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载入中……

博 客 分 类
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模板设计:部落窝模板世界

载入中……


 
 
“不要写与草木同朽的东西”
老木匠 发表于 2010-5-31 12:15:00
 

——我的导师的为学为师之道

我在复旦大学法律系读研究生的时候,有幸跟随导师叶孝信教授读了三年书。以后留校任教,又蒙先生长期耳提面命,感受先生为学、为师之道,至今已是28年。

先生出生于福建福清乡间一个耕读世家。父虽无功名,但以知书达礼闻名于乡,宗族礼仪,多所参与。先生少年时,即蒙庭训,四书五经,资治通鉴是儿时的读物。小学未读完,抗日军兴,失学于乡,随父研读经文史地。至抗战胜利,直考高中,始学英文。1947年参加高考,在上海连考6场,被6个大学录取。当然去了第一志愿的北京大学法律系。先生至北京后,或以乡音被嗤,发奋读英文、习国语,二年级已为学生话剧团台柱,班级里以高才著称。1949年新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先生因有速记能力,参与会务工作。北大毕业后,先生又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研究生。1953年研究生毕业后来沪任教,先后任教于华东政法学院、上海市社会科学研究院法学所、复旦大学法律系。

我是在1982年年初报考研究生期间第一次见到先生。当时自己作为刚毕业的77级大学生,年轻气盛,自以为读了一些书,大有“我来了,我看见了,我胜利了”的气概,经常的口出狂言。面试的时候,先生问了一个《周礼》的问题,自己觉得确实翻阅过这部经典,就信心满满的回答。不料导师打断话头,专问《周礼》一书成书的源流、结构、影响,我那点浅薄的家底立刻被一扫而空,张口结舌的说不出话来。先生也不当面批评,只是淡淡的讲一句:“不要轻易下断语。”

这句话后来就成为研究生课程期间经常聆听的警句。跟着先生阅读十三经,有的时候偷懒,随便一举例,“孔子这样说”,先生立刻穷追“哪本书、哪一篇、哪一章是这样讲的?前后文的意思是什么”?我立刻就乱了方寸,不知所措。然后先生就会从容的背诵经典中有关段落的原文,解释全段的意思。原来四书五经都是先生自小背诵、经过仔细研读的,至今80多高龄,还是能够提上句对下句。

先生尤其熟悉“三礼”,对于儒家总结的西周礼制有很深刻的认识。总是从正反几方面斟酌比较,然后推倒出一个结论,并且总是提醒我们注意到适用结论的前提,“不要轻易下断语”。

先生一贯提倡学术研究“敬、诚、勤”的原则。先生一直说,对待学问必须要有恭敬之心。《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严肃对待学问,恭敬的从事学问,绝不能为媚俗而哗众取宠。“诚”,就是实事求是,冷静客观。从事法律史研究,不可盲从某些既有理论体系的结论,要根据史实说话。“勤”,就是要有广泛的阅读比较,多角度参考,才能辨明史实,进而提炼出规律性的现象。

先生自己就是贯彻“敬、诚、勤”原则的典范。他长期“述而不作”,很少发表作品。先生经常告诫:“不要写与草木同朽的东西,写那些人云亦云的东西有什么意思?”一定是要自己确实有发现、有真实感悟,前人所未言及、今人大多忽略的问题,才值得一写。而且先生又一直告诫,“文章要磨”,写完后放一放,磨上个几遍,方才拿得出手。

我攻读研究生期间,每个学期都有学期作业,小论文两到三篇。记得第一次给先生交了作业后,第二个星期上讨论课,先生将作业发回。我拿到手里一看,脸红了一大半:满纸都是先生用红笔修改的痕迹,从观点、论述逻辑、史料运用直到病句错字、标点符号,都逐一标出。以后每次作业,尽管自己尽量注意,但总有难逃先生“法眼”的瑕疵,总是通篇红笔标记的拿回来。在先生的督促下,三年下来,我原来的“英雄气概”消磨殆尽。在读期间,没有发表过文章,毕业后的第三年,才发表了第一篇文章。

