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帝国主义”话语是如何形成的(上)
 邵建 发表于 2009-7-23 13:54:00
 

1925年10月10日,“五卅”过去几个月了,胡适从武汉讲演后,回到北京,旋又南下上海。三天后,上海亚东图书馆的汪原放在日记中记道:晚八时,仲翁来,……听见适之兄到了,非常高兴欢喜,坐谈了很久,约定明天午后四时和适之兄会谈。”第二天下午四点,胡适到了,陈独秀晚了一小时才来。两位老朋友见了面自然欣喜,但,汪原放日记记得清楚:“他们各有各的见解,各有各的意见。”到底是什么样的见解和意见呢?还是前些年的“问题与主义”。“仲翁当然重‘主义’,适兄仍旧重‘问题’”,汪本人呢?“我不响,但赞成仲翁。”[1]

在汪氏的回忆中,到了1925年的11月,胡适和陈独秀的意见更见分歧。

一天下午,仲翁来了,和适之兄大谈。我和大哥也在听。谈着,谈着,仲翁道:“适之,你连帝国主义都不承认吗?”适之兄生气了,说:“仲甫,哪有帝国主义!哪有帝国主义!”拿起司的克来,在地板上连连的笃了几下,说:“仲甫,你坐罢,我要出去有事哩。”一面只管下楼出去了。仲翁坐了一会儿,一句话也没说,脸上有几分气恼。后来说:“我再来。”也去了。(引同上)

这个场面的胡适很传神,也不多见。胡适留给人们的印象总是温和理性且矜持,至少陈胡冲突中的胡适不是这样。倒是易于激怒的陈独秀令人意外,他没有发作,只是生闷气。对比他年小且又是亲自介绍进北大的胡适,陈独秀看来比较容忍。

第二天,我的大叔知道了(笔者注:指汪孟邹,亚东图书馆的创办人),对着适之兄说:“适之,你怎么连帝国主义也不承认呢?不对吧?”适之兄放下脸来,一把扯着我大叔的袖子,连连扯了几下,说:“孟邹,什么是帝国主义?什么是帝国主义?”又穿上马褂只管出去了。(引同上)

这是一个让胡适颇为激动的词:帝国主义。在这个词面前,胡适好像冷静不下来。不过,如果从以上引文仅涉及的四个人来看,在对帝国主义的不同态度上,比例是3:1,胡适是孤立的。这个孤立,可视为胡适在那个时代的处境。

1920年代是一个反帝反封建的时代,刚刚过去的“五卅”,鼓荡起全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热潮。当时,正在奉行合作的两个政党,老牌的国民党和年幼的共产党,联手推进“国民革命”,其首要任务,就是反帝。1923年,共产国际给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会议发出指示,第三条就是:“……要坚持我们早先采取的立场,即‘中国的中心任务是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及国内封建走狗的国民革命’。”[2]作为当时占主流地位的时代精神,胡适是自觉游离于它之外的。还是1922年,胡适在《努力》上发表《国际的中国》,就表明他和这种意识形态格格不入。

严格地说,胡适并非不承认帝国主义(在上海和陈独秀的争执不妨视为胡适的率性),如果我们返观胡适那个时期的文字,他没有避讳帝国主义这个词,他反对的其实是,反对当时的舆论形势把反帝视为时代任务的中心。也就是说,外交问题不是当时的首要,首要是自己的内政。针对当时流行的“弱国无外交”,胡适则指出“内乱之国无外交”。因为“外交问题不是孤立的,是和内政有密切关系的”,“四分五裂的中国,破产的财政,疯狂秽污的政治,九个月换五个外交总长的外交,秽德彰闻的国会,”是没有外交可言的,同时也“是外交失败的最大原因”。

胡适的话指的是1923年的3月25日,这一天,上海举行反日大游行,参加者有160个团体,人数达五万。次日,北京大雨,大雨淋漓中,也举行了有几千人参加的大游行。这样的连锁大游行,显然不是自发,而是政治组织的。对此,胡适在《努力》“这一周”中以《外交与内政》为题,表示了自己的反对:“果然一个不爱管政治的民族,一听得外交问题,也都感奋兴起了!”然而,胡适的态度是“我们对于这种热情的表示,不但不发生乐观,只能发生感喟。”“我们老实承认,我们对于今日外交问题,实在鼓不起热心来作激昂慷慨的鼓吹。我们只希望国人从这种失败的外交状况上格外感觉早早澄清内政的迫切。”[3]

胡适为什么在反帝上“鼓不起热心”?难道帝国主义不是一个事实的存在?

