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镯记(一) 
金匠尚玉 发表于 2009-10-28 1:52:00

(一)考手镯之名

唐文宗李昂曾问身边的宰臣:“条脱是何物?”宰臣答不上来。唐文宗乘机卖弄了一番说,“《真诰》上记载,安妃有金条脱为臂饰,金条脱就是今天的金钏。”而唐文宗所说的金钏又是什么呢?

手镯 文化 欧金匠

原来条脱和唐时的金钏,都是今天“手镯”的名称。虽早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存在“手镯”之实物,但迟至宋代才有“手镯”之名。手镯名称,在各朝各代,因时而异。

史前人称这种佩戴在手腕部位的饰物为何,已无从知晓;从文献中可考,汉代人称手镯为“腕环”、“环”;三国时期曹植在《美女篇》中歌咏一位采桑的女子时,就特意提到了美女的皓腕上带的是“金环”: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

魏晋之后,直到唐代,世人多称手镯为“钏”或“腕钏”,《南史 齐本纪》记东昏侯为贵妃潘氏作“虎珀钏一只,值百七十万。”这个东昏侯原是南朝齐帝,在位不到三年,穷奢极欲,为部属所杀,后来追废为东昏侯。野史记载东昏侯死后,其宫妃流落街坊作蜡烛生意,不知是不是动用了这只价值一百七十万的琥珀钏作了生意本钱,这是题外话。唐朝依然称手镯为“钏”,白居易在《盐商妇》诗云:“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诗中所描绘的是一个爆发户的富婆形象,“皓腕肥来银钏窄”却反映了唐代佩戴手镯的风尚。

宋元之际,手镯常称为“约腕”。秦少游在《促拍满路花》:“轻红腻白,步步熏兰泽,约腕金环重,宜装饰。” 宋蔡伸《愁倚阑》词中:“如今往事悠悠。楼前水、肠断东流。旧物忍看金约腕,玉搔头。”到了元代,张可久《满庭芳》词中依然是:“寻思几般,转腰玉瘦,约腕金宽。”

但在宋代洪迈的《夷坚志》中首次出现了“手镯”之名, “在日藏小儿手镯一双,妇人金耳环一对。” 中国的语言文字从来就存在着两个体系,一为文言,一为白话,一些事物的名称在两个系统中会有不同的名称,比如“猪”只能出现在白话中,如在文言中一定是“豕”。洪迈的《夷坚志》是宋代志怪小说,小说的语言不同于诗词语言以文言为主,小说语言很大程度上来自当时的白话,说明在宋代,民间口语中早已然出现“手镯”一词。

虽然在明代小说中,还能见到手镯的其他地方方言称谓,如 “压袖”,《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腰里束着碧玉女带,腕上笼着金压袖。”但到了清代,在小说中,“手镯”和“镯子”的名字几乎全部替代了手镯以前的称谓,如《红楼梦》、《镜花缘》等,尤其是《红楼梦》中“龙须镯”更是为大家所熟知。

 其实“镯”字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但“此镯非彼镯”,此镯乃是一种乐器,据《周礼 地官 司徒》记载“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金镯节鼓,以金铙止鼓。”汉代郑玄批注:“镯,钲也,形如小钟,军行鸣之,以为鼓节。”说的再明白不过,镯是一种打击乐器,现藏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涪陵小田溪出土的战国时期铜“镯/钲”,器身高38.5厘米,形似钟而狭长,是一种打击乐器,“演奏时手持柄,以锤敲击发声,此物多用于战争中的军乐。”实物和文献均说明了商周之镯乃军旅之物,而是不能佩戴在美人的皓腕之上。

但为什么“镯”会大约在宋元之际,一改商周的铮铮铁骨,而成为女性皓腕必备之饰物的专用名呢?不仅我现在有此疑问,其实早在明代就有人发此一问。明陈士元在《俚言》中认为“镯”字为“蠋”字之讹,因手镯的造型卷曲成环,与一种名叫“蠋”的昆虫相似,故称“手蠋”,后将“蠋”字讹写为“镯”,故有“手镯”之名。 今人成臂环曰手镯,盖方言也。考镯字于臂环无所取义,按韵书:葵中虫曰蠋。又桑虫曰蠋。《诗》‘蜎蜎’者,蠋是也。金银臂环累累有节而卷曲如蠋形,则臂环当作‘蠋’,俗作‘镯’字讹。”

