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 
[ 2008-5-21 14:48:00 | By: 爱智慧 ]
 

爱智慧

作为曾经的媒体从业人员,这几天一直关注着各类媒体是如何报道四川dizhen的,非常失望甚至厌恶,尤其是对于电视媒体。似乎回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方法上,传媒依然表现出异乎寻常的“高度一致”,而且形成了一个关于灾难新闻的报道模式:“轻描淡写的灾情”+“党的关怀”+“灾区人民的决心”。

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于对社会稳定和政治因素的考虑,中国政府以及政府对新闻传媒的要求是,对于灾难新闻须持特别慎重的态度,严格要求灾难新闻必须积极宣传战胜灾害的成绩,反对纯客观地报道灾情。这种对待灾难新闻的理念可从1950年4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给各地新闻机关的“关于救灾应即转入成绩与经验方面报道的指示”中窥其一斑,指示要求“各地对救灾工作的报道,现应即转入救灾成绩与经验方面,一般不要再着重报道灾情”。

这种以牺牲受众知情权为代价的灾难报道思想,从建国初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期,并且牢牢控制着这一时期的灾难新闻报道方法。

在报道方法上,它强调新闻的教化意义,要求新闻传媒站在如何与灾难作斗争的角度来充分肯定作为主体——人的崇高精神和巨大力量。用复旦大学王中教授的话来说,当时的灾难新闻报道理念就是:“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

这种报道理念把受众对于灾难的知情权弃置一边,过分强调非新闻性或新闻性不强的政府和社会行为因素,给人留下一种“王顾左右而言他”、避实就虚的感觉和印象。

我们真的已经走过七十年代了吗?

用百度搜索“四川dizhen”,第一条是百度的“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7.8级强烈dizhen,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dizhen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目前人民解放军已经开赴灾区救灾,温家宝总理也已在灾区第一线指挥救灾。”刚才在公车上看到死亡人数已达到一万两千多人,但人不是数字,数字反而把人的死亡抽象化了,灾难的真正意义反而在各种数字的抽象之中湮没了。

记忆是同抽象相抗争的最好方式之一,而它是具体的。我们今天常常说纳粹杀了六百万犹太人,日本兵杀了南京三十万人,实际上是以数字和术语的方式把大屠杀给抽象化了。这种六百万、三十万的数字看上去似乎触目惊心,实际上是以抽象概括的方式总结历史,大屠杀的真正意义反而在各种数字的抽象之中湮没了。正因记忆的具体性,大屠杀的意义只能一点一滴显现,换句话说,当我们尝试着在一个一个故事,一段一段记忆中去直面它的时候,否则它就会被抽象数字埋没。而且数字和术语都很有可能引起争议,乃至于某些篡改者会得出大屠杀从未发生过的结论。

抽象是记忆的最狂热的敌人。它杀死记忆,因为抽象鼓吹拉开距离并且常常赞许淡漠。而我们必须提醒自己牢记在心的是:灾难意味着的不是一万这个数字,而是一个人,加一个人,再加一个人。。。。。。只有这样,灾难的意义才是可理解的。

强烈建议媒体从业人员开始关注一个个具体的人,讲述处于灾难中的人的故事和境遇。如果有一份报纸能出一期特刊,将离去的兄弟姐妹的名字、照片、简介一一登出。那么,你们就是做了一件非常伟大的事。

2008年5月14日,14:40 北京野兽爱智慧居

以记忆的名义要求公布遇难者的名字和生平
  
  爱智慧
  
  “伦理”关乎的是对与我们有特别关系者的责任;而“道德”关乎的是我们对一般人或对人类的责任。前一种关系深厚(thick),后一种关系浅淡(thin)。决定浓淡差别的是共同分享的过去和记忆。深厚的关系有父母子女、朋友、爱人、同一国人等特点,这种关系扎根于共同的过去和共同的记忆。浅淡的关系则基于同为人类,或者同为人类的某一方面,如同为女人,或同为病人。深厚的关系一般是与亲近者或亲爱者, 浅淡的关系一般是与陌生人和遥远者。
  
  正是由于人际关系有浓淡之别,责任有伦理和道德之分,所以应当明确“记忆”是一种特别与伦理有关的责任。道德关乎所有的人或人类,道德具有“地界宽而记忆短”的特点。与此相反,伦理关乎个人或密切群体的关系,因此而具有“地界窄而记忆长”的特点。 记忆成为深厚人际关系的关键,记忆是维持(人际)浓关系的黏合剂,有共同记忆的群体,才有浓关系,也才有伦理。由于记忆在黏合浓关系中所起的重大作用,记忆成为伦理关注的显著对象,伦理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如何营建人际的深厚关系。人跟人的关系中有记忆的伦理责任,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人还有记忆的道德责任。对那些侵害人类的凶恶罪行,尤其是当普遍分享的人性本身受到攻击的时候,尽管这些凶恶罪行发生在别的国家,或者发生在过去,每个人都有记住这些罪行的道德责任。
  
