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入我床下——纪念虫鸣文化
王开岭 发表于 2010-8-16 5:44:00

夜晚,虫子在吹口哨。而世间,人在大声争吵,乃至什么也听不见。

——题记

 1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诗经》无处不充满对光阴的警觉与热爱,提醒同胞惜时和勤勉,比如这首《唐风·蟋蟀》,即在冲人喊:蟋蟀已跑你屋里了,天凉好个秋,赶紧寻乐吧,别磨磨蹭蹭啊。

蟋蟀躯微,入室难见,但可聆察。所以,虫鸣的意义在于醒耳,耳醒则心苏。

 

在我眼里,史上最伟大的田园诗要属《豳风·七月》,它不仅是一年农事的全景画,且是一部旷野奏鸣曲。除了天上飞的——“春日载阳,有鸣仓庚(黄莺)”“五月鸣蜩(蝉)”“七月鸣鵙(伯劳鸟)”,我尤喜地上的那一小节:“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在音乐未诞生前,世上最美妙的动静,竟是从虫肚子里发出的。

小小软腹,竟藏得下一把乐器。

喓喓,嘁嘁,嗞嗞,瞿瞿,唧唧,聒聒,嗤嗤,啨啨……

自然音律里,虫声最难绘,但各种象声词还是纷纷扬扬。

 

古人不仅崇拜光阴,更擅以自然微象提醒时序,每一季都有各自的风物标志。

秋呢?谁是它的形象大使和新闻发言人?

“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韩愈)。该说法基本权威,古人鸣秋,借助最多的即虫,“梧桐飘落叶,秋虫情更痴”,秋风萧飒时,虫是旷野最生动的音符。

虫族中,名声大的属蟋蟀、蝈蝈、油葫芦、金铃子,我儿时亲近过前两位,喂之辣椒、葱头和苹果。记得课上学“蟋蟀”,怎么也写不对,直恨这字儿咋长那么多腿,结果像画画,不是多一撇,就是少一捺,腿数总不对。除“蛐蛐”,蟋蟀还有个别称:“促织”或“趋织”。据说从魏晋兴叫,原因是农妇一听到它,即知天要凉,得赶紧织布缝衣了,故幽州有谚:趋织鸣,懒妇惊。

关于虫效,有民间说法:夜晚,将蝈蝈或蛐蛐笼悬于睡榻前,蚊子即躲得远远的。我试过,“瞿瞿”声带给神经的兴奋比蚊叮更让我睡不着。

 

         2

若以性情论四季,我以为春烂漫、夏聒烈、秋清幽、冬肃沉。

我最喜秋。秋让生命知觉最细锐、心灵层次最丰富、想象力最驰远……一个人最有和自己对话的冲动。

为何?大概因为静。

秋之静,有虫语之功。秋收后,天空疏阔,旷野清朗,突然,丝丝缕缕、高高低低的“瞿瞿”“唧唧”飘来(这时,很像发生了一件事,有人将一根手指竖立唇边:嘘——),世界便一下子静了,一年的尘嚣都涤散了,吹远了。

虫声制造凉意,你会倏地一惊,身体收紧,接着,某些东西开始苏醒。你会清晰地意识到生命进度,触到某个不易觉察的部位和愿望……

 

少时,虫比声更诱惑我,虫声在我听来也总是欢悦、灿烂的。而立后,我才品出它的清冷,它的沁凉,才算领会了那些引虫入诗的古人心境——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诗经·召南》)

“秋月斜明虚白堂,寒蛩唧唧树苍苍。”(李郢)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秋为期兮时已征,思美人兮愁屏营。”(张衡)

“秋风袅袅入曲房,罗帐含月思心伤。蟋蟀夜鸣断人肠,长夜思君心飞扬。”(汤惠休)

淅淅沥沥之鸣,怎能不勾起思情离愁?

 

    3

论精神线条和心灵耳朵,古人比今人要敏细、精巧得多,后者太糙太钝了。试问,我们能识几种虫语?谁配做一只蟋蟀的知音?

