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放学路上”
王开岭 发表于 2010-6-19 2:00:00

1

“小呀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说我懒呀,没有学问我无脸见爹娘。”

30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当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

下午4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塞满了。

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在空中结成一团热云。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只能用“失物招领”来形容。

就在这时,那首歌突然跃出了记忆,一字不差。

我觉得像被什么拍了下肩,它就在耳畔奏响了。


这支叫《读书郎》的儿歌,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和红领巾季节。那会儿,它几乎是我每天上学路上的喉咙伴奏,或叫脑海音乐罢。偏爱有个理由:它不像其他歌那么“正”,念书不是为“四个现代化”或“革命接班人”,而是“先生”和“爹娘”……我觉得新鲜,莫名的亲切。哼唱时,我觉得自己就是歌里的小儿郎。甚至想,要是老师变成“先生”该多好啊。好在哪,不知道。

那个黄昏,当它突然奏响时,我感觉后背爬上了一只书包,情不自禁,竟有股蹦蹦跳跳的念头……

 

从前,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

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

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放学路上。

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大戏台,那是面孔、语言、腔调、扮相、故事的孵化器,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乃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我孩提时代几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皆上演在其中。它的每一条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

对成长来说,这是最肥沃的土壤。

 

很难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

于我而言,啥都没了,连日记都不会写了。

那个黄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

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

2

为何会丢失“放学路上”呢?

我以为,除城市膨胀让路程变遥远、为脚力所不及外,更重要的是“路途”变了,此路已非彼路。具体说,即“传统街区”的消逝——那温暖而有趣的沿途,那细节充沛、滋养脚步的空间,消逝了。

何谓传统街区?它是怎样的情形呢?

“城市应是孩子嬉戏玩耍的小街,是拐角处开到半夜的点心店,是列成一排的锁匠鞋匠,是二楼窗口探出头凝视远方的白发老奶奶……街道要短,要很容易出现拐角。”这是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的话,我以为是对传统街区最传神的描述。

这样的街区生趣盎然、信息肥沃、故事量大,能为童年生长提供最充分的乐趣、最周到的服务和养分,而且它是安全的,家长和教育者放心。为何现在保险箱里的儿童、其事故风险却高于自由放养的年代?雅各布斯在这部伟大的书里,回忆了多年前的一个下午——

“从2楼的窗户望去,街上正发生的一幕引起她的注意:一个男人试图让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跟自己走,他一边极力哄劝,一边装出凶恶的样子;小女孩靠在墙上,很固执,就像孩子抵抗时的那种模样……我心里正盘算着如何干预,但很快发现没必要。从肉店里出来一位妇女,站在离男人不远的地方,叉着胳膊,脸上露出坚定的神色。同时,旁边店里的科尔纳基亚和女婿也走了出来,稳稳站在另一边……锁匠、水果店主、洗衣店老板都出来了,楼上很多窗户也打开了。男人并未留意到这些,但他已被包围了,没人会让他把小女孩弄走……结果,大家感到很抱歉,小女孩是那个男人的女儿。”

这就是老街的能量和涵义,这就是它的神奇和美感。

在表面的松散与杂乱之下,它有一种无形的篦梳秩序和维护系统,凭借它,生活是温情、安定和慈祥的。它并不过多搜索别人的隐私,但当疑点和危机出现时,所有眼睛都倏然睁开,所有脚步都会及时赶到。

其实,这很像中国人的一个词,一个生态关键词:“街坊”。

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孩子独自上学或放学,需要被忧虑吗?

