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总统赶下台
蔡晓滨 发表于 2009-8-6 11:02:00
 

——本杰明·布莱德利和他的《最“危险”的总编辑》

本杰明·布莱德利出生于美国波士顿最著名的富人社区——灯塔街。他的父亲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会计师,精于成本核算和企业管理,即便是在1932年经济大萧条时期,他也能轻易找到年薪五万美元的体面工作。在那个年代,五万美元可是个不小的数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阴云密布的1939年,本杰明·布莱德利与哥哥一起考入了哈佛大学。他们兄弟俩是这个家族考入哈佛大学的第五十和五十一名学生。自哈佛博士创办了这座闻名世界的私立大学之后,布莱德利家族的优秀儿女们就一直把进入哈佛深造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本杰明没有觉得考哈佛是什么高不可攀的难事。一切似乎都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只是在专业的选择上,兄弟俩与父亲发生了冲突。老布莱德利希望他们子承父业,在经济和管理方面有所建树,至少去学法律,毕业后当个执业律师。可本杰明的哥哥痴迷于艺术,而本杰明则进了哲学和社会学系。儿大不由人。老布莱德利接受了这个现实。

大学毕业的前一个学期,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卑劣的偷袭行为,震怒了美国朝野。美国上下同仇敌忾,立即宣布对日开战。本杰明依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匆忙结束学业,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海军少尉,在“菲利普”号驱逐舰上任作战参谋。南太平洋上的残酷战斗,让本杰明·布莱德利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战争结束时,本杰明绝没有想到他会活着回到故乡。

脱下军装的本杰明·布莱德利,对新闻事业激发了异乎寻常的热情。他先是与几个朋友在家乡办了一张社区小报,几年后,在熟悉了新闻的采编和出版流程之后,深秋的一个大雨初霁的早晨,布莱德利怀揣着父亲和朋友为他写的推荐信,登上了《华盛顿邮报》大厦那高高的台阶。似乎是命运的刻意安排。《华盛顿邮报》地方新闻编辑部的一个记者头天晚上不辞而别,地方新闻主编正为此焦躁不安之际,布莱德利送上门来。《华盛顿邮报》马上聘用了他,周薪八十美元,立即开始工作。

本杰明•布莱德利是个勤奋的年轻人,他的新闻才华和工作热情很快在首都新闻圈内有口皆碑。《新闻周刊》瞄上了他,并成功地将本杰明·布莱德利延揽于麾下。在驻站欧洲几年之后,本杰明·布莱德利成为了《新闻周刊》驻华盛顿记者站的站长,顶着满头荣誉的光环,布莱德利重回华盛顿。

此刻,1957年,本杰明·布莱德利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婚姻。妻子汤尼与前夫已经生育了四个孩子,本杰明与汤尼的儿子迪诺诞生时,他们可得有个大房子来安顿这五个可爱的小宝宝。本杰明·布莱德利买下了华盛顿乔治城西北区N大街3300号的一幢房子,闲暇时间,本杰明和汤尼时常推着迪诺在附近街区散步。几个月后,来自马萨诸塞州的一位参议员,买下了布莱德利同一街区的一幢房子,这对参议员夫妇也有一个出生不久的小女儿,也时常推着童车外出散步。在路上相遇时,他们会点头致意。1959年年初的一个周日,阳光亮丽,天清气朗,布莱德利夫妇推着儿子迪诺来到了参议员家的后院门口。正巧参议员的女儿正在院中玩耍。他们假装着要给两个孩子比个头,就这样走进了参议员的院子。握手致意后,他们彼此通报了姓名,参议员叫约翰•肯尼迪,他的夫人叫杰奎琳,那小女孩就是后来抢尽了媒体风头的卡罗琳。

几年后,当肯尼迪竞选美国总统时,布莱德利以朋友和记者双重身份随同肯尼迪飞遍了大半个美国。每当看到布莱德利与肯尼迪勾肩搭背、喜笑颜开地从竞选专机上走下来时,其他媒体的记者都会气歪了鼻子。

这些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出自哪里呢?本杰明·布莱德利的回忆录《最“危险”的总编辑》。

布莱德利的“危险”在于他始终在刀刃上跳舞,与世俗抗争,与权威抗争,与所有非新闻的干扰抗争。他似乎命中注定就是为新闻而生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华盛顿邮报》发行人、杰出的菲尔·格雷厄姆夫人力排众议,提名本杰明•布莱德利担任了《华盛顿邮报》的总编辑。这个英明决定的显而易见的影响是,此后二十几年间,布莱德利将《华盛顿邮报》这张不起眼的三流报纸,办成了一张在全美数一数二的权威大报,其影响力甚至超出了美国,左右着世界。

人们忘不了,1971年,是布莱德利在自己家中摆下“战场”,调动、指挥十几个编辑、记者突击编发了美国国防部的“越战文件”,揭露了这场战争的残酷和不人道,抨击了约翰逊政府为了选票而轰炸的恶劣行径。

人们忘不了,是布莱德利指挥伯恩斯坦、伍德沃德等年轻记者,穷追不舍,历时两年,挖掘出了“水门事件”的真相,迫使尼克松总统引咎辞职。这也是美国二百多年的建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迫辞职的现任总统。

本杰明·布莱德利文笔清新,叙事从容,他的回忆录不以结构取胜,不以文字悦人,他的不平凡的经历本身,就足以打动每一位捧起《最“危险”的总编辑》的读者。他的新闻生涯,正应了那句西方俗语: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1991年,70岁的本杰明·布莱德利从《华盛顿邮报》总编辑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担任了半是赋闲半是养老的《华盛顿邮报》集团副总裁。这是格雷厄姆家族所能给予他的最好的安排了。回首往事,布莱德利唯一遗憾的是他没能保持住与杰奎琳的友谊。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后,布莱德利整理了过去几年与约翰·肯尼迪的125次谈话,出版了《与肯尼迪交谈》一书。这本书真实、生动地记录了生活中的肯尼迪、朋友面前的肯尼迪、私下里的肯尼迪。也许是过于生活化的缘故,杰奎琳对此书甚为不满。比如书中写道,电视在美国日益大行其道。在做完一次电视直播的演讲之后,布莱德利向肯尼迪表示祝贺。兴致勃勃的肯尼迪脱口而出:“是的,我一直说,我们可以不经过你们这些杂种,照样把消息传递给美国人民。”杰奎琳认为书中记录的肯尼迪的粗口和俚语,是对她及她的孩子们的冒犯。她中断了与本杰明•布莱德利的联系,甚至在他们面对面相遇时,杰奎琳竟然两眼直视前方,迈着她那修长的双腿,眯着她那美丽的眼睛,佯装不见,擦肩而过。这让布莱德利伤心万分。

顺便说一句,晚年的本杰明·布莱德利在回忆自己的一生时,充满着自豪和骄傲,他把自己的回忆录取名为“美好人生”(A Good Life),中文的书名却翻译为“最危险的总编辑”,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


《最“危险”的总编辑》,本杰明·布莱德利著  中信出版社 2006年7月第1版

 

 
 
发表评论:
载入中……
 
 
载入中……

载入中……
 

日 志 分 类
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载入中……

用 户 登 录
载入中……

搜 索

关 于 本 站
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模板设计:部落窝模板世界



feedsky
抓虾
Rojo
google reader
netvibes
my yahoo
bloglines
鲜果
哪吒
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