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意象:秘传与含蓄的古典 
胡晓明 发表于 - 2009-11-11 23:00:00

 这里讲的是几个著名的“江南辞语”:

江南春、江南客
江南好、忆江南、望江南
江南断肠句
江南黄叶村
江南可采莲
江南好风景

我要说的是,因为有这么多美妙的叙事、典故、诗章、名句、意象以及本事集中浓缩于“江南”一语,使其传承有自,积累深厚,珠光宝气,完全不同于一般地名或地域文化专用名,而成为一个重要的中国精神形象符号。

1,江南春色、江南春信、江南客

梅花因其报春最早,而成为中国最具江南意味的花。《花镜》上说:“古梅多著名于吴下、吴兴、西湖、会稽、四明等处,每多百年老干。”陆凯的折梅寄友的故事发生在南朝的江南(荆州):“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赠范晔》)后来成为诗词中代代相传、约定俗成的隐语:“一枝江南春色”、“江南春信”、“江南客”,无疑都是梅花的含蓄代词;如果是咏梅,有时不出现梅花,只说“江南春”直就是说梅花。如云:

  • 梅梢弄粉香犹嫩,欲寄江南春信。(欧阳修) 
  •  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舒亶)
  • 佳人怨我,不寄江南春一朵。(刘辰翁)
  • (落梅)江南春信无痕迹。(黄子行)
  • 梦破江南春信,渐入江梅,暗香初发。(无名氏)
  •  忆梅人是江南客。(晏几道)
  • 与卿俱是江南客,剩欲尊前说故乡。(陆游《梅花》)
  •  报与江南春信道,题诗寄处陇梅开。(徐文长《寿吴宣府》)
  • 贻我梅边索句图,江南春思到平芜。(朱彝尊《赠周参政》)

江南与梅花,是一而二的关系。因而,如果要评选一个江南的“地花”,非梅花莫属。如果要评选一个最早、最浓、最美的春色春意春信,非江南莫属。

2,望江南

白居易《望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其实乐天最忆的还是最后提到的吴娃。刘禹锡《报白君》:“报白君,别来几度江南春。江南春色何处好,燕子双飞故宫道。……吴娃多情言语黠,越客有酒巾冠斜。坐中皆言白太守,不负风光向杯酒。酒酣襞笺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报白君,相思空望嵩丘云。其奈钱塘苏小小,忆君泪黯石榴裙。(白君有妓,近自洛归钱塘。)”

那个酒酣襞笺、口耳相传的“逸韵”,正是《望江南》词。值得注意的是,《望江南》这个词牌,本来背后就藏着一个女子的故事。《乐府杂录》:“《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镇浙西,为妾谢秋娘所制。后改为《望江南》。”

有乐天的美妙之词,《望江南》更成为隐含的抒情符号,含蓄而优美地传达着男女相思的主题。陈寅恪《柳如是别传》说:

(柳如是)《戊寅草》有《梦江南》“怀人”词二十阕,卧子《诗馀》有《双调望江南》“感旧”一阕。《梦江南》即《望江南》,“怀人”亦与“感旧”同意。两人所赋之词互相关涉,自无待论。但别有可注意者,即《梦江南》及《双调望江南》两词中之“南”字,实指陈、杨二人於崇祯八年春间同居之徐氏南楼及游宴之陆氏南园而言。

陈柳作品针线相接,情脉内注。

柳如是《梦江南》:

  •  人去也,人去凤城西。细雨湿将红袖意,深芜深与翠眉低,蝴蝶最迷离。(其一)
  •  人何在,人在雨烟湖,篙水月明春雨滑,舵楼风满睡香多,杨柳落微波。(其十七)

陈子龙《望江南》:

  •  思往事,花月正朦胧。玉燕风斜云鬓上,金猊香烬绣屏中。半醉倚轻红。         

何限恨,消息更悠悠。弱柳三眠春梦杳,远山一角晓眉愁。无计问东流。

二人诗词情缘,要眇深情,为古代望江南的隐秘古典,画下了一个美妙的句号。

3. 江南肠断句

更使人惊奇的是另一秘传的有关江南的相思古典:江南断肠句:

  •  断肠犹忆江南句。(卢炳)
  • 但苦忆,江南断肠句。(史浩)
  • 忆得歌翻断肠句。(杨无咎)
  • 白首题将断肠句。(刘辰翁)
  • 断肠句,试重拈彩笔,以赋闲愁。(王沂孙)
  • 断肠句、落梅愁雨。(吴文英)
  • 人生南北如岐路,惆怅方回断肠句。(吴潜)

