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比知识更重要
By: 智效民 发表于 2009-7-7 9:48:00
 

近年来,知识性电视节目在内地颇受欢迎——且不说《开心辞典》和《幸运52》的收视率居高不下,就连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也凭借知识性很强的综合素质测试吸引了很多观众。这种状况固然反映了国人对知识的偏爱,但是如果只重视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人格的养成,也是一种不正常的倾向。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知识的掌握比较简单,它主要靠记忆来实现,是一种层次较低的智力活动,所以人们把长于记忆、懒于思考的人讥为两脚书橱;但是人格的养成却相当复杂,它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教养、广泛的兴趣、高尚的情操和真正的智慧。因此健全的人格应该是自由思想、独立精神、诚实作风、仁爱品德的综合体现。如果只有知识的灌输而没有人格的养育,所谓知识就很可能成为争名夺利的武器,危害社会的工具。

对于这个问题,前人早有申述。比如辛亥革命以后,蔡元培便认为既然革命已经成功,所谓爱国精神就“不在提倡革命,而在养成完全之人格。”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以后,他又反复强调:“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研究学理的结果,必要影响于人生。”因此他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你们应“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为此,我想起了张元济先生。民国初年,他负责商务印书馆时,因为病休便要求停发自己的工资。董事会不同意,他就拒绝领取。公司将钱存入银行,几年后连本带息达到5000多元,他又建议把这笔钱当作教育基金,为公司低收入职工的子女缴纳学费。前不久《南方周末》报道说,安徽阜阳地区出现一种怪现象:领导干部为了收受贿赂,积累了一套“无病住院”的经验。他们住院时,由于许多人要去看望,所以“一次住院的‘纯收入’,少则5万元,多则数十万”。同一期《南方周末》还有一篇文章说,考完歌手就该考官员了,估计他们肚里的那点知识未必能够过关。这想法固然不错,但我以为在干部使用上,就算他知识能够过关,也还有一个人格的问题。对于那些见钱眼开的人格卑劣者,即便是学历再高,本事再大,也不能使用。这个问题不能只限于清谈,应该尽快形成制度。

此外,张元济在1949年参加新政协会议时,也有许多事让人感动。比如当时他曾往上海发过一份电报,电报费本来已经由大会招待处代他结算,但他认为这是私事,一定要自己出这笔钱。又如为了照顾其生活起居,有关方面允许他的儿子张树年到会陪伴,并给张树年送来零花钱,但是张元济却坚决不受。再如会议期间毛泽东约他去游天坛,并一起摄影留念,事后他写信要照片,还一定要洗相费。

一封电报,一份补助、一张相片,虽然是些小事,却展现了张元济的人格风范。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人格取向在他们那些人中非常普遍。比如梁实秋曾在一篇文章中说,他的老同学吴景超在学校时循规蹈矩、刻苦用功,后来在南京政府经济部任职,“所用邮票分置两纸盒,一供公事,一供私函,决不混淆。可见其为人之一斑。”另一个老同学张心一在抗日战争时担任银行总稽核,他“外出查账,一向不受招待,某地分行为他设盛筵,他闻声逃匿,到小吃摊上果腹而归。”难怪蒋梦麟要说,到了抗日战争前夕,中国现代大学制度以及银行、海关、邮政、铁路、盐务等部门“对公款处理的态度已经起了根本的变化”,从而比较有效地扼制了腐败。

与蒋梦麟相比,张元济看到的是问题的另外一面。抗战前夕,他用白话文写过一本小册子,名为《中华民族的人格》。他认为:“社会上迷漫着一种骄奢、淫逸、贪污、诈伪、颓惰、寡廉鲜耻的风气”,与大家“只注重新知识,将人格扶植、德性的涵养都放在脑后”有关;如果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把人格的扶植放在脑后,那就很容易诱导人们置良心于不顾,去竭力追求物质的享受;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便以为“只要抢得富贵,免得贫贱,……什么都可以不管了”;长此下去,只能造成整个民族的堕落。 
 

 
 
 
Re:人格比知识更重要
By: 黄油(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7-8 14:38:08
 