自由,源于安全与信赖。若整个社区都给人以“家”的亲切和熟悉,那一个孩子,无论怎样穿梭和游走,结果都是快乐地、收获颇丰地回到家里。而路上所有的插曲,包括挨骂的那些顽皮、冒险和出格,都是世界给他的礼物,都是对成长的奖励和爱抚。

 

在雅各布斯看来,城市人彼此之间最深刻的关系,“莫过于共享一个地理位置。”她反对仅把公共设施和住房作为衡量生活的指标,认为一个理想社区应丰富人与人间的交流、促进公共关系的繁育,而非把生活一块块切开、以“独立”和“私人”的名义封闭化、决裂化。

这个视角,对人类有着重大的精神意义。顺着她的思路往下走,你很快即发现:我们通常讲的“家园”“故乡”——这些饱含体温与感情的地点词汇,其全部基础皆在于某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熟悉的街区内容、有安全感的共同生活……所谓“家园”,并非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和地点联手的精神概念,代表一群人对生活属地的集体认同和相互依赖。

单纯的个体是没有“故乡”的,单纯的门户是无“家”可言的。

就像水,孤独的一滴构不成“水”之含义,它只能叫“液体”。

3

我越来越觉得如今孩子——尤其大城市孩子,正面临一个危险:失去“家”、“故乡”这些精神地点。

有位朋友,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又购置了更大的房子。我问,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之回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他就像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既不恋旧,也不喜新……我明白了,在“家”的转移上,孩子无动于衷,感情上没有缠绵,无须仪式和交接。

想不想从前的小朋友?我问。不想,哪儿都有小朋友,哪儿小朋友都一样。或许儿子眼里,小朋友是种“现象”,一种“配套设施”,一种日光下随你移动的影子,不记名的影子,而不是一个谁、又一个谁……朋友尴尬地说。

我无语了。这是没有“发小”的一代,没有老街生活的一代,没有街坊和故园的一代。他们会不停地搬,但不是“搬家”。“搬家”意味着记忆和情感地点的移动,意味着朋友的告别和人群的刷新,而他们,只是随父母财富的变化,从一个物理空间转到另一物理空间。城市是个巨大的商品,住宅也是个商品,都是物,只是物,孩子只是骑在这头物上飞来飞去。

 

我问过一位初中语文老师,她说,现在的作文题很少再涉及“故乡”,因为孩子会茫然,不知所措。

是啊,你能把偌大北京当故乡吗?你能把朝阳、海淀或某个商品房小区当故乡吗?你会发现根本不熟悉它,从未在这个地点发生过深刻的感情和行为,也从未和该地点的人有过重要的精神联系。

是啊,故乡不是一个地址,不是写在信封和邮件上的那种。故乡是一部生活史,一部留有体温、指纹、足迹——由旧物、细节、各种难忘的人和事构成的生活档案。

 

还是上面那位朋友,我曾提议:为何不搞个聚会,让儿子和从前同院的伙伴们重逢一次,合个影什么的?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能让一个孩子从变化了的对方身上觉察到自己的成长……朋友怔了怔,羞涩地笑笑:其实儿子只熟悉隔壁的孩子,同楼的都认不全,偶尔,他会想起某只丢失或弄坏的玩具,很少和人有关,他的快乐是游戏机、动画片、成堆的玩具们给的。该我自嘲了,一个多么不恰当的浪漫!

这个时代有一种切割的力量,它把生活切成一个个的单间:成人和宠物在一起,孩子和玩具在一起。我曾在一小区租住了4年,天天穿行其中,却对它一无所知。搬离的那天,我有一点失落,我很想去和谁道一声别,说点什么,却想不出那人是谁。

4

那天,忽收一条短信:“王开岭,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

我楞了,以为恶作剧。可很快,我对它亲热起来,30年前,类似的唤声曾无数次在一个个傍晚响起,飘过一条条小巷,飘进我东躲西藏的耳朵里。

传统老街上,一个贪玩的孩子每天都会遭遇这样的通缉,除了家长的嗓门,街坊邻居和小伙伴也会帮着喊。

感动之余,我把这条短信的主语换成朋友们的名字,发了出去。当然,我只选了同龄人,有过老街童年的一代。

后来,才知这短信源于一起著名的网络事件,某天,有人发了个帖子:“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短短几日,跟帖竟高达几十万,大家纷纷以各自腔调催促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快回家,别让妈妈等急了,别让饭菜凉了,别挨一顿骂或一顿揍。

