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载入中……
专 题 分 类
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载入中……
博 客 信 息
载入中……
友 情 链 接



 
[影话录]《赵氏孤儿》的不治之症
大漠 发表于 2010-12-5 15:04:00
 


……
 
 
 
[翻书记]自由的那条三角裤
大漠 发表于 2009-10-25 9:03:00
 


……
 
 
 
[影话录]全明星与传染病
大漠 发表于 2009-10-24 9:03:00
 

 看《建国大业》,竟然睡了一把。临睡前,想一个问题——韩三平和黄建新,究竟比翟俊杰和李前宽“进步”在哪儿?

翟俊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蒋介石最后的浙江奉化之游,老蒋去拜别母亲的墓地,小竹筏上,景致一点点摊开,空气里散发着水雾,充满诗意与怀恋;李前宽的《重庆谈判》和《开国大典》中,孙飞虎则给了大家一个冷峻的蒋介石。

《建国大业》中张国立版蒋介石充满了肉气,在雍容大度的毛面前,蒋的算计与小气昭然若揭,李宗任当选副总统一场戏,蒋拍拍手扬长而去,连个手都不肯跟李握,不知这是不是历史的真实?按这一逻辑,蒋其实应该像让毛人凤去“做”张澜一样,连李宗仁也做了就是,何必婆婆妈妈,失尽风度。

从对蒋、毛处理意义上说,虽然韩三平和黄建新有能力攒起一个ALL STAT CAST,但其典型化的极端招数,不逊色于任何一部主旋律的电影。


……
 
 
 
[扯云谈]有多少爱可以胡来
大漠 发表于 2009-10-22 7:42:00
 

《有多少爱可以胡来》巡演至青岛,看后想起陈鲤庭先生在传记《遥远的爱》所附光碟中的一段话,百岁老人满怀期待地说,话剧应该更多地走近观众。

1930年代,话剧在九一八后的上海成为民族主义的呼告台;1940年代,话剧在重庆,扮演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利器,争取话剧明星,是作为在野党的中共非常依重的统战策略,组什么样的剧团,演什么样的剧,如何实现剧团之间的制衡与斗争,就像重庆上空的迷雾一样让人看不清。

说白了,话剧具有公共传播力,而且对基层民众能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话剧演出传统的退化和政治收紧现实是相互配套的。好在,现实的温床越做越厚。


……
 
 
 
[影话录]主旋律与冷幽默
大漠 发表于 2009-10-21 8:28:00
 

看林兆华和李六乙的《万家灯火》,真得感谢文化部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一话剧能够比较完美的记录下来,着实不容易,如果当年能够把《绝对信号》和《鸟人》啥的也如此珍重的保留下来,得感动多少人民群众啊。

如老田同志的戏言,大家是搬上新房了,怎么觉得这么不是滋味呢?

是啊,怎么觉得这么不是滋味呢?

话剧的结尾,人民群众不住地感谢政府,在年复一年的危房改造等待中,金鱼池的人民群众终于迎来了这一天,以致于把激动的三个字,说出来,一数,感、谢、政、府,四个字呵。

用120多分钟的长度,来再现这样一个题材,跨越了成长和时间、改革和开放以及新世纪,让无数青年梦想家成为成年梦游者,确实隐含了一种了不起的冷幽默在里面,林兆华和李六乙把弄地不露痕迹。

这样主旋律一把确实也没什么。


……
 
 
 
[影话录]《人在纽约》:图解的天空
大漠 发表于 2009-10-20 10:47:00
 

翻出《人在纽约》,已经记不得什么时候看过了。张曼玉、斯琴高娃、张艾嘉三个影后扎堆飙戏,似乎很有看到。

高娃一出场,似乎要肿得要出水,演一嫁入美国的上海姑娘,新婚、婚妙、蛋糕、老男人,老男人玩着美式幽默,高娃一脸大陆的茫然,结合的一刻很切题,美国“香蕉”拥抱大陆。高娃代表的是大陆的青苹果,在大陆受过文革的伤,从美国回去报效祖国的父亲死于文革,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她养大,她要把母亲接过来,但“香蕉”丈夫闪烁其词,为什么孩子要和父母住在一起呢,摆在她面前的是伦理最明晰的鸿沟。

张艾嘉戏入得好,虽然饰演一个找不着戏演的艺术家,找戏的时候,老美问一句:为何你们中国人、日本人、亚洲人都觉得自己能演麦可白夫人呢?显然,关锦鹏在故意找AMERICAN和ASIA的距离。张艾嘉回答得有意思,我们的祖先里有吕后(雉)。显然,她身上有“传统”的,她“代言”的较早到美国捞世界的台湾官僚“二代”,接近美国社会,但入不了主流。而其父亲,还在美国做着拯救大陆的梦呢,岂不知长年的妄想患上了迫害症,表面上却是一幅慈善家的姿态。

1989年的张曼玉,当然还是那幅未彻底脱离港姐第三名的样子,她代表的从CHINATOWN杀入曼哈顿中城、说广东话的香港人,她要完成对同性恋的排拒,这是美国文化的表相,她是和表相捉对厮杀的人。


