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的六种版本
古尔浪洼 发表于 - 2010-3-14 5:26:00
  偶然读到姬炤华的一个关于图画与儿童的讲座,其中有一段六个版本的《三个小猪》的故事。虽然主要是针对儿童,主要是早期儿童的,却对我这个三十好几的儿童触动良多。
  
  我先转述六个版本的故事,而后,再狗尾续貂,发发感慨。
  
1.0  原版《三个小猪》
  
  一个大恶狼要吃三只小猪,三只小猪建了草房、木头房和砖房子。狼很轻易的吹倒了草房,就把小猪吃了,也很快的毁坏了木头房,把另一只要猪吃了。第三只小猪盖的是砖头房,狼弄不坏这个房子,就从烟囱上钻进去,小猪在下面生火,烟一熏,狼掉了下来,小猪把锅盖子盖上,之后把狼煮熟吃掉了。
  
2.0 改进后的近现代传统版
  
  前两只小猪没有被狼吃掉,而是跑到了第三只小猪的家里,三只小猪一起生火,把狼尾巴烧了。后来狼逃掉了。
  
3.0 穿越时空版
  
  开始仍然是狼吹房子,但是狼吹得劲头大了,小猪被吹到了书外面。小猪被吹到故事外面,狼就找不到小猪了。
  三只小猪在虚构的空间里来回的飘荡,一会到这个故事里去,一会到那个故事里去。后来他们来到了《乔治屠龙》的故事,两只小猪和龙成为朋友了,觉得它被乔治杀了太可惜。乔治拿着剑奔过来了,这一刹那,小猪把龙也推到了故事外面。小猪还在虚拟的空间里收养了一只猫,带着猫和龙回到了原来的故事。狼还在那里找小猪呢,突然门一开,龙把狼吓跑了。
  
4.0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版
  
  大野狼接受了一次采访,他在采访中替自己叫屈,原来三只小猪的故事是对他名誉的侮辱,是不真实的。实际情况是:“我在给我的姥姥做三明治汉堡包,发现糖杯子里没有糖了。我就去小猪家里借糖,我正好感冒了,刚到小猪家门口,打了个喷嚏,房子太不结实了,就把房子弄倒了,小猪被压在下面露出一个屁股。人都是有缺点的,看到猪肉我不吃对不起我自己,于是我就把他吃了。后来到了木头房子门口也是这样。后来到了砖房,我打了一个喷嚏,房子没有倒,记者就来了,我就成了杀人犯。”
  
5.0 《等等,没颜色了》
  
  三只小猪不是因为长大而离开妈妈,是因为猪妈妈太能生孩子,家里装不下了。小猪就去盖房子。第一只小猪盖了一个草房子,这个时候画家的桌子上有一杯橘子水倒了,把房子给冲倒了。第二个房子,画着画着红颜色没有了,三只小猪脸原本是粉扑扑的,但是没了颜色,三只小猪就非常不满。画家说我有绿颜色,涂个绿颜色吧。三只小猪就认为受到了侮辱。突然外面来了一只狼,三只小猪说怎么办,画家说给你画一个迷彩迷惑他一下,还把一只小猪画成了小丑。然后他们生火,红颜色没有,白颜色的火,不热。三只小猪急了,画家说我把故事改了吧,改成一个小女孩和三只熊的故事。小女孩到熊的家里,把人家的粥都喝了。这个时候不仅仅是猪不满意,反派的狼也不满意了,说画家太没有专业精神了。
  
6.0 颠覆版,《三只小狼和大坏猪》
  
  三只小猪的后代是一个大坏猪,狼的后代是三只小狼。大坏猪看到了三只小猪的故事,很生气,就拿了一个大锤子来报复。三只小狼已经不用一开始盖草房子了,盖的是砖房子。大坏猪拿锤子一砸,房子就完了。后来小狼说盖了个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像碉堡一样。大坏猪用了电锤很容易就弄坏了。小狼就造了一个更结实的房子,而且弄了一个银行保险库的大门,还是被大坏猪炸开了。小狼继续流浪,说看到什么就用什么吧。他们看到一个动物在卖花,他们就买了很多的花,搭了一个房子。大坏猪说,这个东西我一吹就倒,太容易了,他准备吹,吹之前吸了一口气,吸进去很多的香气,产生了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他决定先不吹这个房子,先围着转几圈。三只小狼邀请他进去,招待他一些茶和糕点,聊了聊。觉得对方人不错,一沟通就成为朋友了。大坏猪决定我就不出去了,住在你们这里,于是他们就生活在了一起。
  
  故事完了,感慨开始了。
  
  我的感慨,还是跟我的职业和工作有关的。
  
  在工作中,我觉得最苦恼的事情,就是我们处理问题的思路太僵化,太屁股决定脑袋,太全世界皆错我独对,太别人难沟通,太……很多时候,做一个项目,或者做一件事情,求上进派的,就是你们不好好配合,老子自己来。得过且过、混日子派的,则是他们不配合,我也没办法。
  
