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载入中……

最 新 日 志
载入中……

最 新 评 论
载入中……

最 新 留 言
载入中……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载入中……

友 情 连 接
载入中……


载入中……
 
 
惊艳华美:“百戏之祖”植根京城皇家粮仓 
张杰 发表于 2009-6-29 22:58:00
 

——在物质文化遗产中听汪世瑜谈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中国戏曲活化石”,是中国现存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发源于中国苏州昆山一带,原名昆山腔,是一种集文学、戏剧、表演、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的综合舞台艺术。因其风格过于风雅繁缛,18世纪之后昆曲开始走向衰落,昆曲民间演出群体曾一度沦为“讨饭班”。

  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从2005年至2009年,中央财政每年投入一千万元作为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的专项资金。截止目前,资助全国7个昆曲院团整理、改编、上演了23部昆曲传统剧目、新创了15部昆曲新剧目、录制了200出优秀折子戏,昆曲再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蜚声海内外,有着昆曲“巾生魁首”之誉的汪世瑜,现为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委员。继与台湾作家白先勇合作,推出轰动海峡两岸及欧美国家的青春版《牡丹亭》之后,与著名戏剧导演林兆华、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于京城皇家粮仓,推出试图再现昆曲原貌的厅堂版《牡丹亭》,将昆曲表演迈出逼近历史原貌的实质性一步。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常驻演出,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得到普遍认可,成功做到了在京城落户扎根。

  2009年是国家实施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的最后一年,有关昆曲的话题会由此成为焦点。为此,笔者于2009年3月14日——厅堂版昆曲《牡丹亭》200场夜宴雅集前夕,对昆曲艺术家汪世瑜就昆曲及厅堂版《牡丹亭》及有关话题进行了专访。

东方经典: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

  皇家粮仓1.5米厚的青砖墙壁斑斑驳驳,仿佛将一切世间尘嚣阻挡于时光之外。古老建筑里的灯光不觉中暗淡下来,让人好像回溯到几百年前的时空中,顿生一种与世隔绝感。昆曲厅堂版《牡丹亭》所有演职人员一色明代服饰,只有身边在池中游动的金鱼提醒一种现实感。一枝婉转悠扬的笛声从观众背后的亭子里传出,然后是杜丽娘在《游园惊梦》乐曲中登场。一个漂亮的登台亮相——所有的灯光都打过来,如此光彩照人的一个古典淑女形象在一出古老戏曲中慢慢展开,一出有着400多年历史的经典曲目徐徐上演:“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这是位于北京东四十条22号皇家粮仓内昆曲厅堂版《牡丹亭》演出现场的一幕。昆曲诞生于明代,集我国古典艺术与美学之大成,是东方艺术的杰出代表,其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精髓的表演体系影响了川剧、京剧等剧种的发展。《牡丹亭》是昆曲的经典剧目,也是我国著名戏剧家汤显祖(1550-1616)之“临川四梦”的代表作。汤显祖和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1564-1616)是闪耀在东西方文化夜空中的两颗璀璨明星,非常巧合的是这两位戏剧大师像事先有约,竟然同年而卒,共同结束了东西方古典戏剧一段辉煌的历史。

  《牡丹亭》是中国戏剧史上的巅峰之作,讲述的是南安太守之女杜丽娘久居闺房书斋,偶尔到后花园游玩眠于花丛之中,在春梦中遇到如意郎君——柳梦梅后,因痴情而死,而又因痴情死而复活的故事。和古代才子佳人戏有所不同的是,汤显祖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跨越边界的男女至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简单说,《牡丹亭》其实就是一个动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牡丹亭》文学性极高的艺术表达,与昆曲的精致浪漫,结合成为昆曲美奂美仑的经典剧目。

