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载入中……
 
博客公告
载入中……
最新日志
载入中……
最新评论
载入中……
最新留言
载入中……
登录管理
载入中……
站内搜索
博客信息
载入中……
友情链接
博客订阅

feedsky
抓虾
Rojo
google reader
netvibes
my yahoo
newsgator
鲜果
哪吒
有道
QQ邮箱
九点
帮看
http://wap.feedsky.com/zoewang

 
革除陋习更需法制规范

胡海鸥 发表于 2010-10-16 13:08:00

2003年12月2日下午,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第四场的辨题是 “革除陋习主要靠法制规范,还是主要靠国民素养”,该辨题很有特色,紧贴我们的实际生活,启示我们思考革除陋习的有效方式,双方的辩手都表现出色,作为评委之一的我虽然不能说,他们的辩论达到了“唾咳落九天,随风生玉珠”的水平,但是,所有观看过这场比赛的人都有这样深刻的印象,即他们的陈述准确到位,反应机敏睿智,防守滴水不漏,进攻入木三分,表达诙谐幽默,这就置我于非常困难的境地,我觉得他们的辩论水平实际上在伯仲之间,给哪一方高分都有对不起另一方的负疚。在这个意义上,按照游戏规则得出的胜负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双方的参与,使辩论的过程给双方以及所有观看和关心这个节目的人的思考与启示。

从学理上讲,革除陋习既要靠法制规范,又要靠国民素质,两者缺一不可。但是,出于辩论的需要,组织者故意将这个问题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以使辩论台上“阵云高,狼烟四起” ,“拥雕戈西戍”。这就更需要我们对这个话题作学理上探讨和说明。尽管,辩论的最后打分是反方,主张“革除陋习主要靠国民素养”的一方赢了,但是,就我的理解而言,法制规范对于革除陋习更为重要,所以我们对问题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辩论赛的层面上。

毋庸讳言,我们这个民族仍有不少的陋习,譬如,随地吐痰,乱扔果壳纸屑烟蒂,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人前人后说长道短,为逞口腹之欲而饕餮濒危动物……等等。为解决这些陋习我们的管理者没有少花精力,历史上我们曾经有过各种运动,如破旧立新,大学习大批判等等,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说服教育,榜样表率的力量来革除陋习,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建立在提高国民素养的基础,因为,能够为大学习大批判,说服教育、榜样表率作用的人,其素养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所以运用这种方式就是重国民素养更甚于法制规范,然而,这种方式耗资糜费,劳师甚众,但收效甚微,以致这些年来我国的陋习不仅没有革除,甚至还有相当严重的蔓延和泛滥。差不多在于我们大学习大批判的同时,新加坡强调用法制规范来革除陋习,几十年的努力不能说陋习尽除,但至少是社会风气大为好转,至少谁也不敢乱吐口香糖,尽管,新加坡也付出了被西人称为“美丽的大监狱”的代价。不仅于此,还有70年代的香港,比陋习严重得多的腐败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连医院里的护工也要向病人索取小费,否则,病人欲求一口热水也不可得,香港当局依靠法制规范,启动廉政公署,用了三年半的时间,把社会风气治理得相当清廉公正。他们的这种做法表现在至今随处可见的标语上,“奉政府御,随地吐痰者罚款1000港元”。笔者是经过大学习大批判年代的人,当年的许多标语尽管气势汹汹,却实在如过眼烟云,立时就忘,现在看着香港的标语却不禁有些凛凛然,惶惶然,1000港元一口痰,这个牌价怎么也触及了我,包括绝大多数人的灵魂,以至他们的街头巷尾,果壳纸屑烟蒂痰迹这比我们少得多了。可见,革除陋习,可恃者,非国民素质,乃法制规范者也。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没有国民素质的最终提高,被革除的陋习还会卷土重来,因为,法制规范只是使人“不敢”或“不能”,却不是“不想”沿袭陋习,所以只要法制规范的实施小有松懈,一度被革除的陋习很可能出现强劲反弹。所以必须在人们内心建立起必要的栅栏,所谓“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人们就会以陋习不改为耻,这就是国民素养的提高,陋习才能真正的,从根本上被革除掉。在这个意义上,革除陋习要从法制规范开始,并有有国民素养提高为根本保障。没有法制规范开始,就不会有国民素养的提高,即便国民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法制规范仍然不能松懈,提高的国民素养仍然可能再度跌落下来。所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民素养从整体上讲还是比较脆弱的,尽管少数特殊材料做成的人能够“拒腐蚀,永不沾”,但是,大多数人仍有可能“罐儿不离井上破”,只要少数人违规而不受制裁,许多人迟早会起而效尤,良好的国民素养仍可能再度跌落尘埃。所以,法制规范是提高国民素养的基本条件,也是保障国民素养在高位运行的关键。尽管,革除陋习,法制规范和国民素养两者不可或缺,但是,法制规范比国民素养更为重要,因为它不仅决定陋习的革除,而且决定国民素养的提高和维护。这是笔者在辩论比赛之外还要补充的意思。当然,国民素养的提高不仅在于法制规范,而且需要其他许多条件的举杯,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没有相应的国民素养的支撑,法制规范的解释就会变形,就可能贯彻不下去。这些意思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畴。

确实,这场大学生辩论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大学生的修养和风采,它很对得起笔者给予的许多赞誉,但同时,笔者也要指出,这个辩论赛也暴露现代大学生的一些局限,譬如,我们这些辩手在某种程度上是享受“精神快餐”长大的一代。因为他们对世界文明史的发展涉猎较少,引用名人名言也有些牵强附会,还需要卡片来提示名人的名字。这些都表明他们读的不是名人的名著,而是什么索引本,或者干脆是google搜索的名人名句,他们这样做可以非常高效,甚至是准确地运用这些名人名句,但是,作为主题思想的把握则难免是欠缺的,文化底蕴也往往是单薄的。也许计算机的发展就是让普通大众更方便地享受“精神快餐”,但是,作为文化精英的大学生对精神产品的消费决不能停留在大众化的口味上,大学生还是要尽可能多读原著,从源头上把握精神文化的主体脉络,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寻章摘句之上,然后才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陈出新,创造出更新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否则,则只能跟在巨人们后面亦步亦趋。

大学生辩论赛的意义主要不在于胜负,而在于启发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在于促使人们深入思考,提出超越书本的全新理念,才有助于全民族科学技术文化水平的提高,推动大学生辩论赛向纵深发展,辩出高度,辩出新意,辩出特色,这也是提高国民素养,革除陋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标签:陋习 法制 规范 
  • 发表评论: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