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wangxiaolu/index.html
 
载入中……
2010-7-24 0:26:00
[随笔]2010年主题——“十年”

王小鲁

“首届(2010年)北京青年独立电影展”
2010年主题——“十年”

王小鲁

     从2000年到2010年,恰好十年。2000年作为一个标识文化时间的界碑,对中国独立电影来说,是重要的年份。如果说1990年张元、王小帅的电影《妈妈》和吴文光的《流浪北京》(1988年开拍)作为中国独立电影的最早发端,那么2000年的实践社和在此前后一些其他社团于酒吧举行的本土DV作品的放映,包括DV创作小组的建立……这些都使2000年可以看作中国独立电影的第二个阶段——中国数字独立电影时代或者说“非专业独立电影时代”的正式开始。正是因为那些活动,在2000年前后,DV作品才开始进入一定规模的社会交流和社会互动之中,DV创作具有了更为明晰的自觉。那是中国独立电影第二个时代的来临。


……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2010-7-24 0:25:00
[读书]我看《唐山大地震》 

王小鲁

王小鲁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家庭伦理剧,地震不是本片的主角,大灾难只是叙事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它主要作为一种情节功能被使用,因此抱有看《2012》心态的人必定失望,因为他的期待是错误的。这个电影利用地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端境遇:一块水泥板下压着姐弟俩,只能救一个,母亲在百般痛苦中做出了选择,救弟弟。这是电影的主要框架。这有点似曾相识,多年前获得奥斯卡奖的《苏菲的选择》里有非常雷同的情节结构:纳粹让一位波兰母亲选择是留下儿子还是女儿的性命,最后母亲选择留下儿子,这位母亲从此活在负疚感中,认为自己失去了获得幸福的资格。刘小枫先生曾撰文批评这样的情节设计,称这是一次“恶心的选择”。《唐山大地震》也是如此,母亲一辈子避免让自己活的过于幸福奔放,她对女儿说:如果我让自己活的花红柳绿的,我心里会更加难过。


……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2010-6-11 23:07:00
[读书]我触摸到属于他人的伤痕

王小鲁

   《烙印——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集体记忆》由林贤治主编,本书的定稿其实2004年就完成了,当时没有得到顺利出版。直到前几天(2010年5月上旬),忽然接到林先生电话,他高兴地说这书出来了。我却恍惚的很,因为我把这事给忘了。当初我为这本书整理了一部分内容,在济南和北京共采访了四个“黑五类”子女,如今那些受访者除了路大荒的孙女外,我连名字都不记得了!直到后来接到新书,才又回忆起自己帮助整理书稿的过程。


……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2010-5-7 23:52:00
[随笔]林中的乡愁——来自第四世界的影像

王小鲁

 

  2002年冬天,笔者曾去内蒙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我之前接触到孙曾田的两部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和《神鹿啊神鹿》,认为那里有尚未讲完的故事。《山神》拍摄于鄂伦春,《神鹿》则拍摄于鄂温克族。鄂温克是中国最后一个狩猎民族,但当地人说,鄂伦春与鄂温克其实是同一个民族,都来自山林,最早的时候都使用驯鹿。

女画家柳芭是《神鹿》的主人公,她是使鹿鄂温克最后一个萨满的外孙女,曾在中央民族学院学绘画,毕业后分配到大城市,但她发现自己适应不了那里,决定重返森林。“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等她回到兴安岭,发现自己回不去了。她在镜头前痛哭:“我叫森林,森林不答应,我的森林不是这样子的!”林木的减少是可见的,而灵性的丧失却是观众发现不了的,只有熟悉山林蔼雾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2010-5-3 12:22:00
[随笔]作為隱私的中國國情与中国紀錄片產業化

王小鲁

      无意中看到这篇文章,是《法制日报》周末版《法制周末》记者采编的,因为里面有采访我的内容,其连接如下: http://news.163.com/10/0415/00/6497OHLK00014AEE.html

      本文比较全面、相对清晰地说了中国纪录片现实和产业化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也许因为我的口头表达不够准确,文章中我的某些说法不太清楚。这当然是我自己的问题,现在再略做些说明:

      关于纪录片产业化的问题,我觉得这当然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但是问题在哪里呢,不是言人人殊,而是尽人皆知。


……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2010-4-10 0:11:00
[艺评]客村街的陌生人 

王小鲁

 (《经济观察报》4月12日)

 一  城市漫游人与医药代表

    符新华是在现代文学里面被称为“城市漫游者”的典型人物。多年前,他的父母从东部来到西部,作为“新疆兵团”的一员在农场工作,多年后,他如愿以偿地通过读书离开农场,最终离开西部,在开放前沿的东部中小城市游荡。那时候20多岁的他做医药销售和市场监督的工作,经常在山东、河南、浙江等地的中小城市茫然地活动。90年代初,正是中国城市化逐渐起步的时间,广告学和市场营销在大学里冒然兴起,本来学生物专业的符新华曾报考广告学研究生,考研失败,但后来他一直从事与广告和市场有关的工作。今天来看,那曾是变化多么剧烈的年代!那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得以传播和广泛渗透的开端:广告和市场营销在当时不仅意味着一门新学科的建立,还代表了一种新的时代精神的兴起。 


……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2010-3-27 12:12:00
[随笔].....

王小鲁

.转载网络上的一小段话:

据新民网报道,在弄怀屯到兰木街附近的供水点的山路上,记者遇到一群去挑水的老人,小的60多岁,大的90多岁。听说是记者,他们“噗通”跪下,希望记者代为求情,请政府尽快把路修好,把供水点设到更近的地方,他们实在走不了那么远的路。而5年前他们就交了修路的集资款。


……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2010-3-9 3:44:00
[随笔]独立电影活动与中国社会心理秩序

王小鲁

王小鲁

        09年春天我参观了伊比利亚的独立电影放映,看到了黄文海的《西方去此不远》,章明的《新娘》,符新华的《八卦》,于广义的《小李子》、顾桃的《敖鲁古雅、敖鲁古雅》、毛晨雨的《神衍像》……这些作品都非常出色,让我感觉到独立电影力量的悄然壮大。

      黄文海关于佛教的新作品单就内容来看显得短促,但它以沉稳的镜头语言来营造跟素材相契合的庄严感,于是就不再是完全依赖于素材的新奇,如今,中国纪录片在语言方面的努力体现在了众多纪录片人的新作中。《小李子》、《敖鲁古雅》接近于一种剧情片的形制,沉重又好看。符新华的《八卦》让我感觉到他在《客村街》之后的进步,虽然目前我只看到他的两个作品,但是已经可以感觉到他的创作不是靠机遇和偶然的灵感迸发,其艺术水准和现实眼光呈现了一定的稳定性,而他的电影制作溢出于学院派和其它目前可以规范性描述的创作团队与工作方法之外,让我好奇。


……

阅读全文 | 回复 | 引用通告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9页  8篇日志/页 转到:
公告
载入中……
最新日志
载入中……
最新评论
载入中……
最新回复
载入中……
我的好友
站点信息
载入中……

http://wap.feedsky.com/unicorninfo
feedsky
抓虾
Rojo
google reader
netvibes
my yahoo
newsgator
鲜果
哪吒
有道
QQ邮箱
九点
帮看
生活因感动而精彩,理想在创造中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