声嘶力竭之际,有人揭穿了谜底,这个响彻神州的伟大名字竟是虚拟的,乃某网站精心策划。我一点不沮丧,甚至感动于阴谋者的情怀细致。

一个贾君鹏沉默,千万个贾君鹏应声。

我们都竖起耳朵,聆听从远处飘来的蒲公英般的声音……

某某某,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

 

我暗暗为自己的童年庆幸。如果说贾君鹏的一代尚可叫作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的孩子,则是温室童年、会所童年、玩具童年了。

面对现代街区和路途,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不允许童年有任何闪失。

就像风筝,从天空撤下,把绳剪掉,挂在墙上。

再不用担心被风吹跑,被树刮住了。翅膀,就此成为传说和纪念。

或许,你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景了——

一群像风筝一样在街上晃荡的孩子。

5

我终于想起来了,《读书郎》的词、曲,乃同一人。

宋扬,湖北人。此歌生于1944年。

 
 
  • 标签:人生 
  •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漫游爱丽丝(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19 16:17:57
    漫游爱丽丝(游客)总会有一种深情在心底,不远不近,不离不弃,怅然又安然的在一个地方驻守。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南风(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19 17:35:06
    南风(游客)精辟!!!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弯刀(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19 20:19:20
    弯刀(游客)让我想起曾经的放学路上,可以捉鱼,可以滚铁环……
    以下为王开岭的回复:
    不错,那铁环我也玩过……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宝贝熊(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19 20:39:02
    宝贝熊(游客)所以,我常常觉得自己小时候现在经历童年的孩子比如我外甥他们,过得更丰富愉快。因为有一种较为宽松与人接触的自由度。在同学家里写作业,写完了一起玩会,同学在我家写作业,写完了分点水果吃。现在的孩子还在辅导班里接受老师的再次辅导,总是少了一些自由吧。人的自由起步不可能靠给予的,童年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因为外面很安全,人们都守本分的。现在有条件接送的谁敢让孩子放学后溜达回家啊。孩子们只能在车窗里,在大人背后看外界了。真遗憾,城市里都是高楼,没有市井童谣流连的余地了!
    以下为王开岭的回复:
    祝好!我们家也有只绒熊!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野草(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0 1:11:05
    野草(游客)我很喜欢王老师的文章。很多文章均能和我产生共鸣,所以收藏了王老师的博客,以便闲暇之时享用,一点一点地品尝,。
    我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虽然我现在生活在大城市,但我不羡慕大城市的生活,更不羡慕大城市的孩子,尤其在这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
    大城市给予不了孩子什么
    除了污浊的空气 喧嚣浮躁的生活
    已经没有什么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
    以下为王开岭的回复:
    谢谢!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幽篁发表评论于2010-6-20 15:30:13
    幽篁我小时候学校离家非常远,坐公交要好几站路。从小学两年级起,我就独自上学。父母从来没要我不要相信陌生人,凡事自己判断。路上,我遇到过小偷偷走我的钱,我坐不了车走路回家。我也闯过祸、大些还和小偷打过架。人生中的每次挫折都为我日后活得更安全和自在打基础。
    城市不会给谁什么,不给谁什么,不能选择居民,有选择权的是人。人选择在哪儿生活、如何生活。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最终决定了这个社会的走向。如果要孩子生活得好,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受伤害,然后教他们如何从中学会生活。
    以下为王开岭的回复:
    不错,确是这样的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飞扬(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0 21:04:40
    飞扬(游客)一年多来,我最爱读两个人的博客:央视的王开岭和湖南的魏剑美。二位的语言风格明显不同,但都是直抒胸臆,酣畅淋漓,对我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写作上都有很大的启迪!我敢断定,这篇宏文必然也能被《读者》转载!(最近,开岭给“消逝”摽上了呵呵,先是“荒野”,再是“故乡”,现在又变成“放学路上”了。期待着你的下一个“消逝”。但在我“消逝”之前你一定别“消逝”,那样,我活着还有啥意思啊你说?)