黄油(游客)说实在的这篇文章的题目有种很危险的味道···本身知识与道德就不是一件事···尤其是“知识的掌握比较简单”这句话··天知道这句话从何得来,这个辩证逻辑过于类似中学议论文。
还有之后的:“人格的养成却相当复杂,它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教养、广泛的兴趣、高尚的情操和真正的智慧”这句话将人格的养成严重泛化,这样说来,教养不够良好,体魄不够健康,兴趣不够广泛的人,就不具有良好的人格和道德品质?
事实上,由这篇文章,可以让人感知,中国的历史中从来不缺乏道德家,我们缺乏的是逻辑与科学。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人格比知识更重要
By: simply red(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7-8 15:54:46
 
simply red(游客)抗战前夕,他用白话文写过一本小册子,名为《中华民族的人格》。他认为:“社会上迷漫着一种骄奢、淫逸、贪污、诈伪、颓惰、寡廉鲜耻的风气”
--------------------------

70年之后,风气依旧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人格比知识更重要
By: 小兵(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7-8 16:15:09
 
小兵(游客)
以下引用黄油(游客)在2009-7-8 14:38:08发表的评论:
中国的历史中从来不缺乏道德家,我们缺乏的是逻辑与科学。

-----------------------------
赞同,而且此文有论点推论据之嫌,关联也十分牵强。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人格比知识更重要
By: soncurn(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7-8 16:58:53
 
soncurn(游客)严谨的逻辑和科学态度,本身就已经是人格方面的事情了。

博主道德感太强,自以为自己站在评判者的角度。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人格比知识更重要
By: vivizhyy(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7-8 17:21:59
 
vivizhyy(游客)简单的说,楼主似乎把原因结果颠倒了。并不是因为“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教养、广泛的兴趣、高尚的情操和真正的智慧”才能修养出好的道德,而是道德高尚的人注意培养这些,才会有这些共性。

1L 正解。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人格比知识更重要
By: tttt(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7-8 20:05:22
 
tttt(游客)hhhh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人格比知识更重要
By: 元谋小谭(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7-8 22:19:43
 
元谋小谭(游客)人格比知识更重要,那什么又比人格重要?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人格比知识更重要
By: dorothy(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7-8 23:50:48
 
dorothy(游客)将这里的知识翻译为information,可能就很切合了。information 通常就是简单的吸收记忆。而knowledge,则是很复杂的概念。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人格比知识更重要
By: bb(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7-9 8:37:46
 
bb(游客)简单的说,楼主似乎把原因结果颠倒了。并不是因为“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教养、广泛的兴趣、高尚的情操和真正的智慧”才能修养出好的道德,而是道德高尚的人注意培养这些,才会有这些共性。
______

那道德高尚是怎么来的?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人格比知识更重要
By: 法规和(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7-9 8:43:53
 
法规和(游客)如果人格能换算成钱 我早已经是亿万富豪了,可是能换吗?不能,所以,我还是为了生活甘心苦苦守着自己的底线。
在国外说中国游客素质差的,其实想不到素质和有钱人的比例是颠倒的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人格比知识更重要
By: 99(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7-10 13:02:59
 
99(游客)更重要,最重要。仁者见仁,但是,社会风气,与空气一样,人人必须处在其中。

张元济先生,和前辈们,既然曾在最危难的时代里顽强自立,做出了中国人人格的表率,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谨记继承传下去。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人格比知识更重要
By: 吾也(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7-10 15:37:27
 
吾也(游客)所论是极有意义的。
所倡也是极其重要的。
问题是:
君所强调的“人格”,正是缺在“知识”上。
君所例举的范本,无论是张元济,还是蒋梦麟,他们哪 位不是真正的智者?
你再看看今朝之乏人格者,无论他官多大,位多高,尽管头顶着什么博导、硕博之贵冠,哪一位又是真正的智者?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载入中……
 
 
载入中……

载入中……
 

日 志 分 类
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载入中……

用 户 登 录
载入中……

搜 索

关 于 本 站
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模板设计:部落窝模板世界

载入中……



feedsky
抓虾
google reader
netvibes
my yahoo
bloglines
鲜果
哪吒
有道
QQ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