是的,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自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显然是一个事实上的存在,即使到了1920年代,帝国主义依然是那个时代的问题。但,不得不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就1920年代言,经过八十年的流变,因帝国主义而造成的侵略危机不是更严重了,而是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化。

帝国主义,基于它的政治主张或实践,主要是通过夺取他国领土来建立自己的经济、政治霸权。这种侵略危机自1840年始,至1900年的八国联军,已经基本告一段落。随后签署的《辛丑条约》,不排除其中俄国、日本对中国的领土要求,但由于该条约由美英主导,它们注重的是商业利益和“门户开放”。因此,条约最终只是提出巨额赔款,并没有割地诉求。就赔款言,1908年,美国决定退还多收的庚子赔款,并明确希望以庚款兴学,清政府响应,遂有了后来的清华学堂乃至清华大学。1922年12月1日,英政府通知中国政府,表示从即日起,中国应付英国的庚款,英政府准备用于中英两国互有利益的用途上(以后亦主要用于教育)。除了不平等的条约依然存在,整个国际形势对中国来说,应当不坏。

1900至1922年,唯一出现领土危机的是1915年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向德国宣战,并出兵占领属于德国势力范围的山东半岛。随后,便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试图把德国在中国的权益转到自己名下。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协约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结果“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同意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让与日本。五四运动即因此而起。当然,中国不是“巴黎和会”唯一的失败者,失败的同时还有美国总统威尔逊,因为他没有兑现事前他对中国的承诺(这就导致了中国激进知识分子对他的失望,并把希望转向了列宁)。然而,转机在于,1921年11月11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中国九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史称“华盛顿会议”),其中议程之一,便是太平洋和远东问题。按照胡适对这个会议的评价:“这个会议确不是为替中国伸冤而召集的,然而中国的国民外交和美国的舆论竟能使华盛顿会议变成一个援助中国解决一部分中、日问题的机会”。[4]这个机会给中国带来的益处是什么呢?不妨看看国民政府时代的两个蒋博士的回忆。一个蒋博士是当时还在美国留学的蒋廷黻,他有机会随同中国代表与会,从而目睹了一些会议上的情形,这是他对会议的表述:

我敢说,中国代表在华盛顿会议中所表现的非常杰出。在恢复主权方面,也略有进展。例如:在关税方面,中国虽未能恢复关税自主权,但列强却同意中国可以适度的调整税率。华盛顿会议同意中国于改善法院和司法行政后,列强考虑废除领事裁判权。还有,山东由日本交还中国。

蒋博士虽然不满威尔逊的承诺并未在华盛顿会议中得到根本兑现,但他还是做出了这样的结论:尽管中国在关税、租界、治外法权等方面收获不大,但在恢复主权方面,华盛顿会议却是重要的一步。[5]

另一个蒋博士是北大代校长蒋梦麟,这次他受国民党的支持,以非官方观察员的身份列席了“华盛顿会议”。蒋梦麟说:美国因为不愿卷入欧洲纷扰的漩涡,已经从多事的欧陆撤退而召开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就是在这次会议中签订的。此项公约取代了英日同盟,所谓山东问题,经过会外磋商后,亦告解决,日本对华的二十一条要求终于静悄悄地被放进坟墓。巴黎和会中曾决定把青岛赠送给日本,所谓山东问题就是因此而起的。

和胡适对这次会议的看法有所不同,蒋还说:巴黎和会的决定使同情中国的美国政界人士也大伤脑筋,终至演化为棘手的政治问题。共和党和民主党都以打抱不平自任,承诺为中国伸雪因凡尔赛和约而遭受的冤枉。因此,美国固然从欧洲脱身,却又卷入了太平洋的旋窝。二十年后的珍珠港事变即种因于此。[6]

1922年2月4日,中国和日本在华盛顿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其附约。条约规定,日本将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该地全部开为商埠;原驻青岛、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的日军应立即撤退;青岛海关归还中国;胶济铁路及其支线归还中国等。附约中规定了对日本人和外国侨民的许多特殊权利,但是中国通过该条约收回了山东半岛主权和胶济铁路权益。