    老弟保重身体啊!
    以下为王开岭的回复:
    谢谢你观察的细腻,从去年开始,我确实在写一个“消逝”系列,表达我对现代社会和游戏规则的反思。已将之收入即出的新书里,也是近8年来一册真正意义的“新书”。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ggmm(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1 1:25:15
    ggmm(游客)剑美先生的博客我也常去,也很好看。总的感觉是:他的文章与开岭先生早期的文章风格相近,但也有不同。虽都是说理,但健美是锋芒毕露,开岭则内敛得多。
    开博以来,我发现开岭文风大变,抒情的成分居多,但就我的口味而言,感觉比前一类文章更好看,更耐读,更有味道,更有普世价值。不同年龄的读者群都能接受甚至喜爱。近期其文章老上《读者》就是一个明证。开岭应坚定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我也相信此文必上《读者》。开岭,你这头“孺子牛”,希望好好休养生息,以便多为我们奉献些营养丰富的“牛奶”。
    以下为王开岭的回复:
    谢谢以上诸君,多年来一直做媒体,一直想对社会的改变更直接做点什么,无暇为文,但始终不敢放弃心灵,所以偶尔为之,亦无定式,随心情吧。这篇东西确实是《读者》第13期上的,只是篇幅缩了点,因为其要的是我的原创和首发,所以在杂志问世后才上的博客。谢谢关注!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力挺开岭(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1 12:17:53
    力挺开岭(游客)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开岭先生的文章算这篇今年已经是第五次被《读者》搂入怀抱了。其文章视角虽大都是站在“全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角度,但一点儿都不空洞,一点儿都不居高临下。他非常善于并且坚决执行中学语文老师们常告诫学生的那句话:“写作文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如这篇,他从全国人民(尤其是城市居民)都司空见惯的一个生活细节——放学时家长接孩子——出发,然后漫漶开去,洋洋洒洒,不觉间数千字就出来了。而且,通观他的近期文章(尤其是开博后),绝大部分篇章叙述语气都是舒缓有致的,娓娓道来,不疾不徐,让人读来如沐春风,每篇都让读者受益匪浅。我纳闷儿:难道这家伙的大脑构造与别人不一样?否则,怎么刚读题目,就会一下子猜想到是他写的呢?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水中央(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1 16:32:40
    水中央(游客)看看上半年发生的校园伤害案,更加让人叹息“放学路上”的消逝!不良的社会改变了人类的童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向优美的良心致敬!鄙视那些天天胡说八道的爆炒文章!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水中央(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1 16:39:27
    水中央(游客)还是《读者》有眼光啊,这样的文章一期有一篇就足够击败其它文摘报刊了!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chillout(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1 21:46:40
    chillout(游客)在读者上看到您的这篇文章,转载到自己的私人博客,非商用的,可以吗?很喜欢,都注明出处了,谢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92cd740100j1jm.html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曙光在前(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2 13:43:42
    曙光在前(游客)说实话开岭策划指导的节目我几乎没看过主要是因为节目播出时间太“深夜”了——怕误了第二天的工作担心“被辞职”新闻频道的《二十四小时》我仅看过一次感觉中间播音员背出的那些短评应该出自开岭手笔但博客书籍就不同了任何时候只要有闲暇我都可从容自如或浏览或精研没有时间催逼亦无某人定量感觉很是畅心快意所有的博客文章及《精神明亮的人》所有篇目我都一字不差地用心读了有些还不止一遍我想说的是文字比画面对我的影响更直接更持久《读者》无疑是目前中国大陆最权威的刊物每月超800万份的售量可谓期刊界航母了以每本书吸引5个读者计那就是4000余万的庞大数字相信每个读了开岭文章的读者都会在心灵上有一个净化升华——哪怕是潜移默化式的看世界的眼光定会更敏锐更清晰也更自信对人对动植物哪怕是对自然界都会持宽厚仁善之心我的结论:如果开岭你真“想对社会的改变更直接做点什么”那不妨多抽出一些闲暇写出更多精美的文章来。
     
     
    谢谢你的好文章
    重庆人(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2 14:44:14
    重庆人(游客)好文章呀。勾引我童年的回忆,也引发我对我的孩子的忧虑。他们这一代,得到了太多的物质,也失去了太多的精神上的自由。我们应该如何来改变呢?