  坐在皇家粮仓会客间的汪世瑜,显然对当天晚上的演出比较满意。汪世瑜作为青春版和厅堂版《牡丹亭》两个版本的导演,除把昆曲演到奥运会开幕式上之外,经过厅堂版200多场演出,已经把饰演柳梦梅的男演员培养成一个成熟而独立的演员,把饰演杜丽娘的女演员由一个苏州昆曲艺校的学生培养成一个极富表现力的花旦。可以说,厅堂版《牡丹亭》在皇家粮仓近两年的演出,使昆曲在京城安家落户落地生根。汪世瑜介绍说,汤显祖、李渔等古代大戏剧家大都蓄养一个戏曲演出团体,这个演出团体在当年被称为“家班”,是古代戏曲最地道的演出形式之一——“昆曲来自于厅堂,来自于‘家班’”。汪瑜说,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就是旨在恢复这种古典而质朴的演出形式。它的特点之一就是表演者与观赏者近在咫尺,皇家粮仓最多容纳50名观众,可以说演员的每一个动作和眼神观众都尽收眼底。这对演员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对培养锻炼演员很有益处;对于观赏者来说,由于身处其中,心理如同演员一样投入,甚至说等于参与了表演,对于观众欣赏古典戏曲创造了一个难得的环境。加之《牡丹亭》曲词与音乐的文雅惟美,两个小时的演出让人感觉很快便过去了,并不像在舞台上看演出一样感觉时间冗长。他认为厅堂版《牡丹亭》既是培养演员演技也是培养观众修养的最佳方式,让演员和观众同时回归中国古典的艺术欣赏和传统审美之中。此前,中国著名发烧音响欧博公司老板刘士晖专门请美国第一发烧天书杂志《TAS》主编Robert Harley去看昆曲厅堂版《牡丹亭》,之后,Robert Harley说:“这么近距离地观看中国戏曲,像看出士文物一样让他感到震惊,他说自己很惊讶中国能保存这么好的艺术,甚至因而他相信同处北京的欧博音响也一定像昆曲《牡丹亭》一样纯粹和热爱艺术。”

  汪世瑜表示,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做到了定时定地让所有到北京想看《牡丹亭》的人都能欣赏到中国昆曲艺术。随后,他们会进一步排演诸如《白蛇传》、《怜香伴》等经典曲目,让昆曲这一古老传统戏曲艺术在京城不只落地生根,而且要开花结果。在有着600年历史独具魅力的皇家粮仓,听昆曲表演艺术家谈同样有着600年历史的昆曲及其导演厅堂版《牡丹亭》的阐释,的确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艺术体验。汪世瑜说,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在皇家粮仓经过近两年的演出,是他们为昆曲寻找到一种正确出路的尝试之一。

回归生态:则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汪世瑜,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被文化部表彰为“有显著成就”的艺术家。14岁随团学艺,师承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工小生,冠生、鞋皮生,尤以“巾生”见长。曾多次赴美国、日本、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讲学,青春版和厅堂版《牡丹亭》之后,更是受到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汪世瑜现为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昆曲研究会副会长。

  作为老一辈昆曲艺术家,汪世瑜对于昆曲艺术的拯救、保护、扶植一直不改痴情、不遗余力。他说自己当了三届全国政协委员,80%以上的提案都提到昆曲,自己作为一名来自文艺界别的委员,有义务和责任为保护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厅堂版昆曲《牡丹亭》是南昆北演、落户京城,把昆曲艺术根植百姓生活之中一次有益而成功的尝试。他在总结近两年厅堂版昆曲《牡丹厅》在皇家粮仓的演出时表示:皇家粮仓物质――文化遗产和《牡丹亭》――非物质文化的结合,事实证明这个点是非常正确的。在皇家粮仓只能演昆曲《牡丹亭》才是最恰当的。昆曲和皇家粮仓都是600年历史,粮仓是南粮北运,昆曲是南昆北演,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虽然北京有北方昆剧团和南方昆剧团体经常演出,但是一直没有一个团在一个地点固定演出,昆曲在北京需要有一个地方能够长期固定下来演出。厅堂版《牡丹厅》作为一个轻装小规模的形式,200多场的演出做到了长驻北京,说明昆曲在北京还是能够定点定时地演出。虽然不能说长演不衰,至少已经站住了,能够让人承认昆曲在北京有个点演出,就是――皇家粮仓,剧目是《牡丹亭》。