  “伦理”或“道德”所涉及的人际间关系有所差别,伦理和道德着重的价值也有所不同,“道德关乎尊重和羞辱,”“伦理则关乎忠诚和背叛。”伦理主要是对“自己人”的,道德则是也兼及“外人”。伦理总是有一个“我”的中心,因此有倾向和偏好;而道德则是普世的,不偏不倚的,我他无别是道德的条件。对“自己人”的要求是和对“外人”有差别的。
  
  记忆是一种源起于人际深厚关系,并帮助维护这种关系的责任。记忆特别与“关爱”(caring)相关。关爱也就是在乎,在意,当一回事。关爱是一种“朝后看”的感情,因为关爱是通过记忆来起作用的。相互关爱是因为在过去有长久的联系。我们关爱谁和记得谁是同时发生的。我们不能说,我关爱一个人,但却不记得或记不起那个人了。我们可能记得自己不关爱的人,例如念念不忘的仇人,但我们却不可能不记得自己关爱的人。就关爱的关系而言,记忆不只是一种知性的记忆,而且更是一种感情的记忆。也就是说,记忆不只是“知道”(如记住孩子的生日),而且是“感受”。感情的记忆留住的是对共同事件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可以与他人分享的,它可以是愉悦的(例如欢欣、怀念、喜悦),也可以是不愉悦的(如愤怒、厌恶、恐惧)。既然深厚的人际关系含有伦理责任,能否拥有相同的记忆便成为人际关系是否真正深厚的一种测试。
  
  对于特别亲近的家人,忘记姓名甚至被普遍当作是只有精神失常者才有的怪异现象。美国荒诞戏剧的代表性作家阿尔比(Edward Albee)的《一个孩子的戏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先生非常轻快地向观众讲述一件往事。他和两个名字很平常的年青女子在一次聚会上碰到一个面熟的老妇人,他先把这两位年轻女士的名字介绍给老妇人。但当他要介绍这个老妇人时,却怎么也想不起她的名字。老妇人对他说,“孩子,你记不起妈妈的名字了吗?”剧中这位先生以满不在乎的态度对待不可思议的病态遗忘, 这个荒诞的细节塑造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人物。用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和我们有距离的人物。
  
  既然我们常说“我们都是一家人”,那么我们中国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伦理关系”。
  
  那么以记忆的名义要求公布遇难者的名字和生平。我不关心“党的关怀”和“灾区人民的决心”,我只关心遇难的一个人,加一个人,再加一个人。。。。。。
  
  2008年5月14日14点58分,北京野兽爱智慧居

 

在豆瓣创建了一个活动:

以记忆的名义要求公布遇难者的名字和生平

http://www.douban.com/event/10101220/?from=mb-33210893

 

来自: 豆瓣系统邮件
  时间: 2008-05-15 17:50
  
  话题: 以记忆的名义要求公布遇难者的名字和生平 活动转为小组
  
  
    爱智慧,您好:
    
    豆瓣同城用来发布和组织多人一起进行的线下活动(有明确的时间和集中的地点), 以记忆的名义要求公布遇难者的名字和生平 是非常有趣的网络提议,但不是一个线下集中的同城活动。我们将这个活动转成小组,希望该话题可以得到长期的讨论。我们将所有的参与人员默认转成了小组成员,并且给所有感兴趣的成员发了邀请邮件。
    
    我们猜想小组这种形式会更利于你们的自由讨论,希望以记忆的名义要求公布遇难者的名字和生平 小组越来越有趣。
    
    以下是小组地址: http://www.douban.com/group/108233/
    
     ——豆瓣
    
     附:同城活动需要基本具备的条件:
     1. 有能最终确定的活动起止日期
     2. 具备现实中能集体参与的活动地点
     3. 是多人在现实中能碰面的活动
     如果要发布 倡议类的话题,如"每天自带筷子去吃饭",线上活动如"去网站给歌手投票"等,请发布在小组里。豆瓣工作人员会删除不符合规则的活动。

将记忆进行到底。^_^


 

 
 
 
Re: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
[ 2008-5-21 20:36:41 | By: ShenRui ]
 
ShenRui把你的文字看了好几遍,你举的阿尔比的例子让我身体都产生反应。是的,遗忘,我们有历史遗忘症,同意你说的。

刚才刚看到你的留言,5.20. 我昨天就写的这个!看来我们都还记着这个,很有意思。

沈睿 上
 
 
 
Re: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
[ 2008-6-2 12:15:06 | By: 访客pTKv4A(游客) ]
 
访客pTKv4A(游客)我不认为写个体就是新闻~~~~~

任何新鲜发生的事都可以是新闻。。

一个一个个体的生存只是体现了人文关怀!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载入中……
载入中……

载入中……

时 间 记 忆
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载入中……

用 户 登 录

载入中……


关 于 本 站

载入中……


搜 索

友 情 连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