明人袁宏道在《蓄促织》中,论虫语之异:蝈蝈“音声与促织相似,而清越过之……凄声彻夜,酸楚异常,俗耳为之一清。”金钟儿,“如金玉中出,温和亮彻,听之令人气平……见暗则鸣,遇明则止。”

虫微弱,和鸟兽的张扬不同,其性谦怯,其态隐忍,故生命触须极细,对时令、天气、晨暮、地形的体察极敏,这也是其声之幽、之迂、之邃的原因。所以,凡悟其语、知其音者,耳根须异常清静,心灵须有丰富的褶皱与纹理,方能共鸣。否则,对牛弹琴。

 

梅妻鹤子,山鬼结拜,在师法自然上,古人真是身体力行。

他们比今人性灵、彻悟、烂漫,所以能出公冶长那般通鸟语之人,恐怕这也是古典文学出没灵异精怪的原因。一部《太平广记》,近乎仙妖大全。

他们走得远,走得幽,一个人敢往草木深处闯,所遇蹊跷和神奇也就多。

这和科学及生产力无关。

 

几千年来,古人的生活美学和精神空间里,虫鸣文化一直是重要构件。

和“天人合一”的心旨有关,也与早年大自然的完整性和纯净度有关。

说到这儿,忽想起一档游戏来。儿时,有一种“鸡、虎、虫、棒”的斗牌,现在想,后人无论如何发明不出这玩法了,因为世界的元素变了,常识也变了。不信你看:野虎没了吧?那“虎吃鸡”之经验即立不住了;对笼养鸡来说,“鸡食虫”岂非白日梦?虫也给农药灭净了吧?“虫咬棒”从何谈起?几条生物链都断了,现代视野里只剩棒和鸡,没得玩了。

大自然的完整性一旦受伤,古老游戏的内在逻辑也就撑不住了。

 

 4

对古人心境而言,虫鸣是一位如约而至、翩然而降的房客。

娉娉、袅袅、衣冠楚楚、玉树临风……略含忧郁,但不失笑容与暖意。尤其在百姓和孩童耳朵里,那分明是高亢的快活。

“怀之入茶肆,炫彼养虫儿”,“燕都擅巧术,能使节令移,瓦盎植虫种,天寒乃蕃滋”……在《锦灰堆》书里,大师级玩家王世襄忆述了亲历的京城虫戏,从收虫、养虫到听虫(斗虫为我所憎,故本文不及),从罐皿到葫芦的植术造式,淋漓详尽。

为挽续虫语,古人从唐代开始宠虫,“每至秋时,宫中妃妾辈,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子,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也”(《开元天宝遗事》)。经一路研习,蓄虫术愈发精湛,学得孵化后,虫声即从秋听到冬,听到过年了。

古人会享受,擅享受,懂享受。

想想吧,大雪飘凌、风号凛冽,而斗室旮旯里,清越之声蓦起,恍若移步瓜棚豆架……而且此天籁,取材皆于大自然,几尾草虫、半盏泥盆、一串葫芦,即大功告成,成本极低。

 

有句俗话,叫“入葫听叫”。

太美了,真是点睛之笔啊,正可谓一葫一世界、一虫一神仙。你看,秋虫和葫芦,动静搭配,皆出身草木,多像一副妙联的上下句。

虫声高涨,带动了它的商品房——葫芦业。清咸丰年间,有个河北三河县人,别号“三河刘”,他种造的葫芦,音效特好,至今为收藏界念叨。过去的北京琉璃厂,一度虫鸣沸腾、葫芦满街,有位叫张连桐的人,也是养葫高手。

那年逛地坛庙会,我购得一玩意儿:一对乌色的草编蟋蟀,翘翅攀在半盏束腰葫芦上,神态警觉,栩栩如生。作者亦有来头,裕庸老先生。该翁1943年生,满族正黄旗,爱新觉罗氏,曾拜师北派的齐玉山、南派的毅正文,被誉为京城最后的草编大师。

至今,它仍摆我书案上。冷不丁搭一眼,心头滑过一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或“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甚是惬意。

 