也就是说,1919年五四运动,北大学生一边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一边高呼“收回青岛”,“还我山东权利”。所有这些,如果无果于“巴黎和会”,那么这次却在美国主持的“华盛顿会议”中有了果。这样的结果,不得不承认,美国从中出了力。美国哪怕是有它自己的利益考量,比如要压住日本,不能让它在太平洋和中国的势力坐大;但,客观上,美国的做法有利于中国;同时,这里还不能排除美国本身(尤其是民间)对中国的同情。所以,在《国际的中国》中,胡适接着上文说:“会议的结果虽未必能完全满足我们的希望,但我们稍知当时情形的人,都该承认当日热心援助中国代表团的许多学者,舆论家,并不是替‘资本帝国主义’做走狗的。”[7]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中国国内的反帝运动如火如荼。其反帝所指,首先就是美、英(包括日)。陈独秀1922年10月4日写《请看国际帝国主义怎样宰制中东路》,这个“国际帝国主义”的具体对象就是“英美帝国主义”。同一天,陈独秀另有一文,题目是《议员学者跑到美国帝国主义家里讨论宪法问题吗?》,批评北京的议员林宗孟和非议员胡适等到美国前公使芮恩施家中谈宪法。陈独秀敬告这些议员学者,“不要上美国帝国主义的当,”“不要于不知不觉中引导一部分人民或青年学子去亲美国帝国主义才好”,而且直接把前此结束的华盛顿会议称之为“宰割中国的华盛顿会议”。[8]

今天读胡适的《国际的中国》,简直就是一篇“开放的中国”,它比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几乎提前了一个甲子。文章缘起于陈独秀在告全国宣言中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判断,在他们所作出的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目标:一是民主主义的革命,一是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胡适赞成第一项,反对第二项。他说:“我们并不想替外国的‘资本帝国主义’作辩护……,我们要知道:外国投资者的希望中国和平与统一,实在不下于中国人民的希望和平与统一。”胡适这样阐释此问题:

“投资者的心理,大多数是希望投资所在之国享有安宁与统一的。欧战以前,美国铁路的股票大多数在英国资本家的手里。这种投资,双方面全受利益;英国也不用顾虑投资的危险,美国也决不愁英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样的国际投资是不会发生国际问题的,因为这种投资就和国内的投资一样。国际投资所以发生问题,正因为投资所在之国不和平,无治安,不能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与安全,故近人说,墨西哥,中国,波斯,近东诸国,可叫做‘外交上的孤注,国际上的乱源’。”

在胡适看来,投资国要想被投资国和平与治安,只有两条路,一是征服统治他们,一是让本国人民早日做到和平与统一。胡适承认,十年以前(即辛亥以前)列强对中国是想走第一条路。而现在,经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老实说,现在中国已没有很大的国际侵略的危险了。”“所以我们现在尽可以不必去做那怕国际侵略的恶梦。最要紧的是同心协力的把自己的国家弄上政治的轨道上去。”“我们觉得民主主义的革命成功之后,政治上了轨道,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已有一大部分可以自然解除了。”[9]

可以看出胡适在那个时代的基本思路。国际帝国主义基本不在他的视野内,他唯一关注的是国内政治。退一步,国际问题即使存在,但“攘外必先安内”,内的问题不解决,外才成为“外患”。

胡陈就中国问题的判断如此大相径庭,但,可以指出,在那个时代,舆论优势不在胡适方而在陈独秀方。即使把当时的问题放在今天,估计支持陈独秀的要远大于认同胡适的。帝国主义是中国20世纪的梦魇,1840-1900,已经构成国人难以擦抹的民族记忆。直到21世纪的今天,这个记忆的裂口依然如此深大。胡适上面那句话放在今天依然生效,这几年来,只要一碰到外交问题,这个民族马上就“感奋兴起”。

---------------------------------------

[1] 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第96-97页,学林出版社,2006。

[2] 转引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上册,第104页,香港集成图书有限公司,2001。

[3] 胡适《这一周·65》,《胡适文集》卷3,第469-470页。

[4] 胡适《国际的中国》,《胡适文集》卷3,第383-384页。

[5] 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第87页,岳麓书社,2003。

[6] 蒋梦麟《西潮·新潮》,第263页,岳麓书社,2000。

[7] 胡适《国际的中国》,《胡适文集》卷3,第384页。

[8] 陈独秀《议员学者跑到美国帝国主义家里讨论宪法问题吗?》,《陈独秀文章选编》中,第214页,三联书店,1984。

[9] 胡适《国际的中国》,《胡适文集》卷3,第384-385页。

 
 
 
Re:“帝国主义”话语是如何形成的(上)
 孔明(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7-24 10:37:51
 
孔明(游客)写得好!站在今天的时间点上,超脱出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的限制,回望晚清民国时期的人、事、言,思古议今,不难发现,我们这个民族在1840至今,走了多么坎坷而弯曲的道路。

胡适先生的这篇文章,我也要好好读一下。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帝国主义”话语是如何形成的(上)
 咖啡豆(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7-24 11:27:08
 
咖啡豆(游客)胡适先生的文章真的很值得读读·~~
我的桌边就放着他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和不错·~~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载入中……
 

载入中……


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模板:部落窝模板世界

载入中……



feedsky

 
抓虾
Rojo
google reader
netvibes
my yahoo
newsgator
鲜果
哪吒
有道
QQ邮箱
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