    1、一个理想社区应丰富人与人间的交流、促进公共关系的繁育
    2、翅膀,就此成为传说和纪念。

    真是有思想的文字。

    飘进我东躲西藏的耳朵里。——则多么的富有诗意与文采。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我也说两句(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2 15:20:45
    我也说两句(游客)读了王老师博客上近期的文章,给我一个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现在的王老师简直就是为《读者》杂志量身定做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中国作家之一!太精彩了。同样司空见惯的场景,为什么他就能洋洋洒洒数千言,且还那么鞭辟入里,不由你不一鼓作气读完,再不由你不颔首赞许。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云水间(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2 18:45:54
    云水间(游客)哦,这儿的点击量这么小?开岭先生实在太低调太隐身了哦,这么好的思想该几万、几十万流量才对,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Sunday(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2 21:51:04
    Sunday(游客)
    以下引用宝贝熊(游客)在2010-6-19 20:39:02发表的评论:
    所以,我常常觉得自己小时候现在经历童年的孩子比如我外甥他们,过得更丰富愉快。因为有一种较为宽松与人接触的自由度。在同学家里写作业,写完了一起玩会,同学在我家写作业,写完了分点水果吃。现在的孩子还在辅导班里接受老师的再次辅导,总是少了一些自由吧。人的自由起步不可能靠给予的,童年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因为外面很安全,人们都守本分的。现在有条件接送的谁敢让孩子放学后溜达回家啊。孩子们只能在车窗里,在大人背后看外界了。真遗憾,城市里都是高楼,没有市井童谣流连的余地了!
    以下为王开岭的回复:
    祝好!我们家也有只绒熊!
    我也真的怀念与小伙伴一起写作业,一起在放学的路上嬉戏玩耍的童年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老家在山东(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3 22:42:08
    老家在山东(游客)同为山东人,我为王开岭倍感自豪!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老家在山东(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4 12:21:51
    老家在山东(游客)领导一会儿来检查工作,且让我忙里偷闲先来报个到,受点陶冶。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251(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4 13:08:10
    251(游客)转录:在6月21日晚的视频中,央视《24小时》报道抚河汛情,南京名嘴、央视主持人邱启明连线江西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平其俊,询问汛情。电话接通后,平其俊便强调唱凯堤历史上曾多次决口,并开始介绍江西省委书记、省长的指示。视频2分11秒时,邱启明第一次打断说:“平主任你告诉我,决口有多大?下游的群众有没有转移?”
    但平其俊充耳不闻,又开始介绍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江西省防总副总指挥、水利厅厅长的“重要指示”。2分54秒时,脸上已现焦急之情的邱启明再次打断问:“平主任,我是非常想了解下游的群众有没有转移。”这时,平其俊才回归正题。
    邱启明好样的,不愧是王开岭的同事,有骨气!只是中国像平其俊那种草菅人命的狗官太多了。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荞麦(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4 16:03:09
    荞麦(游客)开岭先生的文风、文质、文魂,当代汉语作家中绝无仅有!正像有评论所说:安静、大气、优雅、锐度、温美,还有视野之深阔、题材和角度的独到!也许你可以做到其一二,但做到其三、四就难上加难了。这种感觉,你单篇看也许没那么醒目,但把他的众多文章合起来看时,尤为强烈!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真的感动(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9 13:53:49
    真的感动(游客)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真的感动(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9 13:53:51
    真的感动(游客)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真的感动(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6-29 14:08:52
    真的感动(游客)我真为你的这篇文章感动了。我比你大了十岁,那个年代放学路上的故事是我们这代人永远的回忆。“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除了家长的嗓门,街坊邻居和小伙伴也会帮着喊。”这真是多么美好的回忆呀,仿佛是昨天的事,我久久不愿从这个画面中出来。可是我妈走了,我妈走了,……那喊声,那喊声永久了。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怒海孤鸿(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7-6 17:45:01
    怒海孤鸿(游客)王开岭老师影响了我们一代人,最喜欢您和摩罗了,象您这样有深度的大师级学者太少了,我要买完你写的每一本书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Please(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7-16 23:20:08