  汪世瑜最深的感触是,除培养了演员和观众以及提高了观众的修养使人们懂得怎样崇敬昆曲艺术外,最重要的是找到了一种恰切的演出形式。他说一定要相信观众相信现代人的审美。昆曲的价值及其走向是固步自封,还是走近社会,走近民众来展示提高昆曲的艺术,这是很关键的一点。昆曲人最应该做的事情是把最优美、最经典的东西告诉社会,引导观众,让观众很好地接受,让社会对昆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是人们认识昆曲的一个基础。他说昆曲并不陈旧,昆曲有现代感,也有市场,关键就看如何操作和展示昆曲。它并不比别的剧种差或单一,昆曲恰恰是能够走向市场的。当代社会有文化的人多了,经济条件好的人也多了,有闲的人也多了,现代社会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浮躁,已经有些人能够静下心来了。这就需要给他们一些精华、经典和代表性的东西,让他们从文学、艺术等各种审美中得到满足。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昆曲才有它的市场,真正好的美的东西总能找到其发展的市场。因此,可以说厅堂版《牡丹亭》走出了一条昆曲走市场的路子,也证明昆曲是能够走向市场的。这不仅使昆曲回归了原来的演出形式,从市场的角度昆曲也找到了适合其发展的社会生态。

  另外,在皇家粮仓上演厅堂版《牡丹亭》是普罗艺术联合包括汪世瑜在内的昆曲艺术家,独资开发挖掘的艺术演出形式。它的成功意味由原来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一的扶植形式,走向政府和民间性扶植共同承担的良性发展阶段。

艺术教育:但是相思莫相负 牡丹亭上三生路

  当谈到在大学校园里开设昆曲欣赏课的提案时,汪世瑜的语调更加意味深长。他说昆曲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怎样能够使得我们的大学生懂得、喜欢昆曲艺术,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大学生是未来我们国家的栋梁,只能是先让他们慢慢地了解昆曲。现在昆曲已经进了大学,各个大学都有一些昆曲演出、欣赏、讲课、辅导等形式。

  近两年,汪世瑜一直提议把昆曲列入教材。他认为昆曲一定要作为大学的教材之一,不能只满足于昆曲欣赏课的形式,要让所有的大学生都懂一点昆曲。因为,不管是《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其实都可以作为大学的教材。昆曲的表演艺术和音乐,都应该让今天的大学生有所涉猎。他们在大学懂了一些昆曲之后,到了社会,可以通过他们进行昆曲艺术的普及。京剧唱腔现在在中小学教材中都有,以后昆曲起码也应该成为文科的一门课程。

  提到昆曲繁荣问题时,汪世瑜说,对于昆曲团体内部来说,现在各个团都在建立自己的剧目,把几个名著都能够很好地保留下来。比如上海昆剧团搞了《长生殿》、北方昆曲剧院搞了《西厢记》、苏州昆剧院搞了《牡丹亭》、江苏省昆剧院搞了《桃花扇》等,这样把各个名著都能够花大力气,分别保留在一个团里面,就是把它变成一个团、一个戏的经典。这样可以提高演员各方面的修养,让昆曲从业人员达到尽善尽美的尖端水准,有一个非常高的造诣。对社会的要求,首先就是要普及昆曲,让更多的人了解昆曲。这几年,通过媒体的推波助澜,社会对昆曲不再陌生,人们基本能够了解昆曲是什么事情,有人会说昆曲是中国戏曲的代表等。汪世瑜认为这已经为昆曲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然后是让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更多地欣赏到昆曲,这要通过舞台演出、音像资料等各方面去推广。还有就是通过各地的昆曲社去扩大观众范围,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昆曲票友都是文化人,修养比较高。和其他票友不同,昆曲FANS的特点是既喜欢又参与,要把昆曲票友层面扩大,越大越好。他说,这要大家共同努力,他相信昆曲的未来会越来越好,对此他充满了希望。

