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载入中……
 
博客公告
载入中……
最新日志
载入中……
最新评论
载入中……
最新留言
载入中……
登录管理
载入中……
站内搜索
博客信息
载入中……
友情链接
博客订阅

feedsky
抓虾
Rojo
google reader
netvibes
my yahoo
newsgator
鲜果
哪吒
有道
QQ邮箱
九点
帮看
http://wap.feedsky.com/zoewang

 
从明嘉靖的“改稻为桑”看政府干预的必要

胡海鸥 发表于 2010-10-22 12:35:00

在电视连续剧“大明王朝”中,有一个官府直接决定农田价格的情节,它看起来有悖新古典经济学的不能轻易干预市场论断,实际上却在更深层次上证明,转轨经济的价格并非市场经济中的价格,不完全为市场决定的价格不仅需要,甚至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干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谨慎地运用外国的论断和模型分析解决我国的问题。

明嘉靖年间财政亏空,朝廷要推行“改稻为桑”的政策,就是将稻田改为桑田,养蚕织绸,以丝绸的收益摆脱财政困境。贪官严世蕃,郑必昌和何茂才等则想借机低价买进稻田,中饱私囊,他们趁天降大雨,毁堤淹了淳安、建德两县的田,人为造成灾荒和粮价上涨,农民为渡过灾年,只能低价卖出稻田,致使丰年值40-50石稻子一亩的田,跌到10石一亩。江浙总督胡宗宪告诫将往杭州任知县的高文翰,一定要以较高的价格收购农田,否则,就会富了贪官,穷了百姓,甚至逼民造反。胡宗宪的主张于情绝对必要和正确,于经济学的理却很有令人困惑的地方。因为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是个精巧的仪器,任何对市场的干预都很可能导致市场的紊乱。

确实,对市场的干预非常可能造成市场的紊乱,因为为市场供求相等决定的均衡价格能够有效地调节市场供求,而一旦遭遇政府干预,实际价格就会偏离均衡价格,这就给市场一个错误的信号,误导资源配置。当然,在短期中,这种干预可以提高效率和维护公平,但在长期中则一定会遭遇障碍,甚至造成生产力的破坏。改革开放前,我们用行政手段实行低房租政策,短期中让贫困家庭住上廉租房,这好像是对他们的公平。长期中房屋生产者得不到应有的补偿,生产积极性遭遇挫伤,一座座城市因此失去应有的活力和繁荣,甚至沦落破败到前几十年的水平。即便用市场手段进行干预,其结果虽然比行政手段好,但仍然会留下扰乱资源配置的麻烦。譬如,农业丰收,农产品价格下跌,政府增加对农产品的收购,在短期中可以避免谷贱伤农,长期中还是要误导资源配置。因为,粮价下跌表明粮食供给太多,也就是配置在粮食生产上的土地太多,听任价格下跌,减少粮食产量,则可以将土地转移到其他短缺产品的生产上去,这就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政府购买,抬高粮价,则给市场一个继续多产粮食的信号,有限土地仍然配置在供给已经过剩的粮食上。同时,只要政府继续维持农产品的高价,则需要买入的粮食越来越多,直至财政不堪重负。可见,只要干预市场价格,使之背离均衡价格,都一定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对价格最好的管理就是不要管理。

正是根据这样的论断,我国学人也认为,我国政府应该尽可能减少对市场价格的干预,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我国的价格不仅不能不管,而且往往非管不可。这不是新古典学派的逻辑出了问题,而是我国的价格与他们的价格有根本不同,所以不能简单地套用他们的论断。明嘉靖的“改稻为桑”时的稻田价格就是个证明,因为稻田价格的上升不为正常的市场力量所决定,而为贪官污吏的“毁堤淹田”所造成。听任这样的价格发挥作用,则会帮助少数贪官污吏对中小土地所有者的野蛮掠夺,造成土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官府的干预才有希望最大限度地纠正市场的局限,阻止贪官污吏阴谋的得逞。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不干预的经济学论断,则一定会酿成经济,甚至是政治的紊乱。尽管像“毁堤淹田”这样无耻扭曲价格的案例在我们生活并不多见,但由于其他原因造成价格扭曲的情况却几乎屡见不鲜,所以只有消除扭曲价格的力量,使得价格真正为市场力量所决定,这才能像新古典学派那样,实行不干预价格政策。而在价格机制没有理顺不前,那就非干预不可了。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国管理层不仅不能不干预汇率与利率,而且非要强化对这两者的干预不可,因为我国决定这两者背后的变量还远远没有理顺。尽管,我国目前大多数商品的价格都已经放开,但是,放开的价格并未完全为市场力量所决定,因为,我国劳动力价格偏低,能源价格扭曲,环境成本没有充分表现出来,这就造成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偏低,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很大,这样的汇率决定肯定不同于新古典学派认定的价格,如果听任这样的市场机制决定汇率,则一定会成我国经济运行的紊乱。不仅于此,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人民币一定投放过多,市场利率就有下降的压力,这就会加剧经济过热,所以央行一定要进行干预。政府干预的结果造成利率的非市场化,这又反过来,使得商品的价格背离新古典经济学派所假定的价格。这样的价格既不能充分地反映市场的供求,也不能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对这种价格的干预就是在违背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干预论断的地方,再度找到并恪守不干预的精神。

国内学人比较偏好以既定的价格为前提,然后把模型工具用的出神入化,也就是在把我们的价格看作人家的价格的基础上,运用人家的理论,得出与我国经济运行相去甚远的结论,这正是我们常常大呼中国经济看不懂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因为我国价格远非外国理论所认定的价格,甚至在我国劳动力、能源和环境等价格没有调整到位之前,所有放开的商品价格都与外国的价格不是一回事,如此前提的失之毫厘,难免使有关论断谬之千里。在这个意义上,研究有关价格的前端,即决定价格的机制甚至要远比研究价格的后端,各种模型要重要的多。

 发表于经济学家茶座2007,3

阅读全文 | 回复(1) | 引用通告 | 编辑
 
Re:从明嘉靖的“改稻为桑”看政府干预的必要

老铁(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22 20:21:09

老铁(游客)冯友兰九十岁时才体悟到:举世誉之不加劝,举世毁之不加诅。
望与楼主共勉。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