5

城市豢养的器官是迟钝的,知音秋虫者,寥寥无几。

王世襄先生乃其一。这位大爱大痴的老人,那种蚂蚁般的天真,那种对幼小和细微的孜孜求好,那种茂盛的草木情怀和体量……当世恐难见其二。

他在《锦灰堆》里回忆的那番青春好风光,乃中国养虫人最后的黄金时代,亦是虫鸣文化的绝唱和挽歌。

此后,水土、心性、耳根、居境、世风……皆不适宜了。

空间越来越只为人服务,环境侍奉的对象、卫生标准的主体,都是人。比如水污、地污、光污、音污,比如农药、化肥、除草剂,其量于人不足致命,于虫则不行了,虫清洁成癖,体弱身薄,一点微毒即令之断子绝孙。

 

古时秋日,不闻虫语是难以想象的。那是耳朵渎职,是心性失察,是人生事故。足以让人惊悸、懊恼,羞愧难当。

可当今,一年到头,除了人间争吵和汽车喇叭,我们什么也听不见。

或许耳朵失聪,或许虫儿被惊跑了,躲得远远的了罢。

总之,不再与人共舞,不再与人同眠。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何年何夕,那尾童年的蟋蟀,能再赴我枕畔、窃窃私语呢

 
 
  • 标签:蟋蟀 虫鸣 赏秋 自然 
  • Re:蟋蟀入我床下
    窦群(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16 10:58:01
    窦群(游客)现在也可以有尾童年的蟋蟀,能再赴枕畔、窃窃私语,只要夜晚敢躺在村庄的田四里。在一个海边跑到离景区远点的地方,路够窄,夜够黑,初听蛙鸣很惊喜,只是待了一会儿就产生恐惧感,没敢多待,返回了。
     
     
    Re:蟋蟀入我床下
    飞翔(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16 14:32:35
    飞翔(游客)虫没了,心性更没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混凝土了,现代人正过着一种很惨痛却不觉察的生活。谢王老师!
     
     
    Re:蟋蟀入我床下
    远方(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16 21:57:53
    远方(游客)回头感叹环境的变迁,生态的恶化,一回头仍旧按照原来的方式过着毒化地球的生活,就像《荒野的消逝》曰:“一边争宠最后的荒野,一边做着拓荒的技术准备;一面上演着赞美与愧疚,一面欲罢不能的磨刀霍霍。”悲哉!悲哉!
     
     
    Re:蟋蟀入我床下
    123(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16 23:49:03
    123(游客)虚假的声色下,现代人真的不会生活了。没有了大自然情趣和心性,没有自己的生活,只会跟着炒家玩什么无聊的杜拉拉,可怜!应了那句话:娱乐至死!
     
     
    Re:蟋蟀入我床下
    简简(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17 4:15:13
    简简(游客)读过一首诗,流沙河的《就是那只蟋蟀》。真想大段大段的引入: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豳风·七月》里唱过
    在《唐风·蟋蟀》里唱过
    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
    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
    在姜夔的词里唱过
    劳人听过
    思妇听过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深山的驿道边唱过
    在长城的烽台上唱过
    在旅馆的天井中唱过
    在战场的野草间唱过
    孤客听过
    伤兵听过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记忆里唱歌
    在我的记忆里唱歌
    唱童年的惊喜
    唱中年的寂寞
    想起雕竹做笼
    想起呼灯篱落
    想起月饼
    想起桂花
    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野塘剩残荷
    想起雁南飞
    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
    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
    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呵呵,当年一如家养的虫儿,现在,它们在哪鸣唱?当故园已消逝,雁已失了踪迹,妈妈已无力呼唤。它们会在哪?
     
     
    Re:蟋蟀入我床下
    简简(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17 4:16:26
    简简(游客)七夕快乐!
     
     
    Re:蟋蟀入我床下
    大雪无痕(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17 18:52:53
    大雪无痕(游客)我想王老师至少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自然被毁。二是心性萎颓。而且后者更是题旨所在吧。今晚我要去寻找虫鸣,这是秋天的仪式。谢谢王老师提醒!记起王老师在某篇文章中有关于现代人“感官又聋又哑”的说法,确实如此!
     