……
 
 
 
[影话录]《小偷》:残酷的浪漫
大漠 发表于 2009-10-19 9:33:00
 

LP想看《文雀》,因为我鼓吹说它让小偷生活有了诗意。

  常被“挤”上天台拍电影的杜琪峰,偶而也会从人影稠密的港岛“整”出一条空街来——人物从四周走向中心,充满韵律。那些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也经由一角老房檐让镜头“荡”过去,成为一种背景。

LP在看《文雀》的时候,我却惦记着《小偷》。

这是另外一种气质的浪漫主义,来自俄罗斯。导演帕维尔·丘赫莱伊是格里戈利·丘赫莱依的儿子,老丘赫莱依拍过《士兵之歌》和《第四十一》,巧妙地把英雄主义赞歌浪漫化了,这一点我主旋律电影学了50年才学会,而且还不是人人都会(《云水谣》堪称浪漫主义主旋律的代表作呵)。

小丘赫莱依的过人之处,是把浪漫主义镶嵌在极权主义的背景上,让浪漫变得残酷。在《小偷》中,斯大林无处不在,因为他纹在小偷托杨的身上。托杨对着桑亚说,斯大林就是他的父亲。托杨一本正经,桑亚当然信以为真。

在畸形的父爱熏陶中,桑亚甚至接受了这个小偷“父亲”,他幻觉中的亲生父亲竟然不见了,是畸形代替了正式?而为何畸形能够代替正式?

托杨的家又在哪里?他的父亲在哪里?他的过去在哪里?

影片都没有说。


……
 
 
 
[影话录]《浮云》与存在主义
大漠 发表于 2009-10-18 8:26:00
 

睡意萌生的时候,找出《浮云》,无非是想让自己睡得更踏实。

没想到它如此耐人寻味。或者可以说是不解抵制睡眠。

影片最后是一个笑靥和一句话:“花的美丽是短暂而痛苦的”。

成濑已喜男以女性电影著称,其影片中女性的光彩不言而喻,高峰秀子的无助与迷离,冈田茉莉子的清秀与高傲,都很耐看。问题在于,成濑已喜男的女性为何那么害怕寂寞,那么愿意轻信,那么容易执著?相比而言,森雅之饰演的富冈兼吾其魅力在哪儿呢?难道是其“直接”与职业化?

这样想,会让人多少有些不快,就是成濑已喜男虽然作为女性电影的代表,但一直操持的是男性视野,好象性别本身就是一种魔力,女性要为这魔力而死。


……
 
 
 
[影话录]未完的《红旗谱》
大漠 发表于 2009-10-18 2:04:00
 

 

看《红旗谱》,最初的入戏,有戏剧化的痕迹,最夸张一段写的是少年朱老忠逃亡的临行前,姐姐相送,中近景的镜头,少年朱老忠和姐姐在镜头前一晃一晃的,似乎步伐极慢,完全不似紧急逃跑,像戏曲里的镜头;而姐姐见弟弟走后,往地上一扑,像是歌舞剧,然后镜头跳转“大河”,姐姐就跳了河。
戏拍到后来,感觉好了很多,但好象没有尾,农民奋起抗捐,冯兰池趴到在县衙门前,犹如一种象征,就像是歌舞剧谢幕时摆的造型。
影片有意思的是内容,画龙点晴的一笔当然是农民由报私仇到革命推翻军阀帝国主义,但革命的道路指向显而易见,有一知识分子贾湘农指点,而且此人还在朱去冤狱打捞江涛时,赞助了30大洋;朱的革命出路:让孩子去抓枪,送好友许家的儿子运涛去黄埔军校读书,去江涛去县上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潜指是,一个农民运动的主题,在编导的脑海里要有知识分子的引导,这和梁斌原著中将贾湘农,定位为工人有所不同,原来梁的方式,显然是工农结合。似乎不是这样想的。
……

 
 
 
[扯云谈]体制内的胡适和体制外的鲁迅
大漠 发表于 2009-10-9 9:51:00
 

 昨晚回家看到LP在灯下读书,似乎有生活重上轨道之感。国庆大假,被女儿的一场高烧“送给”了医院。暂别书桌重温“功课”,真好像成了难得的事。

LP看的是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笑言“鲁迅先生”、“吾师鲁迅左右”、“迅师”、“my dear teacher”、“B.EL”(象兄,林语堂曾誉鲁迅为白象)、“EL.dear”和“迅”的蜕变过程,迅师信中也不忘拿胡适开涮,胡适曾参与段(祺瑞)政府处理一战善后事宜,虽抱“怀疑”,仍曰“却也愿意试它一试”,迅师遂用作通信里的“典故”。

发散地类比一下,尽管鲁迅曾在教育部门做过佥事,还在厦门、北京谋得过教职,但最终还是个体制外的作家,所以反体制是他老人家的常态;而胡适尽管曾在民办高校(中国公学)当过校长,但最终还是归于体制,无论北大校长、驻美大使还是中研院院长,都注定了他与体制的紧密关联。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4页  10篇日志/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