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景观的政治文化意义
胡晓明 发表于 - 2009-11-14 22:51:00

    陈正宏教授著文发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明代著名书画《词林雅集图》,不仅是明代江夏派代表画家吴伟的作品,而且其本质上更是一种以吴伟画为图引,记录了明代弘治年间多位文士一次重要的文学聚会活动的图文并茂的文集。(参见《美术世界中的文学文献》,《卿云集续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弘治十八年,李梦阳、何景明、王阳明等聚会送友人龙霓由就官外任浙江佥事,参加聚会的共有二十二人,人各赋一诗,应有二十二题(缺二题),这二十个题目及其作者是:

《钱唐》(李梦阳)《鹅池》(刘淮)《西湖》(王阳明)《鉴湖》(陈沂)《桐江》(陈钦)《兰亭》(李熙)《苕溪》(缺)《剡溪》(何景明)《葛洪川》(缺)《苏公堤》(顾璘)《明月泉》(镏麟)《清风岭》(杭淮)《林逋宅》(范渊)《太伯祠》(边贡)《白石洞》(缺)《绿波亭》(缺)《曹娥江》(谢承举)《谢公楼》(缺)《读书堆》(缺)《龡笙台》(王丰)。

     这里有关江南文化的待发之覆是:为什么送别外任官,要以他即将游历之地点来作诗题?为什么别的不选,专选取新官上任所去的浙江重要人文胜迹?《词林雅集图》后有接裱的《文会赠言叙》(罗玘),多少提示了当时参与文会写作者的主要心情:

     ……题必以浙之胜者,志(龙)致仁他日次第之所历也。而基经纬脉络,予请为致仁商之:夫人之北道赴浙者,必自檇李入。春秋之末,吴越于此日寻干戈,争尺寸焉,今则东南孔道也。则夫天下可以为,有一定之势乎哉!孟子曰: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可不省诸?而于是时,当迓者至,导以入会府之城,其于古也,为钱塘。即而行礼上之礼,越三日,群庙告至,读表忠观之碑,循苏公堤,拜武穆王之像于西湖之上,奋曰:予何人哉!庶几臣节可励也。

      浙分东西二道,佥事岁分其一焉。渡浙而北溯者,为桐江,姓是州者谁也?载求泰伯祠而鞠躬焉。廉贪起懦于消息盈虚之间,盍于明月泉乎验之其然邪?要今之二千石无有慢游以病民者,有则必诛。扃谢公楼,窒白石洞,弭绿波亭下舣舟而嬉者,其严乎?使兰亭诸贤尚在,亦当减坐中觞咏之七。孰为曹娥江之庙,骢之过也式之。式清风岭之祠,访林逋之宅,亦有筑堆读书如顾野王者乎?则驻节赏之。而或舁夫所指,有吹笙台焉。呵之左道,无缘而入矣。……

    盖二十二题中,有关两浙人物胜迹有泰伯、严子陵、曹娥、王羲之、谢安、葛洪、白居易、苏轼、林逋、岳飞、顾野王等,英雄、豪杰、圣贤、名宰、师儒、道士、孝女、名臣、诗家、书圣等,皆江南人文景观之最著名者。正如罗序所云,于景观所表彰人物之风流光彩中,或“廉贪起懦”、或“驻节赏之”,“庶几臣节可励也。”这正是江南景观文化的政治功能。我们如果只依西方所谓“文学创作”的概念来理解古人,只从古人的诗文集中阅读这些作品,就不能还原这些作品的真正现场,看不出这些作品的对象究竟是谁,也就几乎与古人的真正心事,失之交臂了。

 

发表评论: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