毕业留校任教期间,承蒙先生信任,参与了先生领衔的科研项目《中国民法史》研究工作。这是属于国家教委“七五”重点规划项目,具有开创性意义。几经周折,在1993年成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1995年进行的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奖中,荣获一等奖,是法学研究领域八个一等奖中唯一一个法律史研究项目。这是先生“敬、诚、勤”学风的成果。

先生为学严谨,为人正直,保持严肃的生活态度,读书旷达而专注,谦和而有风骨,宽容而坚持立场,即使生气也从不轻易形诸于脸色、言辞语气。举手投足,总是那样的洋溢出“书卷气”,让人自然而然的敬服。

到了现在,我自己也做了导师,就像老师的书法我学不来一样,这样的书卷气我也没有能够传承。我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正常的初等教育;又在一个扭曲的时代——意识形态高调与实际生活几乎相反,你死我活的斗争哲学深入人心——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后来接受的又是半拉子的高等教育——真正接受了近代高等教育理念的教授在1957年后大多已经被赶出了高校;再后来,又经过了出国潮的簸扬、“风波”的放逐、下海的淘汰,很大一批真正有志气、有才能的人离开了高校。于是硕果仅存的我所属的这个人群,总体来说,没有什么“书卷气”。有成果、有教育理念的,也脱不了“匠人气”。甚至还有不少的“痞子气”。

更惭愧的是,先生的为学为师之道,我也没有很好的传承。尽管也说不得轻易下断语,可是不能劝告学生不轻易写文章。因为学生在学期间不发表论文,就拿不到学位,拿不到学位就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就要“杯具”了……

 

 
 
  • 标签:为学 为师 书卷气 
  •  
    Re:“不要写与草木同朽的东西”
    吉霞(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1 2:18:30
     
    吉霞(游客)我是游民出身,没有固定的导师,我家沾包的导师,也是福建人,叫郭英德,那时没事,我就跟个耗子似的跟着去蹭吃蹭喝,终于,沾包同志火了,说,是你的导师还是我的导师?到我导师家你又吃又喝又说的!好,不去了。郭老师的话说:现在,搞当代文学,现代文学的人品不好,学问也不好,搞古代文学的人品学品都说得过,他还有一句话就是:机会圴等,我总挂在嘴上教育别人,说,郭老师说,机会均等,当然,这是他私下说的话,搞当代现代的专家们,可不能上法院告呀!不过,可以搞一个全面的问卷调查,看是现当代的受学生敬重还是搞古典的受人敬重!就可以看出来了。
    以下为老木匠的回复:
    我们那一代做学生的,都是到导师家的蹭饭大王。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不要写与草木同朽的东西”
    naja(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1 4:40:34
     
    naja(游客)对倒数第二段尤有同感。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不要写与草木同朽的东西”
    老鲁(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1 7:38:37
     
    老鲁(游客)“不要写与草木同朽的东西,写那些人云亦云的东西有什么意思?”
    太精辟了!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不要写与草木同朽的东西”
    红桉(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 22:35:31
     
    红桉(游客)朝晖夕败,时间到了,没有什么能不与草木同朽.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不要写与草木同朽的东西”
    john vin(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3 0:00:25
     
    john vin(游客)哈哈,我做到了不轻易写文章,研究生3年写了2篇,虽然现在回头看文章有些幼稚,但至少我思考过,质疑过,批判过。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不要写与草木同朽的东西”
    小白(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3 0:36:46
     
    小白(游客)一日为师 终身受教
    喜欢这种不世俗的老师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不要写与草木同朽的东西”
    幽篁发表评论于2010-6-3 4:02:32
     
    幽篁“不要写与草木同朽的东西”确实非常有意义,但在执行时会有麻烦,因为越是水平差的人越觉得自己的文字很“不朽”。
    以下为老木匠的回复:
    哈,自以为不朽的现在太多了。
     
     
    发表评论: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