明代田艺衡则对腕环为何称为“镯”,另有一番解释,他在《留青日札》中认为:“古人点朱于额,以示进退之节,所谓程姬之疾也。故曰‘丹的’、曰‘玄的’。或曰今之手中金镯,亦所以止触(角蜀)也。”触,接触的意思,“止触(角蜀)”,就是阻止帝王御幸的意思,且谐音“手镯”。这样说来,手镯和宫中点丹于面一样,也是宫廷的一种制度,后流传民间,腕环于是有了“手镯”之名。

这两种说法,均是一种推测,但从两种推测方法上看,均借助“声训”的训诂方法,就是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用声训的方法来解释首饰名,最早始于汉代刘熙的《释名》,这种方法为后人所推崇,我们由此可以推测,无论是来源于“蠋”还是“触(角蜀)”,“手镯”之名在宋元之际突然出现,一定不是空降,而一定是来自民间的口语,白话,甚至方言,早期虽然还被文言所排斥在今天可见的文献之外,但随着话本戏曲小说的流行,“手镯”名称的流布态势不能阻挡,并逐步取代了其他名称,已成定势,流传到今天。

手镯之名是否以后就不会变了呢?这个很难预测,语言是个活体,自会有它的发展,比如,今天我们在手镯之外,受西方首饰分类的影响,又多了一个“手链(bracelet)”,或许,哪天我们的文化弱势了,我们的手镯会被称为“邦戈”,君不见,喝洋墨水的人,动不动就说“这只邦戈(bangle)很靓的喔!”。世事难料,留着以后再说。

 

更多图片:http://www.chinasilver.net/gallery/main.php?g2_itemId=271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9862315/

 

文/欧群叶     图/欧金匠          来源:金末玉屑

 

 
  • 标签:手镯 首饰历史 
  • Re:考镯记(一)
    苦丁发表评论于2009-10-28 2:30:25
    苦丁君不见,喝洋墨水的人,动不动就说“这只邦戈(bangle)很靓的喔!”。——哈哈,这些人也像娱乐明星一样地“欧耶”……
    以下为金匠尚玉的回复:
    [emot]1[/emot还好,不是欧~叶
     
    Re:考镯记(一)
    Jade(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10-28 5:07:15
    Jade(游客)手镯做的很有味道 很喜欢
    以下为金匠尚玉的回复:
    谢谢
     
    Re:考镯记(一)
    幽篁发表评论于2009-10-28 5:38:30
    幽篁明代“尚官局”款金钏:http://www.nanjing.gov.cn/culture/csjy/jlyz/200704/t20070417_211059.htm
    以下为金匠尚玉的回复:
    谢谢提供连接,已经收藏。
     
    Re:考镯记(一)
    幽篁发表评论于2009-10-28 5:40:12
    幽篁前阵还在你店里看到只手镯,非常漂亮的,可惜尺寸小了点。
    以下为金匠尚玉的回复:
    那我们一定努力作大。哈哈!
     
    Re:考镯记(一)
    云归发表评论于2009-10-29 8:09:48
    云归幽篁真不会说话!
    应该这么说:“前阵还在你店里看到只手镯,非常漂亮的,可惜我的手腕尺寸大了点。”
     
    Re:考镯记(一)
    吉霞(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10-30 1:18:27
    吉霞(游客)不用说,确实是呀,我到同学那里,要送我一个手镯,我就是套不进去,恨不能把手骨敲掉一块,还是进不去!真是可惜,也没好意思说你先给我吧,等我减了肥!唉,手腕的尺寸大了点。
    以下为金匠尚玉的回复:
    哈哈,吉霞老师幽默。
     
    Re:考镯记(一)
    幽篁发表评论于2009-10-30 1:49:57
    幽篁手镯的尺寸是很难把握的,大了容易掉,也不秀气。尺寸小了又怕塞进去后拨不出来。
     
    Re:考镯记(一)
    欧金匠发表评论于2009-10-30 2:08:26
    欧金匠如果从偷懒的角度来说,我都想要说,我同意云归老师的说法,:p
     
    Re:考镯记(一)
    云归发表评论于2009-10-30 7:01:11
    云归还有一招,是我从淘宝上看来的。
    一位店家推销他们的手链,店主特别说明,手链是用有弹性的线穿成,“再粗的小手也能戴”。令人绝倒!
    以下为金匠尚玉的回复:
    确实高招。
     
    Re:考镯记(一)
    mianmge(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12-28 7:46:37
    mianmge(游客)呵呵!看到图了,店在哪想去看看,呵呵,我喜欢
    以下为金匠尚玉的回复:
    目前最方便的,还是看看欧金匠的淘宝网店了。祝好
     
    发表评论:
    载入中……

    欧金匠 Copyright 2005-200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