为什么这么多诗人追忆、想象、不断地提到“断肠句”?这当中有什么隐含的故事?最后一个例子说破了谜底:贺铸《横塘路  青玉案》云: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凌波即神女,目送芳尘、锦瑟年华,表明江南断肠句的背后,藏一女子。宋代一个诗学经典是黄山谷说的:“解得江南肠断句,至今唯有贺方回”,诗话词话,长写不衰。但是为什么“唯有”呢?仔细想一想,这里的“断肠句”是“新题”,那就表明,还有“旧题”,旧题的“断肠句”是什么呢?应追到唐人韦庄的《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为什么“还乡须断肠”?恰是因为有“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不能割舍也。江南的深情而美妙的情爱故事,衬托着江南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成为江南心事的点晴之处,永久地散发着中国文化最深处的芬芳气息。

然而还没有完,江南断肠句的古典,还可以再追到谢灵运,甚至屈原的美人芳草:

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 
楚人心昔绝,越客肠今断。 
断绝虽殊念,俱为归虑款。……

楚人即屈原,《楚辞 招魂》有“魂兮归来兮哀江南”;越客即谢灵运自称。这一肠断,虽与屈子不同,但同为无端的、不可排遣的乡愁。综合上述各条,“江南断肠句”的含义是:

1, 特指江南的美丽。

2, 以及江南美丽背后的佳丽及其情缘。

2,美得令人伤心、无限低徊、要眇的心事。

3,从屈原、谢灵运一直传承而来优美的心灵感应。

黄山谷为什么说“解得江南肠断句,至今唯有贺方回”,至此可以得到一个答案。

4,江南黄叶村

苏东坡的题画诗。题的是画家李世南的《秋景平远》图: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关于这首诗,有一个故事。南宋时杭州城的庆春门内,有一个叫做听潮寺的寺庙,后来改名为归德院。为什么改名呢?因为那里靠近钱塘江,有一次宋高宗在寺庙里过夜,晚上听到潮声,就以为是金兵杀过来了。后来就改名为归德。

这里面有一个宋高宗的题诗石刻,原来高宗住在这里时也读到了这首诗,他喜欢,就题了来赐给大臣刘汉臣,人们刻石于此。后来毁于大火。宋高宗喜欢此诗,而恐惧潮声,这表明,“江南黄叶村”的和平安宁与山明水秀,给了惊魂未定的皇帝一种温暖的感受。其实,那梦中惊扰了宋高宗的金主完颜亮,跟高宗有共同的审美趣味。他也正是垂涎艳羡于江南那“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的甜美风物,才兴起投鞭渡江之意。整个宋代,是中国进一步发现江南的时代。美丽而温暖的江南,分明为来自北中国的统治者,打开了一个新鲜而魅力无穷的世界。于是引得好多诗人画家,都向往着那扁舟一叶的宁静安适所在。所以,像这样的诗句:“投老江南黄叶村,菊花时节雨昏昏”,“家在江南黄叶村,归来重葺栁边门”,以及“渔舟添个溪头缆,便是江南黄叶村”,在在都有情味。“黄叶江南一棹归”,从此成为江南温暖人生的经典意象。

5,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古题《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闻一多《说鱼》认为“鱼戏”与男女性隐语有关系。《乐府解题》曰:“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若梁简文‘桂楫晚应旋’,唯歌游戏也。”按梁武帝作《江南弄》以代西曲,有《采莲》、《采菱》,盖出於此。

后来的《江南曲》,几乎与鱼红、采莲有关,都隐含男女情事。如梁武帝的《江南思》桂楫晚应旋,历岸扣轻舷。紫荷擎钓鲤,银筐插短莲。人归浦口暗,那得久回船。                                                                       

江南有妙妓,时则应睿枢。月晕芦灰缺,秋还悬炭枯。含丹和九转,芳树荫三株。何辞天后诮,终是到仙都。

沈约的《江南曲》

擢歌发江潭,采莲渡湘南,宜须闲隐处,舟浦予自谙。罗衣织成带,堕马碧玉簪。但令舟楫渡,宁计路嵌嵌。

宋之问、丁仙芝、刘慎虚、于鹄、李益、李贺、李商隐、韩偓、温庭筠、罗隐、张藉等的《江南曲》,背后都有男女情事。陆龟蒙的《江南曲》后两首是:

鱼戏莲叶南,欹危午烟叠,光摇越鸟巢,影乱吴娃楫。
鱼戏莲叶北,澄阳动微涟。回看帝子渚,稍背鄂君船。

     一直到现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隐秘而含蓄的男女之思,依然是一个抒情传统。

6,江南好风景

《明皇杂录》:唐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彭年、鹤年兄弟三人皆有才学盛名。彭年善舞,鹤年、龟年能歌,尤妙制《渭川》。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僭侈之制,逾于公侯。宅在东都通远里,中堂制度,甲于都下。(今裴晋公移于定鼎门南别墅,号绿野堂。)其后龟年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赏,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则杜甫尝赠诗,所谓“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的名篇《江南逢李龟年》写于大历五年(公元775年)春天,是老杜在人间的最后一个春天。“江南”指潭州(今湖南长沙)。虽然安史乱平,然大唐帝国完全没有恢复元气,岐王宅与崔九堂的华章大乐依稀在耳,而乾坤含疮痍,盛唐气象一去不复返,所谓“良辰美景、姹紫嫣红,都付与断垣残壁”。越是江南风景的美好,越是增加人生长恨的不可己的悲情。从此,“江南好风景”成为一个表达江南美景的习见的常语,只是人们已经忘了老杜的悲伤。只有晚明清初的钱谦益,还记得用“江南好风景”这个故事来表达亡国之痛:

  金尊檀板落花天,乐府新翻红豆篇,取次江南好风景,莫教肠断李龟年。

河东君柳如是以红豆来为钱牧斋祝寿,大家写作了咏红豆的诗篇,钱牧斋更写了读后感。红豆,在这里象征着反清复明的心事。“新翻红豆篇”,即暗示对明朝的思念,要化而为新的、积极的行动。“莫教肠断李龟年”,是反用杜甫的旧典。

7,《红楼梦》中的“东南”

“东南”即关于“江南”的另一种表达。连《红楼梦》里都有一个东南方位的诗学奧秘: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第一回)

案,这是写在石头上的《石头记》的第一句话,是有关江南的经济认同。又:

平儿拿出《玉匣记》着彩明来念。彩明翻了一回念道:“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用五色纸钱四十张,向东南方四十步送之,大吉。”(第四十二回)

案,这是刘姥姥讲她的小姐儿身上干净,眼睛又净,在大观园里遇到了花神。东南既与节气上的春天有关,也与地理上的江南意识有关。

宝玉到了学房中,做了自己的工课,忽听得纸窗呼喇喇一派风声。代儒道:“天气又发冷。”把风门推开一看,只见西北上一层层的黑云渐渐往东南扑上来。(第八十九回)

案,这是“人亡物在公子填词,蛇影杯弓颦卿绝粒”,宝二爷为死去的睛雯姐姐酌茗焚诗,而林妹妹因疑心宝玉娶亲而绝粒垂毙。西北黑云正扑往“东南”,恰是人物命运的象征。这不是随便写的,而是前后关连的:

只听见檐外老鸹呱呱的叫了几声,便飞向东南上去,宝玉道:“不知主何吉凶。”黛玉道:“人有吉凶事,不在鸟声中。”(第九十一回)

从头到尾,《红楼梦》都有一种有关“东南”的隐秘知识。

 

Re:江南意象:秘传与含蓄的古典
游客(游客) 发表于 - 2009-11-12 1:58:12
游客(游客)“江南”在地域上随着时代的变迁范围越来越小,最后浓缩成今天环太湖的一隅,实际上就是那么一角也还在缩水。这是一个太过理想太过飘渺的人文名词,是诗词歌赋中用唯美打造的空间,恰如游戏小说中的世界,只可想象,并且要用对文本的想象和再生产的想象文本(就是那些本地江南作家笔下的文字都有与现实打折的成份)来维持断续。人都是趋于温暖和安定,江南在气候常常取胜的天然条件下,和那里的地貌、植物、物产等共同形成一个相对温和的居住环境,人感到温暖并不烦躁(因为不是热带),而且不饥不寒,再加上自然的美好,于是屏蔽掉一切可以忽略不计的不好因子,在文学中只剩下绝对并逐渐添加的美,同时以这种完美在世间流转,恰如一个对来访者用远观,娟娟隔秋水的方式示人,从而不会迟暮的美人。好在世人对温暖和完美的渴望也不肯让她迟暮。在早期“江南”地域的边缘,看这些昔日迷恋的美丽,有恍若隔世的感觉。不过胡老师的文字总是好美,顶!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江南意象:秘传与含蓄的古典
嘘堂(游客) 发表于 - 2009-11-14 22:47:32
嘘堂(游客)江南之美,在隐约仿佛间,在若即若离间。呵呵,下周将赴杭州参加留社成立5周年大会,又可领略一回江南风味了。
另,旧邦所编文言诗网刊《己丑》已出,地址如下,请晓明兄一顾:)

http://www.poem100.cn/index.asp?main=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江南意象:秘传与含蓄的古典
嘘堂(游客) 发表于 - 2009-11-14 23:34:19
嘘堂(游客)又,《己丑》此期组了几篇小稿子主题讨论杂言,题目比较大,兄弟们谈的比较散漫,很想听听兄这个行内专家对此的意见:)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江南意象:秘传与含蓄的古典
胡晓明(游客) 发表于 - 2009-11-15 5:38:15
胡晓明(游客)嘘兄:我已经摆好了一个小板凳,还得细细看来。书寄哪里?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