     
    Re:蟋蟀入我床下
    南园北泽(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18 20:45:06
    南园北泽(游客)散文的味道越来越浓!祝安!
     
     
    Re:蟋蟀入我床下
    洒水(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18 21:03:06
    洒水(游客)王老师早已超越了散文,思想炉火纯青,语言优美精致
     
     
    Re:蟋蟀入我床下
    国库券(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20 1:38:07
    国库券(游客)夜晚,虫子在吹口哨。而世间,人在大声争吵,乃至什么也听不见。
    所言极是,现代人就是这样失聪的!
     
     
    Re:蟋蟀入我床下
    景Raphael让(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20 18:45:17
    景Raphael让(游客)是因为读了老师的《在古代有几个熟人》才循名而至。。。喜欢老师的文字!
     
     
    Re:蟋蟀入我床下
    yuchen3377(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21 5:05:36
    yuchen3377(游客)秋天也是欣赏书画的最好时节罢......
     
     
    Re:蟋蟀入我床下
    云水皆缘(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22 19:32:17
    云水皆缘(游客)也是因为读了老师的《在古代有几个熟人》才循名而至。。。喜欢老师的文字
     
     
    Re:蟋蟀入我床下
    特变电工(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22 21:11:40
    特变电工(游客)蛐蛐好像不是用肚子“叫”的,振翅造声(?)。
     
     
    Re:蟋蟀入我床下
    美果儿(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23 0:04:58
    美果儿(游客)王老师,《精神明亮的人》这本书深深吸引了我。正如一位读者所说,一路上,有了你的书,我感到雪的融化,春的临近。谢谢你。
     
     
    Re:蟋蟀入我床下
    小城故事(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23 22:46:38
    小城故事(游客)读了您写的“两千年前的闪击”感觉挺震撼的。我来自西安, 你太棒了!
     
     
    Re:蟋蟀入我床下
    白水江的鱼(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24 14:21:54
    白水江的鱼(游客)谢谢王老师,老师是不是写过歌词。
    我儿时读过浩然先生的“大肚子蝈蝈”,真的很美。然而~~~~~~
     
     
    Re:蟋蟀入我床下
    江上渔者(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24 20:56:29
    江上渔者(游客)是不是我曾经的政治老师王老师呢……读书时很仰慕你。现在我工作了。还不时常起……
     
     
    Re:蟋蟀入我床下
    申圣(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25 4:45:09
    申圣(游客)偶然间拜读王先生的《在古代有几个熟人》,非常感激!一个人正当低谷孱弱时,精神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这两首最具幸福感的古诗,仿若明灯,指引了我方向:物质金钱带给你什么?放手吧,退一步,你就发现海阔天空,真正的快乐在自然天地......
    最次多谢
     
     
    Re:蟋蟀入我床下
    来去自由(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25 15:24:47
    来去自由(游客)每天早晨上班的时候路过一片树林,都把自己想象成在森林里穿梭;每看到阳关照耀下的小草随风摆动,都感动的想哭。怀念踩在松软的泥土上的感觉,好像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理解了古人那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知音难求”,还有几个人去求呢?幸好有王老师的文章慰藉。
    以下为王开岭的回复:
    您的感觉很好,谢谢信任!感谢以上诸位关注!琐事扰身,总难及时回访博客并一一回复,深表歉疚!这些留言都很温暖,让我感动并引为知己。秋天了,祝大家心境辽阔、舒适!
     
     
    Re:蟋蟀入我床下
    齐鲁(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29 12:12:14
    齐鲁(游客)开岭,那篇发表于《读者》17期上的《在古代有几个熟人》为啥还不传到网上来?
     
     
    Re:蟋蟀入我床下
    静静的河流(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9-2 13:51:36
    静静的河流(游客)读过《在古代有几个熟人》循声而来。读王老师的文字真是一种享受、净化。
     
     
    Re:蟋蟀入我床下
    杨里克(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9-24 1:04:51
    杨里克(游客)美文!
    给人美的享受。
     
     
    Re:蟋蟀入我床下
    shallan(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10 0:38:37
    shallan(游客)渊博
     
     
    发表评论:
    载入中……

    王开岭的博客©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