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博客分类

载入中……

新近发表

载入中……

网友评论

载入中……

访客留言

载入中……

登录管理

载入中……

博客信息

载入中……

Links

博客订阅




闲聊公务员考试(一-三)
傅永新 发表于 2010-8-24 1:53:00

今年暑假,没过好。

一是身累。40天时间里,完成四五十万字的公考行政测试的教材统稿,和二十万字编写任务,干这活,就一个累字。

二是心累。那么多行政能力测试题,刚开始看,如入云深雾处,似有智力拼盘味道。再看,“风吹草低见‘流氓’”(萱萱语),别样滋味涌心上。过后再一想,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本来就是不正经的玩玩,非要变成正经的考试,让人心里憋气、窝火。

哎,不说这些没头没脑的个人感受了。下面具体谈谈公考测试方面的问题。

1、基本概况

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笔试),1989年在小范围内开始试行,全国统一考试则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其中我手头上有02年以后全部试题。它成为全国第一考,也只是近两三年的事。

公务员录用考试分为国家、各省直辖市两级,面向全国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和社会人员公开招考,招考时间国家考试,一般提前一个月,安排在11月底,江苏省安排在当年三四月间,具体时间由年度大纲规定。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笔试实行分类考试,A类一般指机关岗位的考试,B类面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等职位,C类为基层岗位的。不同类别的笔试,内容也有所不同,其内容分为三大块,一是基本知识,主要有政治、历史、法律、哲学等知识,二是行政能力测试,三是申论。其中行政能力测试是共同科目,其难度稍有不同。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基本内容有五项(09年国考为例):数量关系(20题,20分钟)、言语理解与表达(40题,35分钟)、逻辑判断(35题,35分钟)、资料分析(20题,20分钟)和常识判断(25题,10分钟),共140题,限时120分钟。每年测试题有一些调整,但基本项目不变。

作为职业倾向测试,起源于国外的GRE、MBA、MPA以及心理测试等,目的是考查被测者的职业倾向能力。人的倾向能力是一种潜在能力,也就是尚未认识到的能力,因此被测人员的测试条件是裸考,即不作任何准备即可测试。这样,才能客观真实测查出人的职业倾向。说白了,这种考试是考人的糊涂能力,答题越糊涂,测评成绩越能体现客观真实性。

 

2、测评与考试

测评本质上是科学实验。这项实验一般分为两组样本组,一组是已知某职业群体的样本。它们作为参照样本由各种测试题组成的。另一组是待测群体的样本,待测者通过答题形式反映其职业倾向。

比如“A”,张三理解为“第一”,李四解释为“金字塔”,王五只认为是“字母”等等。他们的选择无所谓对和错,只是反映被测者某种能力倾向而已。

显然,测试条件是“裸考”,即不作任何准备的答题,被试者只需根据要求答题就可以了。如果经过强化训练,则意味着不满足测试条件,其结果也不具有客观性。从测评意义来说,这样的测试绝对无效。

但是,现在的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却成了选拔性的考试制度。考试有两种,一是知识性的,比如高考和学校各门课程的考试,这些属于知识性的考试,它反映考生对学过的知识内容掌握程度。二是作为水平能力的考试,比如外语考级和公务员考试等,这种考试与知识性考试性质完全不同,判分标准、命题标准和职业特点都不同,因此考试的应对策略也不同。

比如,金融业需要计算方面的能力,但这不是要求速算能力强,会做计算难题等,而是要求在繁忙工作中,快而准计算出结果。显然,只要人去计算,谁也保证不了不出差错。因为吃五谷杂粮的,总会有头疼脑热,或情绪不好的时候,出差错是难免的。如何做到不出差错呢?这就需要用方法来保证,如银行、保险等,根据利息或保险费的计算公式,转换成表格形式,工作时直接查表即可。

实际上,行政能力测试移植到我们这块土壤上,绝对变味了,考生千万不能把它当做测评对待,而应看做考试,但又不能理解为学校、或高考意义上的考试。

 

3、变态的命题

凡加中国特色的东西,除了特红色外,很多是说不出的混沌色,说它是特黄色的,也没大错。现举例说明这类黄色的命题。

某市曾出了一道这样的选拔性考试题:李明的妈妈是陈红的阿姨。要求学生缩句。正确答案是:妈妈是阿姨。多一个心眼的孩子,马上会想,妈妈怎么会是阿姨的问题,答对的孩子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其实,这道题涉及到语言和逻辑问题,或者说语法与思维问题,我相信命题人自己也说不清二者究竟是什么关系。出这样题,真是遇见流氓了。

某年公考的数量关系中有一道题是说,有37人需要过河,只有一条渡船,每次仅能渡5人,问需要渡多少次才能渡完。正确答案是9次,因为考虑到船需要人划回来,实际每次渡过只有4人,渡8次,共32人,最后一次渡了5人,正好37人,即渡9次。

