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霞


释“钿”兼回金匠(2)
吉霞 发表于 2010-3-27 15:46:00

     

 

“钿”,在汉之前,确实没有此字,字的发生发展,也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发生发展的,比如,有的字消失了,有的字产生了,有的字还在,但字义变了,或变为多义,或转为他义,如“粉丝”,如果再过五十年,社会生活又变化了,回过头来读文字,见“粉丝”二字,如果仅从食物的角度上看,那你怎么也不会理解的,因此,看一个字,一定要从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出发,也就是一定要回到那个时代的生活,来看“旧文”,不能用“新文”“新思维”来套,那就不会理解。

戴侗的《六书故》我没有见过,其中的“钿,金华为饰田田然”,很明确地说“钿”是一种鉓物,《说文?金部》“钿,金华也。”先说一句,“华”字,不是你理解的“花”,“金华”不是“金花”的意思,“华”指的是“光”,即现在说的“光华”,“金华”是“闪闪发着金光”的意思,先把这个意思理解了,就能够理解“钿”这个字为什么在汉以后产生,并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

首先要从青铜器说起,青铜时代从商周一直延续到秦汉,从宫庭王室到民间,那时,青铜器称为“金”,所以才把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好的称为“吉金”等等。青铜是合金,成本高,不能大规模地应用,战国时间,冶铁业发展较快,秦汉以后,铁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专指青铜的“金”,渐渐被“铁”借用(借,主体和客体本身就有密切关系,就像现在借钱借物,总是像亲戚朋友等相关人去借,当然,跟银行借,属于另外一种经济形态,借字也是一样,或者本身就是从母体里脱离出来的),产生了许多“借金”的“铁”字,如“铞、钯、钮、鈊、钧”等等,太多,可以去查查字典。

铁器应用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本低,同时,制造这些器物时,又把制造青器的一些高技术,也应用到了铁器上,这期间,金、银等贵重金属器物也逐渐进入社会生活,毕竟金银太少,那就找点便宜,于是如镀金,鎏金也就大大发展了,也就是现在人说的“贴金”技术。

其次,汉明帝时,佛教进入中国,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大发展大繁荣,“南朝六百八十寺”,北朝花样更不少,除了造佛像,造寺,老百姓的生活也与之息息相关,特别是女人,不论哪个朝代,都要领风气之先,她们都能把政治生活或者高科技化在她们的脸上,她们为了美。

   她们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也要把脸上涂得金光闪闪,形成风气。至于: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中的“约黄”和“裁金”,指的是将黄金色的纸或者是金泊纸成各种形状,贴在脸上,于是“贴花黄”成为当时流行的一种女性化妆术,称为额黄、鹅黄、鸭黄、约黄等,我想,可能就像现在小摊上卖的贴纸,贴上去后,再把纸揭下来,然后图案留在脸上,或者是反复地在一个位置上贴,因为,贴一次,着色不够,再贴一次,再贴一次,就像现在的四色印刷一样,反复地贴,直到把“着花”为止,而不是现在理解的把花样直接贴在脸上。这种化妆术到唐朝时更加盛行。如卢照邻诗:片片行云著蝉鬓,纤纤初月上鸭黄。皮日休诗半垂金粉如何似,静婉临溪照额黄,郑史诗最爱铅华薄薄妆,更兼衣着又鹅黄,经过五代到宋代时,额黄还在流行,如宋彭汝励诗:有女夭夭称细娘,珍珠落鬓面涂黄。” 北方妇女就流行过“佛妆”,张芸叟《使辽录》中所说:“胡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

  《木兰诗》中的“对镜贴花黄”一句是个读书人都知道,指的就是这种化妆术。翠钿金钿等名目就是此时发展起来的,这些都是源于女人们的美。起自秦汉,至南北朝隋唐时始成为流行的妇女面饰。

具体到“钿”这个字,源于此,为何用“田”字表现,就是由“田”的本义“猎”,猎是的动作而来,“反复”,起来倒下,倒下起来,贴花黄,也是要一次一次的反复地贴,才能金光闪闪,“钿”,就是这么来的,取“田”义,也取“田”音。

 

 


阅读全文 | 回复(1)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标签:随笔 
  • Re:释“钿”兼回金匠(2)
    欧金匠发表评论于2010-3-27 12:09:19
    欧金匠谢谢,这么辛苦为我解说,但我有疑问,稍后整理再提出。
    以下为吉霞的回复:
    这倒不辛苦,自己的理解,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告知,我也好去专门查查,不似这么简单地说说,不过,有些时候,真的挺简单的,没有那么复杂。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载入中……


    我的专题
    载入中……

    最新日志
    载入中……

    最新评论
    载入中……

    访客留言
    载入中……

    登录管理
    载入中……

    博客搜索

    友情链接

    博客信息
    载入中……





    订阅到抓虾
    鲜果阅读器订阅图标
    Add to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