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本的未来
短头发 2010-9-17 20:54:00 |
纸本的未来 电子书有很多纸本无法比拟的优点:成本低、书源广、节省空间、携带方便,而且我以为对作者来说也是个福音:可以同时获得纸媒出版和电子出版的版权,——如果他吉星高照,没遭遇盗版的话。 在电子书的攻势下,纸本节节退缩,让出部分阵地,则看来是必然的结果,而这也不过是科技的进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又一个范例,以往如此,现在仍是如此。但这并不见得纸本就此被推上了绝路。 人们阅读纸本的传统不会丢失。无法想象这一幕:无论幼儿园、中小学校,还是大学,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要靠手上的电子书来完成,这么做既不现实,又徒费力气。阅读纸本的习惯养成之后,作为后来者的电子书再想去改变,将是非常难的事情,而它的缺陷也会在两种阅读方式的对比下被无限放大。 从纸本的阅读习惯延伸而来,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凡有深度的作品,在屏幕上读来,往往感觉缺乏原有的冲击力,或干脆读不下去。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在网上看到中意的文章,要用打印机打印下来,才能读出妙处。我曾经下了几十g的书,看完的寥寥无几,自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样看起来,纸本是肯定不会消亡的。但象现在的情况,名著、养生、青春,选题一窝蜂地扎堆,内容单薄,包装俗不可耐,读者再好的耐性,也会给逼得撒手而去。出版社不必家家都是商务、中华书局,只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选题上有品牌支撑,将书做得精致些,耐看些,使读者从中看到编书人的眼界和诚意,偌大一个中国,谁说会容不下几十家、乃至上百家出版社呢? |
|
Re:纸本的未来
幽篁 2010-9-25 20:34:40 |
电纸书最大的好处是环保,尤其适用于一些不值得保存,或根本不值得看、卖不掉的书。但中国对出版的控制如果不能解决,电纸书就不能在出版业为更多作者提供便利。而中国对知识产权的忽视,电纸书会对更多作者造成伤害。以下为短头发的回复: 对,尤其是搞网络写作的,现在的情形,对他们伤害最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