  针对最近几年流行的三个版本的牡丹亭――陈士铮版、青春版和厅堂版(其中两版汪世瑜担任导演),他有着自己的阐释:陈士铮版适合于西方观众,侧重展现中国古老的民俗、民风,介绍了中国的一些民俗习惯,是一个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汤显祖《牡丹亭》的版本;青春版是概括性的,集中了一个“情”字,上本是“梦中情”,中本是“人鬼情”,下本是“人间情”;厅堂版则侧重于展示昆曲的本来面貌,抽出故事的整体骨架展示昆曲的整体艺术魅力。汪世瑜介绍说,《牡丹亭》演至今日,其版本不下于50种。各个昆曲团都有自己的《牡丹亭》,写的侧重点都不同。他说其实版本最多的就是《牡丹亭》,几乎所有的剧种都演过《牡丹亭》,光是昆曲也不下于20个。汪世瑜本人曾演过其中两个版本。

  对于昆曲的历史,汪世瑜如数家珍:昆曲兴旺了200年,到了清末,解放以前,昆曲已基本衰亡了。当时一些有识之士组织了一个昆曲传习所,培养了50多人的传字辈老师。如果不是传字辈的这一批老师,昆曲在全国几乎是没有了。解放以后,只留下一个流落江湖、苏剧和昆曲合在一起的浙江 “讨饭班”。就是这个团后来完全靠政府大力扶持起来之后,排演了《十五贯》,一炮打响,就是所谓的“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此后,各地开始招生,中国昆曲慢慢兴旺起来。汪世瑜是解放后的昆曲第一批学生。昆曲局面主要有这一批人支撑。但这批人现在已经70岁左右,留在世上的已经不多了。文革期间,昆曲剧团作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典范,首当其冲全部被解散,演出流于地下,而文革之后恢复最快的还是昆曲,昆曲又开始有一点兴旺。他表示,现在这个时代,昆曲算是走了比较正常的运作,不像原来一下子没有了一下子起来了。正常就是,社会对昆曲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昆曲人对自己应该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应该如何发展昆曲,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定位也比较正确,不是比较盲目的。

  演出结束后,杜丽娘和柳梦梅的饰演者胡哲行和吕志杰卸妆后,让人有一种难以适应的角色转换:两人外表很时尚、很现代、很好沟通,而且竟然是苏州艺术学校的同班同学,今年刚满二十岁。从古典到现代,两人过渡得十分自然,仿佛一下穿越了时光一样。花旦胡哲行的秘诀是扮上戏就是戏中人,用这种方法去体验几百年前人物的状态。小生吕志杰则认为戏从生活中扩展开来,生活体验最重要,不然不会演好自己的角色。他们说除了每周五、周六两场演出之外,每天都要不停地排练、学习新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甚至也可以说厅堂版昆曲《牡丹亭》是一种现代版《牡丹亭》。不过,从把两个对传统文化懵懵懂懂的学生娃用两年时间变成能够支配皇家粮仓昆曲表演空间的戏曲演员来看,的确体现了昆曲这一古老艺术及其艺术大师的在传承传统方面的功力、魄力和文化底蕴。

 

 
 
 
Re:惊艳华美:“百戏之祖”植根京城皇家粮仓 
白坤峰(游客)发表评论于2009-10-5 22:40:43
 
白坤峰(游客)在江南,在苏州,听昆曲倒是有条件的,但可惜的是我极少听。
确实有些不懂,呵呵,我是诚实的。

白先勇功不可没啊。(他是回族)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载入中……