    Please(游客)写的很有味道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天鹅(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7-21 3:09:05
    天鹅(游客)有一种感动叫回忆!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fudaoyuan(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9-9 1:02:18
    fudaoyuan(游客)愿为当今的孩子们开出条放学的路而祈祷。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柚子(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9-24 16:45:02
    柚子(游客)原来《读者》上刊登的是删节版的,看完感触很深。社会不断进步,我却感觉现在的孩子的欢乐越来越少......庆幸自己的学生时代欢乐不少......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猴子(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5 10:39:18
    猴子(游客)偶然看到等待生活状态这一概念,来此,发现确实写得好。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石石(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10 19:35:16
    石石(游客)看到这篇文章,我心头的热往下透,这个世界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关注孩子们消逝的童年。
    这些天与一个四年前让我疼惜过的小女孩重逢,我告诉他的父母,你要让你的孩子野一点,这样她的童年才会有记忆。还对他们说: 城市是不适合成长中的孩子的。因为变化太快,而孩子只会在城市冰冷的环境中失去安全,找不到温暖。。。。
    算是缘分,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您道出了问题的本质。而我想: 现在的教育已经不是教育本身能解决的了,当所有的人都没落在家园的消逝中,那生活的根该向何处扎呢。。。
    家是需要生活扎根的,童年是和自由,散漫。。连在一起的。家园对着孩子进行着无言的教育。。可是我们都已经没有家了。。
    以下为王开岭的回复:
    谢谢,同感!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mousesjf(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14 22:20:44
    mousesjf(游客)虽然不是城里人,但是看了这文章很有感触,写的太棒了,只可惜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这点,一些人即使意识到了还会抗拒吧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looking4sun(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14 23:38:55
    looking4sun(游客)小学的时候由于爸妈上班,放学我一般走回家,偶尔能坐上邻居家的车子。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一个人走回家。一个小时的路程,冬天的时候到家基本天就黑了。但那时候也不觉得累。二年级后家搬到了镇子上,终于不用走那么多路。现在每次和我妈她聊起来,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很庆幸我能有一段放学路上的日子!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明天(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15 2:20:57
    明天(游客)很不错,可惜我们回不去了。。。。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明涛(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15 5:00:42
    明涛(游客)若新农村建设或者城市社区能让孩子家长大后都有家的回味该多好啊 唉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高三(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16 1:56:33
    高三(游客)大家都是自己人,太感动了
    以下为王开岭的回复:
    谢谢大家的来访和留言!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天黑黑(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18 19:09:09
    天黑黑(游客)我家离女儿学校最多5分钟路程(含下楼),不需要过一条哪怕是小区里的马路,可我仍然不放心女儿独自上学放学,原因你知道的。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Nic(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0-23 13:48:34
    Nic(游客)文笔真好~!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90后(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1-7 2:00:10
    90后(游客)我生活在温室的环境之下,读了王老师的文章,回想童年当真是没什么值得怀念的东西,对于童年这一块空白得可怕
     
     
    Re:消逝的“放学路上”
    爱琴海(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11-29 17:15:34
    爱琴海(游客)写得太好了,我都感动得流泪了。每一句话都道出了自己的童年记忆,同时又为下一代感动惋惜
     
     
    发表评论:
    载入中……

    王开岭的博客©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