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从胡适博士学位说到冯友兰
 邵建 发表于 2010-6-28 13:55:00
 

  有关胡适博士学位的讨论

  胡适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回国。1919年2月,胡适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这本书的封面署名是“胡适博士著”。于是就惹来了麻烦。该年6月,胡适好友朱经农致信胡适:“今有一件无味的事不得不告诉你。近来一班与足下素不相识的留美学生听了一位与足下‘昔为好友,今为讐仇’的先生的胡说,大有‘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神气,说‘老胡冒充博士’。”

  冒充博士,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此时的胡适并没有拿到哥大的哲学博士学位。哥大有个特殊的规定,博士论文答辩过后,一定要正式出版,并送上学校一百本,学校才颁发学位证书。胡适是1922年在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他的博士论文的,1927年他从英国到美国前,嘱咐亚东图书馆寄一百本书到哥大去,然后用它换回了自己的博士文凭。因此,胡适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准确地说,是1927年而非1917年。

  学位延宕十年,这个问题由胡适的“好好学生”唐德刚揭出,由此引发一场有关胡适博士学位的讨论。“疑胡派”认为胡适当时口试没通过,所以没及时拿上文凭。“卫胡派”认为胡适当时急于回国就任北大教授,没顾上出书,所以耽误。属于“卫胡派”的夏志清认真排查了袁同礼编制的《中国留美学生博士论文目录》,看到北大出身的冯友兰和他在上海沪江大学的老师徐宝谦的论文,冯、徐两位也都是哥大的哲学博士。这两本书都注明是“哥大论文”。夏志清便认为:这一定是胡适想出一条妙法,在国内印英文论文,冯、徐二氏有前例可循,想来也是返国后把书印好,再寄给哥大一百本的。徐的情况不详,根据冯的年谱,他是北大毕业后,1919年底达到纽约的,1923年6月,冯通过了以《天人损益论》为题的博士论文答辩,然后就打道回府,回国任教了。直到1924年底,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修改后的论文《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才拿到哥大的博士文凭。

  这种回国内出版博士论文的做法是否由胡适开头,已不可考。有趣的是,夏志清笔头一转,下面就对冯友兰尖刻起来。“这两本论文我在沪江大学时都已读过。冯著比较孔、老、亚里斯多德三人的人生观,英文极劣,当时我就觉得发表这种论文是很丢人的。但冯友兰不缴进一百本论文,博士学位哪能到手?”

  胡、冯的“中国哲学史”之争

  夏志清不但是耶鲁英文系出身,还自称“英文系的优等生”,那么,冯友兰“英文极劣”是否出自他那优越感之下的酷评?这并非没有可能,何况历来文人相轻。不过,冯友兰的英语确实不怎么好,让人得出这个印象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的文字。冯友兰曾这样比较过在美国的北大留学生和清华留学生的区别:“我们这些北京大学毕业的……,对于中国的东西知道得比较多一些,对于中国政治和世界局势比较关心。缺点是英文比较差,社交比较差,穿戴比较随便。”至于清华来美的,“不仅专业学得好,英语也流利,社交活跃,衣冠整齐,但对于中国的东西知道得比较少。对于政治不大感兴趣。”

  胡适和冯友兰同为哥大的哲学博士,又同样师从大哲学家杜威,回国后,又同在中国哲学史上下过工夫。正因为如此,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成了一对冤家,学术冤家。胡适1917年回国,1927年才正式拿到博士文凭,比小于自己的冯友兰反而迟拿了三年。胡适虽然1919年先声夺人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但此后便没有下文,以至被北大属于文化保守派的黄侃讥为“著作监”。然而,若干年后,这个中国哲学史的未尽工作,却让冯友兰给完成了。1930年冯先出《中国哲学史》(上卷),1933年,又一气呵成在商务印书馆同时出版了上下卷。于是,两人不免在中哲史上相颉颃。

  学人眼中的胡、冯相轻

  1947年夏,留学北美的何炳棣去哥大附近一家旅馆看望来美的冯友兰。聊天中,何提及一位女士正在写的硕士论文,题目是《1927年以前胡适对中国文化界的影响》。“冯先生听了,急不能待,口吃地以极纯浓的河南腔说:‘这……这……这个题目很……很……很好,因为过了1927年,他也就没……没……没得影响啦!”巧的是,也是何氏的何兆武1940年代在西南联大读书,也听过冯友兰同样的表达,他在《联大七年》中有一段回忆:“有些老师喜欢在课堂上胡扯,甚至于骂人,但我非常喜欢听,因为那里有他的风格、他的兴趣,有他很多真正的思想。比如冯友兰在课堂上骂胡适,说:‘胡适到1927年就完了,以后再没有东西了,也没起多大的作用。’”

  不过,就像以上夏志清说过胡适就把矛头对准冯友兰一样,何炳棣说完这一节,笔墨一歪也落到了胡适头上:“相形之下,冯之讥胡要比胡之讥冯温和多了”。可惜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中,胡适如何讥刺冯友兰,又如何显得更不“温和”,何炳棣只放空头却未曾落墨,这里只好根据其他阅读试为补。读钱穆的《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20世纪30年代,钱穆在燕京大学任教,一天顾颉刚约他一道去胡家聊天。那天他们三人从胡适的书斋一直坐到院中石凳,“尽谈了些老子问题。适之谓天下蠢人恐无出芝生右者”。“芝生”是冯友兰的字。胡冯二人在老子孔子谁先谁后的问题上,观点相左,积不相容,因此胡适一时失雅,唐突此言。  

 
 

 
 
 
Re:从胡适博士学位说到冯友兰
 小豆瓣(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7-2 21:22:09
 
小豆瓣(游客)只要说的是真话,意见向左也很正常啊。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从胡适博士学位说到冯友兰
 一头猪(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7-3 16:25:13
 
一头猪(游客)文人啊!干嘛一定要谈别人和自己对历史的贡献呢?自己做自己的学问就好了。一定要容不下别人。不好。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载入中……
 

载入中……


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模板:部落窝模板世界

载入中……



feedsky

 
抓虾
Rojo
google reader
netvibes
my yahoo
newsgator
鲜果
哪吒
有道
QQ邮箱
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