全。胡子被大英博物馆掠去,像征智慧的鼻子被拿破仑架炮轰掉了。我们只能遥想那美丽的希腊神话,斯芬克斯蹲在路口,向人们问那个充满哲理的问题:什么动物小时候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斯芬克斯提示我们:生命是一个过程。对生命本源的探求是永远没有止境的。

之十四
再见了,开罗!再见了,埃及!再见了,尼罗河!再见了,撒哈拉沙漠!将近十天的时间,从北到南,再从南到东,从东返北,我们在神庙与金字塔之间逡巡;在法老与国王之间寻觅;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思索;在古老与现代之间反思。埃及,最古老的人类文明之一,早于中华文明2000多年,但是,在近代工业化、现代化的竞争中,埃及明显地落后了。也许是历史被负太重的缘故?放眼世界,越是文明传统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近代的落伍与尴尬越是显而易见。这应该留待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去好好分析、探究。埃及留给我们的不解和神秘实在是太多了,从撒哈拉沙漠深处贝都因人女孩严密的面纱,到几十公里之外赫尔格达的时尚和开放,从4%的国土拥挤着全国近90%的人口,到90多万平方公里的荒凉和孤寂,巨大的文化落差让我们这些局外人都难以接受,更别说埃及人自己了。埃及,永远的谜团。埃及,我们还会回来的!

 
 
  • 标签:埃及 旅游 
  • 发表评论:
    载入中……
     
     
    载入中……

    载入中……
     

    日 志 分 类
    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载入中……

    用 户 登 录
    载入中……

    搜 索

    关 于 本 站
    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模板设计:部落窝模板世界



    feedsky
    抓虾
    Rojo
    google reader
    netvibes
    my yahoo
    bloglines
    鲜果
    哪吒
    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