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罂粟般的20世纪是如何栽种的
 邵建 发表于 2009-8-4 22:27:00
 

胡适惯被推为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纵观此人一生,眼界高明但有时却并未敏锐。

1925年10月,鉴于俄祸日剧,主持《晨报》副刊的徐志摩推出有关苏俄是敌是友的政治讨论。梁启超、徐志摩、丁文江、张奚若等时贤纷纷参与,两个月下来,双方的论战如火如荼,最后引来一场大火。可是火光映照中的讨论,却没有胡适的身影。以胡适对社会事务的关注,却逍遥于这场事关国运的讨论,庶几可怪。

直到1926年夏,胡适才在莫斯科的一封信中披露缘由:“去年许多朋友要我加入‘反赤化’的讨论,我所以迟疑甚久,始终不加入者,根本上只因我的实验主义不容我否认这种政治试验的正当”;而且“在世界政治史上,从不曾有过这样大规模的‘乌托邦’计划居然有实地试验的机会。”时间倏忽过去80余年,2007年12月16日,京城“律师观察网”有过一次纪念胡适和陈独秀的同人雅集。一位中文系出身的年轻才彦在表达对陈独秀作为革命家的敬意时,也曾在肯定的意义上言及社会主义是一场试验,其价值表达和当年的胡适之一模一样。

“予岂好辨哉,予不得已也。”当时我忍不住接腔,情激之中,径直表达自己的反对。现在我要表明的是:任何一个人,如果你要试验,你自己试验,谁都没有权利拿别人试验。比如我不反对欧文的社会主义试验,他是自己出钱在美洲买了几万英亩的土地作试验。但我肯定反对苏俄性质的实验,因为它是拿别人作实验。还有什么表述比以上胡适的看法更危险。自由主义是个人本位,而苏俄那种主义却是国家本位。国家如果可以把个人和个人的财产当作某种主义的试验品,个人却没有不做这种试验或拒绝的权利。请问个人的自由在哪里。何况,依胡适所言,苏俄试验乃是一种“乌托邦”的计划。乌托邦本来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如果个人乌托,那是他的自由,危害也不大;可是如果谁要把国家(邦)作为乌托的对象,肯定贻害无穷。可是,胡适之先生却把它视为苏俄政治试验的“正当”。

让我们目睹一下这试验的正当性吧。这是来自瞿秋白《赤都心史》的一个片断,为瞿氏在俄采访所得:德维里省的一奶牛厂主谢美诺夫,闲坐在办公室里,一手捻纸烟,呆呆的想着。忽然门响,进来两人:“哼!请上苏维埃去!”……旧时王爵的邸宅里,短衫破袄,军帽毡靴,颜色憔悴,精神奋发的大群人,正在开会呢。谢美诺夫进来,大家都回头瞧看,人影簇动几分钟,又复静下。主席命谢先生,当众宣读议决案:——德维里劳农兵苏维埃决议:宣告谢美诺夫之工厂,财产,房屋,一律没收,充作德维里省劳农地方政府公有。凡剥削者,——当劳农以革命之伟力取得政权时,当然一概剥夺权利,对于谢美诺夫工厂主自当遵例照办。

记得那天的会上,望着墙上陈独秀的像片,我说:除了对陈独秀晚年民主的反思外,我对他实在产生不了好感。这是真话。那位才彦在表达对陈独秀的敬意时,特地强调了他的革命家的身份。是的,陈是一个苏俄意义上的革命家。苏俄在暴力革命之后,便开始了如上所见的铲除私有的试验。无需再论这种试验几十年后的结果,即使当时,作为胡适的朋友,徐志摩就发表了反对意见,他致信胡适,问其苏俄试验“在学理上有无充分的根据”。胡适王顾左右:“无论在共产制或私产制之下,有天才的人总是要努力向上走的”。其实问题不在于人向上走还是向下走,怎么走都没关系。关系重大的是,苏俄那套共产制是靠对私有财产的剥夺而推行。胡适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却不谙社会选择乃制度优先,制度安排则财产优先。自由主义的自由首先就是产权自由,没有这个根基,其他自由无所附丽。

远在20年代,一个诗人忧虑于国运倾颓,组织了一次讨论。可是,作为当时的文化班头,胡适眼光不够。置身讨论外不说,来到莫斯科,还为苏俄作“理想主义”的辩护。这就要审查胡适自由主义的身份。正如我在其他场合说过,胡适的自由主义是从半路学起,他学的是19世纪密尔式的自由主义(多在言论自由、个性自由上用力)。但如果没有17世纪以洛克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打底(它强调的是个人财产权利);那么,这样的自由主义很容易在俄苏那套理想主义的光谱中迷路。那是把人类最美好的词汇都拼贴在一起的政治光谱,它那炫目的光彩足以让洛克式的自由主义灰头土脸。当时迷路的不仅是一时莫从的胡适,不仅是革命家陈独秀,不仅是知识界,甚至是一个民族,还甚至是今天……

“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这是胡适的话。如果我们收获了一个罂粟般的20世纪,那么就问问当时我们是如何栽种的吧。

 
 
 
Re:罂粟般的20世纪是如何栽种的
 fxren(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8-6 22:28:58
 
fxren(游客)佩服邵兄识见!就连中国通费正清还赞许过这种试验呢!好在1991年因心脏病而死进医院的最后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中国新史》一改陈说,觉今是而昨非。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罂粟般的20世纪是如何栽种的
 fxren(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8-6 22:42:22
 
fxren(游客)台湾94版《中国新史》译本,是我最早见到的有三年大饥荒饿死千万人的记载的史书。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罂粟般的20世纪是如何栽种的
 fxren发表评论于2009-8-7 20:33:00
 
fxren拜读民主与专制的百年迷途一文,勾勒了上世纪。
 
 
发表评论:
载入中……
 

载入中……


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模板:部落窝模板世界

载入中……



feedsky

 
抓虾
Rojo
google reader
netvibes
my yahoo
newsgator
鲜果
哪吒
有道
QQ邮箱
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