类似这种题目有很多,基本上难不到人了。但我看了,还是有点生气的。因为它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文中所有条件没有给足,比如,37人在野外,一定会带上绳子等必备工具的,他们也不需要人再划船回来。或者夏天,有人泅渡过河怎么办?这类问题如同树上10只鸟,枪打死一只,问还剩几只一样,条件不充分,如何解题?树不明确,鸟当然呆在树上,枪也没明确,无声还是有声,确定一枪打死仅仅是一只吗?等等。

虽是玩笑,但也反映出我们命题中的一些问题。以今年江苏考题为例,说说让考生有点抓狂题目。题目如下:

江天市财政局根据上级指示要求,决定派出一名同志前往农村扶贫。财政局甲、乙、丙、丁、戊等多名同志知道消息后积极报名,申请前往。根据报名情况及本局自身工作需要,局领导做出以下几项决定:

    (1)在甲、乙两人中至少挑选1人;

    (2)在乙、丙两人中至多挑选1人;

    (3)在甲、丁两人中也至多挑选1人;

    (4)如果挑选了丁,那么丙、戊两人缺一不可。

    据此,可以推出

 A.不挑选丁       B.挑选甲       C.不挑选甲        D.挑选丁

上题有如下不同的解答:

解答一:选B。假设选甲,根据“只派一人”,则其他人都不派。代入题干检验:(1)真,(2)真,(3)真,(4)真,满足条件。所以选B。

解答二:选C。假设选甲,根据“只派一人”,必定不选丁。看选项,因选项B、A都真,与选项的“三假一真”矛盾,所以不能选甲,即选C。

解答三:选A。

假设选项B真,选甲,根据“只派一人”,不选丁,则B、A都真,排除B选项。

假设选项C真,不选甲,根据(1),选乙,又根据“只派一人”,则不派丁,所以,A、C选项都真,排除C。

假设选项D真,选丁,根据(4),则选丙和戊,与“只派一人”矛盾,排除D。

所以选A。

解答四:认为题目可能有问题。

因为:根据解答三知,B、C、D等选项都排除,只能选A。但是,A真,即不选丁,根据(1)知,不能选甲,必选乙,所以A,C都真,即排除A。

因此,A、B、C、D选项没有正确选项,题目有矛盾。

在上述解法中,考生习惯认为,选项是四选一,即一真三假,其实这里违犯选项设计规范,选项设计为二真二假的。因为选甲和不选甲,二者矛盾必有一真,选丁与不选丁,二者矛盾,必有一真,因此选项必有两个真选项。尽管两个真选项,但从前提出发只能直接推出一个真选项,另一个是间接推出的。

正确推理是这样的:假设选丁,则由(4)直接推出选丙和戊,但与“只派一人”矛盾,所以推出不选丁。

如果上述题解还是纠结的话,可根据等值命题转换,把题干内容表述为:

(1)不选甲→选乙;(2)选乙→不选丙;(3)选甲→不选丁;(4)选丁→选丙和戊。

如果不选甲,据(1)(2)不选丙,据(4)逆否推出,不选丁。

如果选甲,据(3)推出,不选丁。

无论选甲,或不选甲,总之,不选丁。即二难推理简单构成式。

看看这样命题,我真的没脾气了。可怜这些命题人,绞尽脑汁,以难倒考生为乐,其实是干了缺德又愚蠢的事情。考生也可怜,一个个被折磨成这样,但智慧和知识并不能长进,真是蹉跎岁月啊。

 


阅读全文 | 回复(3) | 引用通告 | 编辑

 


 


Re:闲聊公务员考试
欧金匠(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24 2:29:46

欧金匠(游客)考过了也是“蹉跎岁月啊”
以下为傅永新的回复:
是的。这是价值观的不同。
祝贺你上了韩国杂志!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闲聊公务员考试
幽篁发表评论于2010-8-24 13:03:38

幽篁通常领导干部的夏天都不好过,比如傅兄忙公务员考试。这还算是高级的。低级的通常干些慰问高温中奋战的工人,下暴雨探访棚户区居民、泥石流时安抚灾民顺便说几句什么都会有的之类精神胜利话。
以下为傅永新的回复:
俺基本退出了。
因考虑太多参考书,有误人子弟之嫌,所以才辛苦一些。还有一个意思,命题人有时不按规矩出牌,顺便揭露一下。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闲聊公务员考试(1-3)
魔鬼(游客)发表评论于2010-8-29 14:52:46

魔鬼(游客)潜在能力测试,能鉴别出敌或友,人的倾向是方向信 信仰。
以下为傅永新的回复:
不懂魔鬼的话。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