  到底如何去解决这些工作中的矛盾呢?我觉得《三个小猪》的六种版本,给了我们很多这方面的启示。
  
1.0 不要纠结于对错
  
  虽然中国人最喜欢玩弄权术,但我发现,大家最喜欢的,还是怎么将对方弄死,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书上喜欢这样写,电影喜欢这样演,电视喜欢这样拍。在我工作过的企业里,很多人都是这种惯性思维,大小事,都喜欢用这样的方式去处理。比如,发生分歧之后,大部分人的思维模式,都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势不两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能成王就要成寇。非要找出个你对我错。其最后的结果,犹如原版故事中的最后赢了的小猪,将狼煮熟吃了,自己的世界里统共就四个主角,一个赢了,三个死了。自己吃到嘴里的胜利果实,其中三分之二是自己兄弟的肉。典型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2.0 学会共存,共活,赢得共好
  
  其实,很多时候,一起共事,锅碗瓢盆,难免碰撞。在企业里,追求自己的工作推进,也不一定非要将对方灭了。找到自己的方法,做对,做好,即可。自己的工作做好了,对方损害自己利益的手被档在了外面,多好。我有我的空间和世界,他有他的空间和世界,大家偶尔碰碰撞撞,更多的时候兼容并包,生活多丰富,工作多有趣。
  
3.0 在接力中拓展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工作遇到难处的时候,也不用一时想不开。也许,拉开了时空,考虑人、对应的对象发生变化时,很多曾经的难题,自以为无法突破的难关,可能会以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掉。问题和难题,在传递到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时候,其深度和广度会发生变化。如果能接力传送,也就是说,能让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乃至老是跟你自己做对的人的去思考,他们更容易找到你思考中的死角,从而有效挖掘出来问题深层的东西,找到更好的解决之道。因此,一些难题一时解决不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给一点时间和空间,也许就有更妙的解决方案了。
  
4.0 三现主义
  
  很多时候,背后的真相,并非我们所当初听到的那个样子。在工厂里,常常发生这样的事,在会议室里面开会,两个人在上司面前争执。其中一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从道理到数据,讲得头头是道,证据确凿;另外一个,不善于言表,结结巴巴,证不全,据难查,无法应对。你认为那个是对的?大部分人会觉得第一个人是对的,特别是一些领导,非常喜欢第一种人。但若实际上线仔细核查,会发现,很可能第二个人说的是对的。他只不过是只喜欢闷头做事,做不好,绝对不乱说话,即使少一个数据,也不敢乱讲。而第一种人,则善于随机应变,随口捏造数据。所以,很多时候,要改善一件事情,在企业里,最好是实行彻底的“三现主义”,上现场,看现物,发生的时候马上去。绝不要在会议室里讨论看不见的东西。
  
5.0 持续改善
  
  一个工厂在生产中,像极了没有颜色画家的创作。本来你计划好的,按时、按计划生产完产品,向客户交货,收款,赚钱。但是,在你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一会儿没有A材料了,说A材料商供应不过来;一会儿设备坏了,买不到配件;一会儿出来质量问题了,需要解决。你怎么办?当然是赶快调整,应对。过程不断变——持续改善,追求生产过程的稳定,按时交货,交好货,货交好,才是能赢得最终不变——客户货款的唯一手段和方法。所以,每天遇到点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而不是牢骚满腹。不然,我们会变成那个被抗议的画家——客户收不到货,没货款付,甚至撤单了;没货款,就无法向供应商付款,供应商说你不付钱,不供货了;员工说,你们搞的什么破烂玩意儿,不给我们改善福利待遇,还要拖欠我们工资,对不起,我们不玩儿了,我们跳槽,回内地去了,让你们民工荒去吧。
  
6.0 积极沟通,消除矛盾
  
  此消彼长,是自然规律。小孩子会长大,新人变成老员工,是太自然的事情。所以善待新人,是我们做为职场“老人”应该做,也应该做好的事情。从最自私、最没有思想高度的位置讲,他们迟早是要长大的,有人迟早是要强悍的,我们迟早是要老去的,迟早是会弱不禁风的,为了不在弱不禁风的时候被人家一口吹倒,还是在他们还不够强悍的时候,帮帮他们。从长远的角度讲,一家企业,一个工厂,需要我们悉心培养新人,给他们好的职业训练,让他们在专业领域内尽快成长,能独当一面。只有这样的企业和工厂,才会有持续的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风雨中,破浪前行。很多矛盾和工作上的困难,碰撞,其实是可以轻易化解的。自己主动伸开双臂,畅开胸怀,把我,扩展成我们,而后携手同行,能做到这样,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搞不掂事情了。

发表评论: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